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七五章 决战在即

  数日后,昌邑城中的州牧府内。
  身为后勤总指挥的荀彧正浏览着各地传来的情报,眉宇时而微皱,兖州境内除了这座昌邑城和个别的县地外,几乎全部落入了吕布手中,可谓是身处绝境。
  不过即便如此,荀彧也坚信,胜利终将属于他们。
  此时,李通走入堂内,拱手禀报:“荀令君,方才探子来报,说有支上千人马的队伍,往耗山方向去了。”
  耗山?
  荀彧低念一声,脑子里迅速搜集起一切关于耗山的情报,口中问道:“可知他们此行目的?”
  李通微微摇头,如实回道:“据探子所言,这些敌军士卒大多带着大锤、錾子等工具,看样子像是要开采耗山的石头。”
  “会不会是高顺又想用投石机攻城?”堂内的毛玠说出自己的看法,毕竟在这之前,高顺就用过投石机,虽然收效甚微,但保不准他还会再来一次。
  “应该不会。”荀彧轻抚短须,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
  与高顺交战数月,荀彧或多或少对此人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高顺此人精通兵道,擅布阵作战,临阵指挥进退有度,乃绝对的统帅之才,只可惜明珠暗投,若是能够为曹操所用,必能大放异彩。
  可惜啊!
  荀彧心中叹上一声,替高顺感到惋惜。
  “荀令君,咱们要不要趁机发动进攻?”李通眼眸中带有着强烈战意。
  荀彧思虑小会儿,对此微微摇头,缓缓说道:“不必了,高顺此人行事谨慎周全,很难逮到他的痛脚,在没有万分把握下,不要轻易的冒然行事,只管守住城池即可。”
  “还有,这些时日,你多派些人前去打探,务必要查清高顺此举的目的何在。”
  “是!”李通抱拳应下。
  随后,毛玠又问:“令君,那咱们下一步该作何打算?”
  荀彧顿了顿笔,只说了一个字,等。
  “等?”毛玠念叨一声,神情满是疑惑,想不明白。
  荀彧点头,现在昌邑的局势,双方已经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谁也奈何不了谁。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高顺在等吕布军的大胜,他们又何尝不是再等大公子的胜利呢?
  “那万一输了呢?”心直口快的吕虔说完这句,便用手打了两下嘴巴,意识到自己说了不吉利的话。
  在场的毛玠等人无一不瞪了吕虔一眼,只有荀彧神色如常,淡然的道了声:“输了……那就只能撤出兖州,去徐州跟刘备一争高下了。”
  “不过……”
  荀彧话音一转,眼底闪过一抹睿智的神采,如似胜券在握:“大公子不会输的!”
  堂内诸人将信将疑,毕竟雄才伟略的主公都不在了,靠大公子真能挡得住吕布的虎狼之师吗?
  所有人都在心中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
  另一边,吕布所在菏泽大营。
  据探子回报,曹操下葬已有月余,决战的时间也从初冬拖到了凛冬。
  就在吕布快要等得不耐烦的时候,曹昂终于派人送来了战书,约定吕布三天之后于菏泽以东三十里的原野决战。
  吕布自然无所畏惧,让那名送信的曹军士卒回话,就说他答应了,三日之后一较高下。
  随后,吕布唤来军中的将领、谋士,商议起三日后的决战事宜。
  听得终于要开战了,将军们格外兴奋,按耐不住的开始摩拳擦掌。对于他们而言,武人的宿命就是在疆场上驰骋,杀敌立功,扬名天下。
  相较于武将们的喜形于色,谋士们则神情严肃,认真思索着每一种策略的可能。
  “公台,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吕布坐在主帅位上,首先询问起了陈宫的意见。
  对于曹昂下来战书,这是陈宫意料之中的事情。
  毕竟偌大的兖州境内,仅剩荀彧所在的昌邑还在苦苦支撑,而荷山大营仍有十余万曹军将士,每日所需的粮草开销格外巨大。光靠昌邑的补给,明显已经供不起这么多的军队,只能通过速战速决来缓解危机。
  “主公,吾以为可以与曹军一战。”陈宫说出自己的看法,之前曹军一直避战,如今机会来了,岂有不战之理。
  值此一战,便可定鼎兖州!
  吕布深以为然,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他也是这般想的。
  确定了作战方向,接下来就是排兵布阵。
  此时,帐下的黄忠站了出来,捋着颌下二尺长须,大笑说了起来,极为自负:“想当初,曹昂的老子曹操都赢不了主公,何况区区一乳臭未干的小儿?主公,到时候您只管坐镇,看末将生擒那小儿过来!”
  黄忠的本事,在座诸人都心中有数,虽然年事渐高,但仍旧宝刀未老,上阵杀敌,也是轻松平常。
  然则黄忠话音刚刚落地,作为年轻一代的代表,马超便站起身来,先同吕布抱了个拳,然后同黄忠说着:“黄老爷子,不是晚辈瞧不起您,您老胡子都开始白了,万一在战场上闪了腰,岂不是堕了您老大半生累积得来的威名。冲锋陷阵这种事情,还是让小子来吧!”
  若是换作他人说出这话,黄忠早就吹胡子瞪眼,叫出去单挑一番。不过对于马超这个朝气蓬勃的后生,黄忠倒是多有欣赏和青睐。
  “怎么,你小子难道忘了前几日,是败在谁的手上了?”
  黄忠抚须而笑,自他返营之后,马超几乎天天都来找他切磋。虽然一直都是在输,但马超的实力却在不断的进行突破。
  黄忠不知道的是,其实马超还藏了后手,真要玩起命来,未必会输给自己。
  马超正欲反驳,吕布摆了摆手,示意二人不必相争。
  随后,吕布做了一番简单调度。
  决战那日,以黄忠为左翼,马超为右翼,吕布自己则坐镇中军,统筹指挥全局,其余将领各率本部人马,随时听候差遣。
  “遵令!”将军们齐齐抱拳,大声应下。
  事后,儿子吕骁询问父亲,为什么不作详细的战略部署?
  吕布揉着儿子的小脑袋,极具耐心的给他讲解起来:“战场上瞬息万变,即使再好的部署,也没有固定不变的套路。只有灵活指挥,才能真正做到克敌制胜。”
  这些话,是许多年前,先生同他说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