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地图炮

  关于实验性部队的管辖权问题的,那是枢密院内部的事情,同时因为铁料的关系,还有许多后续的事情需要处理,这些都是枢密院内部的事物,虽然没有明面上,赶人走,可是轻描淡写的点出来之后,谁都不是笨蛋。
  这中间,叶清臣并不是被赶走,他是真的有事,在离开枢密院之后,立刻赶回了三司,跟枢密院之间协议,需要确定下来,以三司和枢密院的名义,争取把节约的资金落到实处。
  这是一个重要的项目,不过之前的口头约定虽然是口头的,却是他跟枢密院绝大部分的枢密使一起定下来,无论是财相这个身份,还是地位问题,都没有理由撕毁,他之所以这么急,更多的,还是叶清臣在路上突然有的一个思路。
  这个思路也是偶然的一个灵犀,最终形成的想法,如何把这个铁料的订单,运作的更好或者更大。
  一个枢密院是铁料的最大需求单位,可是他不是全部,甚至说,只是全部之中很小的一个部分,北宋各方面的发展非常大,有铁的地方也相当的多,以整个政坛的角度来说,会比枢密院更多。
  这部分的铁料,之前叶清臣是没有想到的,也就是走出了枢密院之后,这才意识到,还有这么一个可能性。
  这个可能性,要吃下来,就不太容易了,这些跟枢密院不一样,这些铁料分布的更广,不但遍布到了北宋政坛的各个部门,还有遍布于各州府道,需要做的工作,远比枢密院更多。
  叶清臣却是干劲十足,他就是想要在这中间挤占一些。
  成为三司使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弄钱,钱几乎成为了叶清臣存在的意义,好容易找到了一个可能会大幅度节约钱项目,这可不同于之前做的那些整合,是一个基础的,涉及到整个北宋每一个领域的大的项目。
  不同于之前,从方方面面的环节入手,减少消耗,减少腐败,增加收入,才能够挤出的资金,有时候忙活了很多,最终减少的只是几百贯,上千贯。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笔钱依然算是很多了,可是在北宋这个层次看来,这只是微薄的收入。
  不是说,挤不出来,关键是这个挤出来的,就是官吏们的灰色地带,这也是之前叶清臣被弄的天怒人怨的根本原因。
  现在,同样这个伸向了灰色地带,却不是挤占那些边角地带,那是直入核心,虽然依然会炸的人仰马翻的,可是这样的做法最终会产生结果却是,方便快捷很多,而且每一个领域都是大量的收益。
  连贾朝昌的插手的边角废料都被炸掉了,其他人就更是如此,只要拿出了大义的名分,其他都是小事了。
  叶清臣之前想的较为基础,不过作为三司使,他只要抓住大方向就好了,细节方面,自然有人来完善。
  这些个铁料分布的方向,主要是工部,水利,农业等诸多的口,这些口非常分散,可是叶清臣的干劲非常的高,他想要在这个前提下,把这个铁料的使用发展到极致。
  叶清臣就是这样,一切都是出于对于财政的考虑,其他的一些东西,根本就不在他考虑的范围之中。
  首先确定的,就是数量,哪怕是身为三司使的叶清臣,也不可能知道整个北宋政坛,所有需要铁料的地方,这就需要找出来,而这个数量就是一个先决条件,以这个为基础算出一个大体的数字。
  可是这个遍布整个朝堂,各个地方消费,可不是一般的繁琐,下面的职员和属官们,这下子吃苦了,一下子被叶清臣使唤的鸡飞狗跳的,这是一些基础的数据,三司之前都储备的有,没有的,全部要弄一遍。
  三司在这方面虽然有些方便,却不可能把触角伸到朝堂上的每一个领域,甚至有些地方还必须避讳。
  在这样前提下,三司还是得到了足够多的数据,当所有的数据汇总到一起,拿到了叶清臣的面前的时候,叶清臣才发现,他有些小看了整个的北宋铁料消耗总量。
  本身,叶清臣只是想着,在枢密院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半,枢密院节约的数据,最终已经确定下来,一年可能在的400万贯和500万贯之间,这中间,会有一些波动,有些的节约下来的钱,可能会被用掉,或者是之前的缺口和赤字。
