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节

  今天,看到两位老先生见到好纸,居然都忍不住手痒要作画。
  看来,古人诚不欺我也。
  ☆、坐案观画
  文岚仔细看了,发现那张米红色的宣纸,居然就是关博睿那天在旧货店里抢下来的那张污损的旧纸。
  老画家对这张纸爱不释手,一点也没有嫌弃它脏旧的意思。
  铺上纸,压好台,老画家挑了一支笔,沾了墨汁,便往旧宣纸上涂抹。
  文岚本以为纸张上面有个弧形的印痕,可能会影响作画。
  不料,高手出招,便不同寻常。
  老画家沾了墨汁,在弧形上轻轻一描,再往旁边一勾勒,小鸟朝右伸出的鸟喙就画了出来。然后,再次把笔伸到一旁的砚台里面,老画家用重墨填上两笔,小鸟的身子便跃然纸上。轻轻两笔,便把原来纸上的污痕全部盖掉,浸水的痕迹被荡漾的波涛替代,一点也看不出旧时的痕迹了。
  文岚悄悄在画案旁边坐下,屏气凝神,静静观看,不敢出声打扰老画家的思路。
  老画家笔尖在宣纸上方轻轻一压,笔锋一搓,三两笔就点出一根树枝,画出几片叶子。然后,在纸张底部用焦墨写上一丛蒲草,拉出三支蒲花。
  画卷已经成型,文岚不由地长吁一口气,放松下来。
  不想,老画家似乎并不满意,夹着笔,继续打量画作。
  文岚挺直身子,紧紧盯着,猜测着哪有什么不足。
  忽然,老画家拿起手里的长峰山马笔在水盂里面涮了涮,然后对着蒲草滴了下去。
  焦墨,一遇到清水便化了开去,四周水痕十分明显。
  文岚心里暗叫:“糟糕,晕开了,这画要坏了。”
  这时,老画家又把笔尖对准了上面的植物,在叶子上面陆陆续续滴了下去。
  眼见着这画上下两头都开始晕开去了,文岚不由自主地抬手遮眼,不忍直视。
  老画家却站在画案前,一直念念有词:“这下好了,这张纸实在太好了。”
  这时,文岚听到另一个苍老的声音笑着说:“看你这画画,我也有点手痒了,这五代人墨法写波蒲鸥盟实在太棒了。这水一滴下去,蓼花就活过来了。”
  听到这话,文岚睁开眼睛一看,那副画已经全部画完,上方空白处还特意题了字。
  一群老先生聚在画案前指点江山,激昂文字,恨不得自己也动手绘上一笔。
  说来也奇怪,文岚虽然不懂画,但却亲眼看见水迹渐渐变浅,画慢慢变干,墨渖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等到画卷彻底晾干,原来晕开的蒲草与蓼花变成是化得恰到好处。
  大家不愧是大家,高手就是高手!
  文岚佩服得五体投地。
  见诸位先生画兴起,关博睿干脆把带来的旧宣纸全部贡献出来。
  许先生和王先生推辞了一番,便各自挑了一方旧宣纸。
  见几位老先生开了头,其余几位也笑盈盈地接过纸张,各自找合适画案提笔做画。
  许先生特意落后两步,指着单独抽出来的三张纸:“这单独的三张,我个人觉得是明末的,可能以为某些特殊原因夹杂了进去。如果你们没有遇到合适的机缘,就先妥善保管起来吧。”
  关博睿暗自看了金老爷子一眼,见金老爷子轻轻一点头,立刻双手奉上那被点出来的三张明末宣纸:“我们这些粗人,不懂这纸张的珍贵之处。许先生您擅书能画,如果合适的话,不如留在您身边,供您泼墨使用吧。”
  许先生一摆手:“近些年来,我用习惯了乾隆宣纸。再说,开春以来,我百病缠身,手臂酸痛无力,就不浪费那些好纸了。”
  关博睿还要再劝,许先生已经笑容满面地说着:“我手上这张是好纸,遇到了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我见小朋友特别喜欢山水画,不如我送你一副特别一点的山水画,可好?”
  被点名的文岚欣喜若狂,点头如小鸡啄米:“太好了,我太荣幸了,谢谢您!”
