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章 家贼难防
说起来,以前第一次见到这丫头的时候,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坏到了极致,如果当时不是有一个阴神跟在她的身边,说不定我就会好好的惩戒她。
但是这一次看到她,倒是让我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整个人都变得开朗了很多,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已经怀春的小丫头。
我和张苏苏对视了一眼,彼此眼神中都带着笑意。张苏苏开口问道:“还未请教你的名字。”
木林指着我说道:“他知道,你问他就好了。”
我对张苏苏说道:“我和她见过一次,不打不相识,她叫木林。”
张苏苏点头说道:“很不错的名字,不知你要带我们去什么地方?”
此时我们跟着她已经离开了景区的范围,越往前走,里面的草木就越发的茂盛。
木林神秘的一笑道:“很快就到了,别着急。”
当我们穿过这片茂密的丛林的时候,我眼前顿时一亮,此处简直就是一片人间仙境,根本不像是外面那样嘈杂。
木林傲娇的说道:“这里乃是一处洞天仙境,你们有缘来到此地,还要多谢我,其实也不用怎么样,就来点实质性的东西吧。”
正当她准备大劫我们的时候,我看到不远处道生也看到我们,向我们这边走了过来,正好道生听到木林正在和我们要东西。
道生轻轻的伸出手在木林的头上敲了敲说道:“师妹,这就是你的待客之道吗?”
道生走到我们的面前,鞠了一躬说道:“两位道兄还望勿怪,我这小师妹被我们这些师兄给宠坏了,就喜欢这个样子。”
我笑着摇头,然后从自己的怀中拿出一粒魂丹递给木林说道:“既然你带我们到了这里,那我就聊表心意,这个给你。”说着我将魂丹放在了她的手心。
木林看着自己手中的魂丹,眉头紧皱道:“什么嘛,就这么一个破丹药,还黑不溜秋的,该不会是毒药吧。”
突然我感觉到自己的身后一阵阴风吹起,我眉头微微一皱,这个气息十分的熟悉,我直接转身看去,是当初的那个阴神。
那阴神看着木林手中的魂丹说道:“你好好收着,将来如若魂魄出了问题,可将此服下,保魂魄不散。”
木林顿时眼前一亮,急忙将魂丹用一个小瓶子装了起来,随后她又看向我说道:“太抠了,就给这么一个,还不多拿出一点来。”
阴神失笑道:“这么一个就够保住你的一条小命了,你还想多要,简直贪得无厌。”
木林冷哼一声,然后一声不吭的看着张苏苏,张苏苏被她盯得实在受不了了,也从自己的怀中拿出一颗丹药然后递给木林。
阴神疑惑的看着我们两个说道:“一个拿出魂丹,一个拿出龙虎丹,你们两个到底是来自何方?”
当周围的人听到张苏苏拿出的是龙虎丹的时候,一群人直接就围了过来,有些还在练剑,有的还在修习道法,一个二个的全都围了上来。
我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指了指地下。张苏苏道士坦白说道:“贫道来自龙虎山。”
道生倒也托大,哈哈一笑道:“原来是龙虎山的师弟,我看你年纪比我小,称呼你一声师弟不为过吧?”
张苏苏笑了笑不说话,而此时人群的外面传来了那个老道的声音:“师弟?你应该叫人家师伯才对,别看他年纪小,辈分可比你们在场的任何人都要大得多。”
人群渐渐散开,张苏苏对这那老道一礼说道:“见过前辈。”
老道摇头说道:“我和你师父曾经见过一面,就连你我也曾经见过,只是当初看到你的时候,你还是一个……反正那时候你还小。”
看到老道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我心中不由的记了下来,这老头肯定知道张苏苏的一些事情,如果有时间我一定要帮张苏苏问问。
老道又看着我说道:“你方才指着地面,手上拿出的又是魂丹,我估计你就是那个外面传言的捉鬼师吧,你爷爷可还好?”
我直接摇头说道:“从我出生,我就没有见过我爷爷。”
老道叹了一口气说道:“唉,可惜了,你们都散了吧。你们两个随我来。”
跟在老道的身后,我看向在捅了捅张苏苏的肩膀,然后低声问道:“你认识这老头?”
张苏苏摇头说道:“不认识,要是认识的话,他之前也不会赶我走了。”
这时那老道开口说道:“之前我没有认出你们,事后想了想觉得龙虎山的这位新任天师有点眼熟,于是就让道生将你们拦了下来。”
进了老道的房间,老道让阴神在门口守着,然后看向我们两个说道:“之前我听你们提到仙人二字,不知究竟是何事?”
我直接将在当时发生的事情和老道说了一遍,老道一拍桌子说道:“哪个孽畜,竟然这么大胆,干出这种事情,简直就是丢我的脸,你说是谁,我现在就去把他抓过来。”
我摇头说道:“我要是知道是谁的话,在大殿中的时候,我就会说出来,只因为确实不知道是谁,所以才会这么被动。”
老道眉头紧皱道:“会不会是有人打着泰山的旗号,故意这么做,你们确定那条小蛇没有撒谎吗?”
我笑着说道:“前辈,如果有人拿着刀架在你的脖子上,让你说出跟自己没有关系的事情你会不会说?”
老道犹豫了一下说道:“依我的脾气,我是肯定不会说的,但是若是一些软骨头,说出来对自己又没有什么损失,那肯定会直言而出。”
我点头说道:“那你说那个小蛇会不会撒谎?”
老道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想不到我山中竟然还会出现这样的败类,实在是管教不严,若有机会,我定然去东北柳仙家中赔罪。”我微微摇头:“前辈不必自责,其实这件事情还是很好处理,我们只需要将那人抓住来,也就不会再有人说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