第877章 勾结
“陛下这是打算逼死我关宁军啊。”祖大寿痛心疾的说道,“想我关宁军自成军以来两年与建奴苦战,方才守住了宁远一带,不让建奴骚扰边关,到如今陛下却不念我关宁军多年的苦劳,竟想置我关宁军于死地,这定是朝中有秦桧进谗言啊!”祖大寿不敢反对李悠,于是只好拿出李朝历代屡试不爽的手段,将皇帝的罪责推倒奸佞身上,以减轻众人身上的压力,联系到更多的同党协助他逃过此劫,只是不知道岳云他们听到祖大寿等人以岳家军自居又会是什么样的想法,恐怕会立刻提着双铁锥枪来宁远将这个无耻的家伙打个稀巴烂吧?
“定是如此,我看这秦桧就是兵部尚书王洽,还有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东厂督公曹化淳!魏逆之事殷鉴不远,陛下又要宠信内侍,此乃我大明之大不幸啊。”吴襄立刻接口道,直接将王洽、曹化淳和骆养性当成了奸臣,如今朝堂上那些文官对着三人也是恨之入骨,若以此为借口定会赢得他们的赞赏。
“为大明社稷计,为天下苍生计,断不能让此等奸佞长居朝堂。”其余众将纷纷响应,他们其实早已猜出祖大寿想干什么,可有这样的借口总是好的,这些人自然是不愿意坐以待毙的,他们这是打算拼死一搏了。
“朝廷众臣和天下士绅也是苦于这些奸臣久矣,只要吾等以诛奸佞,清君侧为由实施兵谏,必可得到天下士绅的响应,将大明朝廷匡扶到正轨上!日后我等就都是中兴大明的功臣!”锦衣卫和东厂接连捉拿了无数官员,朝中那些文官其实也早就对朝廷不满了,只是他们手上并没有兵权,才无法动摇李悠的统治,而祖大寿刚好补上了他们的短板,只要能够击败这支军队,将皇帝握在手中,那么剩下的事情文官们就会为他们办好,事成之后他们自然可以继续在辽东享受荣华富贵,甚至还有可能更进一步。
“祖大人英明,只是...只是陛下手中的精锐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凭借我等只怕是......”计划的确是好计划,但此事的关键就在于关宁军能不能大败京营,而有遵化之战的战例在先,关宁军众将却是没有多少信心,连“满万不可敌”的建奴都被他们轻松击败了,赫赫有名的莽古尔泰都陨与战场之上,皇太极抱头鼠窜,凭借他们这些连建奴都打不过的人手想要击败这样一支军队怕是有些困难啊。
“此事不用担心,据京中送来的消息,此次出征的京营只有上次的一半而已,剩下的都是新从陕西、山西一带招募的流民,这才训练了多久,能有多厉害?”祖大寿宽心道,朝中的那些官员自然不会不提供任何支持。
“更何况,此次要与他们作战的可不是我们关宁军。”祖大寿又解开了一张自己的底牌,“如今洪太已经率领建奴大军倾巢而出,准备在宁远报仇雪恨,我等可先行将兵马移到他处,等他们两败俱伤之时再出来收拾残局。”祖大寿已经和皇太极联络过了,将李悠御驾亲征的消息全部出卖给了皇太极,并且和他商议妥当,等李悠大军和皇太极的建奴大军拼的元气大伤的时候,关宁军在从后方杀出彻底解决问题。
最好的情况就是将陛下和皇太极二人同时解决掉,这样一来他祖大寿就成了只手擎天的大明功臣了,只不过如此以来辽东建奴的实力就会大大损失,以后再想要辽饷恐怕就没那么便利了?但也不用担心,这次皇太极将豪格等人留在了沈阳,到时候借口关宁军元气大伤无力北上,呆在这里歇息两三年,建奴就会再次恢复元气,祖大寿甚至已经制定好了养寇自重的方案,这可是关宁军赖以生存的根本,万万不能丢了。
“这......祖大人思虑深远,吾等万不能及。”关宁军和建奴征战多年,一时间要让他们接受这些还有些困难,可是转念一想如今除了这样哪还有其他的解决办法?于是众人稍一迟疑就立刻向祖大寿表示了赞同。
“很好,将你们手下的家丁、兵马全都集中起来,跟随本将军出城前去迎战建奴。”如今陛下的军队很快就要到辽东了,他们得提前做好准备才行。
而现在李悠率领的大军已经抵达山海关北方,正带着卢象升、曹文诏、曹变蛟、李自成、张献忠等人观看一处地形,只见此处有一座九孔桥,桥的上部是城墙,桥下的宽阔河床全部用方整的大块条石铺成,石与石间用腰铁咬合,形成规整的石铺河床,望去犹如一片石,正是日后李自成与吴三桂决战的一片石。
若非吴三桂早就勾结了建奴,引多尔衮入关,他恐怕早就败在了李自成手中,而如果李自成击败了吴三桂,占据了山海关,则建奴还能不能入关恐怕还是两说,吴三桂出卖了大明的江山,保住了麾下的兵马,更为自己赢得了平西王的爵位以及后世无尽的骂名。
不过,在这个世界上,一片石之战怕是没机会生了,李悠回头看了一眼正在和曹变蛟分析地形的李自成,如今他已经是大明的将军了,而吴三桂恐怕没机会再执掌关宁军了,而称火打劫的建奴也会在这次御驾亲征中被自己彻底击败。
“此处地势险要,若想夺取山海关非占据此地不可......”一旁的卢象升正低着眼前这片战场侃侃而谈,顷刻间就摆出了好几种攻防的策略。
“好了,咱们走吧。”李悠打断了他的话语,翻身上马带着众人回到军中,他将目光投向宁远城的方向,关宁军提前十多年步入绝境,那么这次他们会做出什么的决定呢?还会像吴三桂一样借助建奴的力量来挽救自己么?
祖大寿可以将自己当成吴三桂,可朕却绝不会是李自成!李悠如此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