  许先生站到画案前面,首先第一件时间却是打开墨盒,从里面拿出一方用了小半的旧墨出来。撒上一点水,手腕微微往外推,用巧劲一曲,又回到原位。清澈的净水,渐渐染上缕缕黑痕,慢慢变得浓黑,再也见不到底部那若隐若现的小鱼。墨汁浓黑透亮,隐隐发着紫光。
  许先生一连换了好几支笔,勾勒渔舟,泼撒淡雾,绘出一线远山,点出近处的几处草木。然后,趁墨汁将干未干,又用粗笔在宣纸上一阵积压搓拉,皴出一片乱石峰。最后,再用浅墨在画中点缀出几处暗影。
  文岚看不懂许先生所用的技巧,只觉得许先生用笔极其潇洒,用墨酣畅,举重若轻,寥寥几笔便将水、墨、色融合一体。即便是文岚这种不懂水墨画的人,也觉得这画里面的墨色表现尤其出色。浓墨处浓黑透亮,淡墨处秀逸而朦胧。仔细留意画作中重墨处,就会发现黑色之中带着点晶莹略显紫光,黑中透亮闪发墨韵光彩。一张大方寸的水墨画,面积不大,却山水秀美,蓊郁淋漓。乱石峰一侧,一弯小舟随波荡漾,独自茕立的老翁遥遥望着云雾中的远山。
  许先生提完字,便把画留在案上,让文岚随意赏玩。
  一大片大片的水墨,信笔点染,笔飞墨舞。
  文岚守在一旁,等笔墨彻底干透,眼睛紧盯着画卷,真是爱不释手。
  其他先生见状,便也把手里的山水类画作,放在画案上,留给文岚做个纪念。
  文岚第一次亲眼目睹大师级人物的作画,对传统文化又有一番新的领悟。
  这些画,远看似曾相识,总觉得似乎在什么作品集里面见过类似的古画。细看,却各有风骨,或是笔触细腻,或者用墨不羁,与画家个人的性情和经历息息相关。
  金老爷子与关博睿谢过诸位先生,便把人引到另外一张翘头案旁边。案上展开的便是金老爷子在米国购得的一幅疑似宋代古画,古董商言辞凿凿,但金老爷子依然希望得到国内大家的确认。
  一行人就纸张、画风、用墨、修补工艺等不同角度,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
  随着拿出来的书画作品增多,人们的的意见开始出现明显分歧。
  假画、后世临摹、有限复制、一题多画,各种专业名词不绝于耳。
  遇到争执不下的情况,关博睿就拿出纸笔,分别写上两方意见,留待以后再查证。
  当大家看到一副白石老人的虾时,争议更是达到了顶峰。
  “这是真画,你们瞧瞧这虾头的墨痕,是不是特别浓重?”
  另一位先生立刻连连摇手:“昔年,上海朵云轩印制了白石老人的一副青蛙,结果被人当做原作高价收购。朵云轩的木板水印副本几可乱真,就算是白石老人自己都分辨不出来。不说别的,大家都知道的,那年白石老人驾临朵云轩,店家拿了一副照着原作水印的虾让他鉴别。白石老人自己端详了大半天,最后也只能摇头叹息,给不出一个定论。所以,这笔墨习惯,根本就做不了证。”
  “你瞧这装裱,这墨痕,明明就是民国……”
  两人各持己见,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这倒不是他们眼力不及,而是随着现代工艺和工具技术的提高,近现代画作的真假就更难分辨了。
  以往人们常用装裱的习惯和材料的新旧,来甄别原品和复制品。但,像朵云轩这类的集合了各类专业人士的机构,使用与原作相仿的材料来装裱复制品,本身就是他们的长项。正因如此,后世许多收藏家根本无力甄别真假,只能求助于朵云轩的专家来进行甄别。
  旁听了好大一出戏的文岚,默默在小本子上面记下了朵云轩的大名。
  这一下午,满屋子的人收获都颇为丰富。
  那一大叠画作,绝大部分被辨了真伪,剩下的少数几张待定品也不影响大局。
  金老爷子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想要的信息,还意外得到几个潜在卖家的资料,便爽快地与人约好时间改日再过去看看实物。
  文岚则听了一肚子趣闻轶事,初步燃起了对书画的兴趣,打算稍后参加关氏补习班,多学一点才艺。
  临走,关博睿谢过大家的馈赠,执意留下那些旧宣纸,供诸位先生日后练笔之用。
  走在回家的路上,大家聊起张伯驹他们老一辈人的收藏趣闻。