  可是,在400万的基础上面,再增加600万,整个北宋目前财政就不会出现赤字,甚至会出现结余,这才是叶清臣期待的地方。
  一个把赤字巨大大宋财政,变成一个健康的,甚至会产生盈余的,这对于叶清臣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成绩,同时,北宋目前的财政盘子巨大的,只要稍稍漏一点,一年节约可能就是几百万贯,当这些钱集中起来,就可以展现出更大的作用。
  比如说,一些北方的水利工程,还有政府推动的大型项目,看起来这些投资巨大的项目,实际上,却是对民生和减灾,有巨大帮助的项目,这是从根本上,增加整个北宋底蕴。
  这才是几年的三司使的生涯,总结出来的东西,成都为什么是天府之国的,地利只是一个方面,可是都江堰的存在,千年依然良好运转才是关键。
  可惜,在过去的几年之中,他看到了这个道理,却没有办法实行,原因就是没钱。
  从他入了仁宗的眼,依靠的,就是能够挤出钱的能力,可是现在北宋的财务状况,哪怕在他的腾挪之下,好了些,却还是有巨大的赤字。
  现在,一个铁料生意,几乎扭转了这一切,如何不让他欢欣鼓舞。
  一份份的报告,牵扯到众多领域,甚至还包括了一些估计的数额,三司不可能把手伸入到太多的领域,却可以通过一些渠道,或者是道听途说,估算出来一些数据,这些数据聚沙成塔的出现在叶清臣的面前,数量极为惊人。
  叶清臣这才发现,他有些小看铁料了,枢密院6000万斤,只是一个基础,是北宋铁料最大宗的地方,可是不代表这是全部,整个政府,各个领域铁料的耗费,居然高达的1.7亿斤,加上军方的6000万,差不多就是2.3亿的总量。
  在叶清臣看来,这些都是钱,如果把这1.7亿斤的铁料,每一个都减少45文的话,这是什么概念,结余可能高达700多万贯。
  这中间,或许会有一些虚头,根据报告来说,叶清臣估计,虚头哪怕会有,却不会很多,这个总量代表着很多的东西。
  可是叶清臣此时此刻,还在犹豫,本来是见钱就上的风格,面对着每年数百万贯,甚至是千万贯这个体量,却犹豫了。
  没错,叶清臣真的是犹豫了,可是他没有犹豫多长时间,不就是跟整个朝堂上面所有的人作对么?他不怕。
  早就被钱给逼疯的叶清臣,根本就不管这样的后果如何,在稍稍犹豫之后,就开始拟定了一个个的方案,别的机构自筹的他不说,只要三司拨款,三司能够影响到的,全部都罗列出来,直接和间接的全部包括到其中领域,这些领域,全部囊括其中。
  对于叶清臣而言,这可不是的订单,这是钱,这是可以节约的钱。
  从担任三司使开始,叶清臣就跟几十,几百,结下了不解之缘,别人只看到,他在担任三司使之前,借助这几年节约400万贯这个数字,成功的坐上了这个位置,可是没有人看到他努力,一个跟参知政事齐平,甚至在重要性上面,三司使比起一般参知政事还要高上一个级别,
  因为他是财相,控制着整个北宋的财权。
  钱和权,这两个最重要的方向,他所蕴含力量,远比很多人的想象更高,一个无法控制权和财长官,不用底下架空,他也没有任何的威信。
  一个掌控整个北宋,年收入2000万贯,拨款和日常投入巨大财相,他会涉足多少领域,影响到多少人,这么一个三司使,哪怕没有参知政事的名头,也不低于参知政事,更何况他还被仁宗所看重。
  可是谁知道,叶清臣为了这么一点点的结余,付出了多少的努力,有时候,会争夺几十贯,甚至是几百贯的的拨款,跟一些部门争吵,讨论,最终完成了节约。
  可是现在,单纯2个月枢密院的投入,就是56万贯,远景,在整个年度,可能会超过千万贯的时候,就算是叶清臣也坐不住了,他必须要把这笔资金纳入到他的管辖范围之中。
  在确定了差不多1.1亿左右的数量之后,就算是最少,也可以节约300万的时候,叶清臣开始坐不住了,以三司的名义,开始向各个部门进行了强制性的交涉。
  这就如同一个炸弹一样,彻底的引爆了北宋政坛,之前叶清臣也这样做到过,可是那时针对某一个部门,或者是某些官员,现在,就如同地图炮一样,无差别的向外攻击。
  无论是叶清臣所在的位置,还是他所冲击的领域,都是最为重要,叶清臣掌握着价格这个大旗,开始秋风扫落叶的时候,整个朝堂的热闹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