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汇合

  “现在情况怎么样了?”看着先前派出去的三个小少年回来,陈丰当即上去扶住他们想要见礼的动作,将他们拉着坐在了边上有些破旧的椅子上,开口问道。
  “回大人,东西突厥这几日并没有发生战斗,两方似乎是达成了一致,但是都没有撤兵。”
  “回大人,李勣将军的兵马已经攻打到庭州,此时大军正在朝着西突厥的大军追击过来。”
  “回大人,李靖将军的兵马在三日之前就已经离开了突厥牙帐,算算时间,今日傍晚我们便能够与大军汇合了。”
  三人分别说出了自己打探到的情况,陈丰听来也有些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了,奔波劳碌了好些日子,如今又躲躲藏藏了两天,这样的日子当真不好过,不过有一点,是值得陈丰骄傲的,当初那一千人,如今被他尽数带回来了,没有一个折损。
  “好,那就今日傍晚,大军驻军之时,我们便过去汇合。”陈丰亦是拍板定论,不过到傍晚确实有些难熬,不知道大军什么时候到的时候,还好,现如今已经知晓了大军到来的时间,陈丰接连派出去五波探子,几乎没半个时辰就要回来汇报一次,大军的具体位置时刻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
  东西突厥的情况也是实时监控着,不得不说,徐庶手底下的士兵,多是有些本事的,竟然当真能够打探到一些平常没有办法打探到的情况。
  最后一波探子回来,陈丰召集了一千人集合,看着站在院子里的少年们,陈丰心下一阵的感动,就是这些少年,他们都还年纪尚小,放在后世,他们还是在父母膝下承欢的年纪,但是如今他们已经过早的承担起了生活的担子,且他们还做得都很好。
  这个世道是不公平的,不知道欠了他们多少东西,而这个世道欠了他们的,陈丰想要帮他们讨回来,或许这么说会有一些狂妄,但是那是陈丰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兄弟们,我们出发,去与李靖将军的大军汇合。”不得不说,徐庶是一个很优秀的将领,当初他找这个落脚之地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与大军汇合的问题,若是太远了,他们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过去,只怕会引起东西突厥的注意,但若是距离太近了,他们藏在官道附近,只怕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所以如今这个位置刚刚好,是一片破落到早已经没人居住的村落,牧民就是有这样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们走到哪里就会将自己的村子建在哪里,而现在他们居住的村子,应该就是被牧民抛弃的住所吧,虽然破败了一些,但终究还是足够让人藏身的。
  杜立和徐庶站在陈丰的边上,就等着陈丰的话说完,徐庶就开始发号施令,“出发!”
  大军前行,徐庶带着之前去探路的探子走在最前面带路,身后跟着千人大军,陈丰和杜立两人走在最后。
  远远的便看见远方已经起了烟火气,众人亦能够看见大营之中,众人忙碌着安营扎寨的身影,心下一阵感慨,似是瞬间便安定下来。
  众人在靠近大营之前被拦了下来,徐庶报出了自己等人的身份之后,那守营的士兵方才转回身去禀报,陈丰等人也不急,到了这里,他们已不需要继续提心吊胆。
  “将军!”众人均未能料到,李靖竟然亲自出门来迎接他们,除了受宠若惊,徐庶已经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词汇来形容自己此时的心情了,只见他单膝跪地,郑重的行了一礼,“属下不辱使命,率麾下将士成功相助大司农与杜公子,致使敌军损伤惨重。”
  “好!好!好!”李靖激动的连道三个“好”字,脚下快行两步,上前弯腰将徐庶扶了起来。
  “尚书大人,好久不见。”陈丰和杜立亦是从队伍的后方走了出来。
  闻言,李靖抬头看过去,正见陈丰和杜立两人笑盈盈的朝着他走过来,待到近前,杜立也是朝着李靖拱了拱手,学着徐庶的语气,“在下幸不辱命,一千将士,完璧归赵。”
  “杜公子?”李靖抬起头疑惑的看了他一眼,这张脸确实是杜立的脸,但是这穿衣风格好似不大一样,平素里一身白衫的人如今竟然着了一身黑衫,且不大合身。
  “尚书大人莫不是只记得子言,却不识得方知了?”陈丰笑着打断了李靖的疑惑,上前调侃了一句。
  “大司农?你们怎么都是这般模样?”他三人或许不大在意,但是陈丰、杜立、高冉如今被长安城中的人称为京城三少,个顶个的都是人中龙凤,尤其是他面前这两位,那可是被誉为谪仙的人物,但此时看来,有点狼狈啊!
  “进去说,进去说!”陈丰的脸上多少还是露出了点尴尬的神色,不过眼神在身侧的将士们身上转了一圈便平复下来,毕竟大家都是这般模样,他也就安下心来。
  “理当如此,理当如此。”或是看到了陈丰脸上一闪而过的尴尬神色,或是看到了众将士身上的疲乏之色,他自然知晓他们所要面临的艰辛,遂也不忍让大家继续站在外面,一伸手便将陈丰和杜立请了进去,徐庶紧跟在后面带着自己麾下的将士们走进了大营。
  “在金禄山上,为了提高大家的速度,以便于躲开突厥士兵的追击,我命他们将铠甲卸下了。”陈丰笑盈盈的解释李靖的疑惑,虽依旧没有热茶,但是一杯热水还是有的,也足够慰藉陈丰和杜立荒芜的内心了。
  “大司农当机立断,着实是大丈夫所为。”李靖自是不吝夸奖,这般命令,并非谁都敢下,一旦失败,这其中的责任只怕就要完全落在下令之刃的身上了。至少李靖仔细四梁一凡,若是换自己在当时的情况,他是否有这样的魄力来下达这样的命令?临阵卸甲,便意味着束手就擒,他断然没有这样的勇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