  想起张伯驹先生的誓言:“自鼎革已还,内府散失,辗转多入异邦。故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是则予为是录之所愿也。”
  文岚不禁感慨万千。
  现在陈老总依然在位,有他的保护,张伯驹他们应该不会再遭遇那样的劫难了吧。
  想到这,文岚顺口提了句:“如果有个万一,我们能不能偷偷把张伯驹老先生接出去?他眼力好,学识深,据说过目不忘,他的妻子潘素更是知名的画家。如果我们能把他们请过去做馆长,那该多棒呀。这样,我们就不用担心被人蒙骗,不用担心买到假货了。近现代的东西相对便宜,错也损失也不大。如果是古书古画,那可就麻烦了。”
  关博睿的手在文岚头上一揉:“这,你就别想了。如果他们愿意出去,早年他们就走了,不会留到现在。”
  金老爷子加上一句:“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碰上文岚迷茫的眼神,金老爷子解释到:“我们华人讲究落叶归根,如果不是我的血脉亲人都在外面,就算死,我也不回出去的。年轻的时候,总觉得时间很多,哪里都可以出去闯闯。年纪大了,即便有你们陪着,在异国他乡,我依然有时候会觉得哪里都不是我可以安心的地方。”
  这些年,关博睿看惯了生死,对这感悟更深了一层:“这就跟我时常想念家乡一样的道理。说不上为什么,但有时候做梦也会想起家乡的菜式,想起睡过的房间,想起家里的摆设,想起北京城里空气中弥漫着那股难以言语的味道。”
  为什么我只会不停地想起互联网,想起手机,想起后世那些便利的生活方式呢?
  这是因为新世纪后人们习惯使用快速消费品,过于快速替代的物品已经无法与人们建立密切的联系吗?
  文岚摇了摇头,晃走满脑子的胡思乱想:“我只是觉得太可惜,想帮帮他们而已,没有别的意思。”
  “如果你想帮他们,那就应该让更多的人知晓他们的价值。可这,既需要本身有实力,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关博睿正色道。
  “什么意思?”文岚一脸的不解,“价值?这么知名的人物,大家当然应该知道他们的厉害之处。这价值,可无法金钱来衡量。”
  文岚回忆了一下那江老师傅的样子,似乎就普普通通一整天穿油腻腻工作服的大叔,可完全看不出是个天才。
  关博睿着重补充了一句:“以前,大家也都知道江老师傅手艺好。可苏联专家没有撤走之前,谁也不知道他手艺好到这份上。自从他露了那一手之后,所有的人都恭恭敬敬地对他。”
  “那就是说,现在国内没有什么古董需要张伯驹先生他们鉴定了,所以他们的才艺才显示不出吗?”
  文岚暗自琢磨,两位成年人也不主动提示,径直聊起了其他话题。
  眼前,两只小鸟被嬉闹的孩童惊动,忽然冲上云霄。
  一行白鹭上青天?
  文岚眼前一亮:“老爷子,约翰先生回复我们说英国那边有人想要出手一幅唐代古画,可是要价颇高。之前,我们一直不愿意通拍卖的方式购入那些古董,可是私人途径又怕片子。老爷子,我们完全可以成立一个艺术品公司,然后通过正式渠道邀请这些专家作为顾问形势,帮忙出几趟公差呀。”
  “艺术品公司?这倒是个好想法,等我们修完这些家具,再回去处理。”
  金老爷子顺着这个思路延伸开去,跟关博睿探讨起那个混合式新中式小镇的想法。
  文岚在一旁不停打岔,补充一些创意,说明一些想法。
  三人越说越热闹,恨不得明天就把园子建起了。
  ☆、猪蹄无限
  因为假期有限,在帮忙奔走两天半收购各式古典家具后,关博睿不得不带着文岚返回新安市了。
  背着行李,提着糕点,舅甥俩走在回兵工厂的山路上。
  因为没有提前约到外出送货的车辆,又不能暴露自己的与众不同,两人只能按照正常方式,从靠近兵工厂三公里的地方开始用11公交车缓步前行。
  闲来无事,文岚干脆跟关博睿商量起国内开设公司的具体事宜。
  新经济政策出台后,国内便逐渐放宽了对生产方面的限制,乡镇的自由市场逐渐兴旺了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