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长安惊变(二)(二更)

  刘晨妍为李晔生下一个儿子固然是个好消息,而且全军也知道了这个好消息,不过就当李晔率领大军拿下汉州的时候,一个坏消息从长安传来-----长安再次被攻破。
  就在李晔率领天策军与东西川联军大战时,沙苑的大战也分出了结果。王重荣联合李克用,在沙苑大败诸镇联军和神策军,田令孜见势不对便带着李儇再次逃出了长安,逃到了李昌符控制下的凤翔。
  至于长安,也在李克用的沙陀军以及溃兵作乱下遭到焚毁。
  这个消息的传来可谓让李晔的心情一下变得很差,也打乱了他的布局。他没想到局势会突然恶化,虽然历史上也是如此,但他心里依然有些侥幸,认为是两败俱伤,结果成了一边倒。
  长安局势的恶化,意味着李晔不能继续攻打西川。
  “殿下,下官以为应该立即放弃攻打西川,回师兴元府,坐观朝中局势变化。这是一次机会,一次殿下正式回到朝中的好机会,殿下不应该在西川过多耽误。”
  得知从长安传来的消息后,之前力劝李晔攻打西川的李振态度大变,反而劝李晔放弃攻打西川。
  “殿下,李署丞说的有理,西川元气大伤,即便是我们暂时不攻打西川,短时间内西川也威胁不到殿下。现在当务之急是准备出蜀道,勤王。”徐世仁也站起来大声道。
  李晔看着这封由李英旭派人送来的信,也陷入了沉思。
  在沙苑大败的消息一传到长安,李英旭就带着安化公主、昌宁公主以及穆王出了长安。
  而刘奎则是率着一部分神策军溃兵跟随李儇撤到了凤翔。
  停止攻打西川是肯定的,相比于攻打西川,入主长安才是最重要的。只不过看到虚弱的西川而不得不放弃,李晔也有些不甘。
  可是没办法,他手上的军队不多。若是他想参合关中,天策军主力肯定得出动,这样就无法攻打西川。
  李晔点了点头,“西川肯定没法打了,不过这么放弃,本王有些不甘心。派人去成都府,告诉陈敬瑄,本王可以不攻打西川,但是他必须赔偿两百万贯,而且割让文州、维州和茂州。”
  两百万贯是个天文数字,不过在李晔离开成都府后,陈敬瑄几乎吞并了李晔在线西川的茶叶生意。何鼎轩以为可以骑墙免于迫害,不过其产业还是被何鼎轩强占。
  可以说这几年,陈敬瑄在西川收刮了不少钱,两百万贯对于其他人来说,可以说是巨款,但对于陈敬瑄来说咬咬牙还是能拿出来的。
  “殿下,只要殿下给五千骑兵,下官愿去成都,让陈敬瑄答应殿下的条件。”
  李振快速站出来,对着李晔行礼,义正言辞道。
  奸臣。
  看到李振这么迫不及待,其他人虽然表面不说,但心里都在骂对方,这也太明显了。
  不过有这想法的倒是还有几人,不过还没等他们主动请缨,李晔就开口了。
  “既然李署丞愿去,那这件事就交给李署丞,希望不要让本王失望。”
  “请殿下放心,下官一定完成殿下所托。”李振微笑道。
  对于其他人的不满,李振也看在眼里,不过却没有在意,要怪就怪自己的动作慢了。
  虽然李晔已经决定班师回朝,但并没有立即启程,而是等成都的消息。
  当李振带着五千骑兵兵临成都府城下的时候,整个成都府如临大敌,要是天策军真的大举来攻,他都准备弃城而逃了。
  四万多大军覆灭的消息他在当天就得知了,虽然对于这个结果接受不了,但事实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不接受。
  在幕僚的劝说下,陈敬瑄连忙把城中的青壮组织起来,临时拼凑出了四万军队。不过这些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很多人前两天还是店小二、奴仆什么的,靠他们守城,基本没戏。
  而且从逃回来的溃兵口中得知,天策军有攻城利器,就算是成都府城高墙厚,恐怕也挡不住天策军的进攻。
  这毫无疑问让陈敬瑄更加胆寒,他不知道为什么昔日弱小的寿王现在如此强大,可目前的局势也让他没有时间去想这些。
  所以当五千天策军骑兵抵达成都府城下的时候,不少士兵直接选择了逃跑。
  不过外面的天策军并没有攻城,而是派人来传信。最后当得知只要答应寿王的条件,寿王便可以不进攻成都的时候,陈敬瑄就像抓到救命稻草一般。
  不过当得知寿王要三百万贯以及割让四州(李振擅自加了资州)的条件,陈敬瑄很难接受。
  最后在李振的三寸不烂之舌和恐吓下,陈敬瑄答应在五天内筹集两百五十万贯并且割让资、文、维、茂四州。
  两百五十万贯对于陈敬瑄来说也是一笔天文数字,不过凑也能凑出来。
  为了凑齐这笔钱,成都府、蜀州、彭州以及节度使府库基本被搬空,并且还从成都府的商家以及本地一些家族中强行摊派了一百万贯,不足的还用绢和粮食补齐。
  当李振满怀高兴的带着这个消息回去等待李晔奖赏时,李晔不仅没有奖赏,而且也没给李振好脸色。
  二百五?
  你才二百五,你全家都二百五。
  二百四不行吗?
  二百六不行吗?
  非得二百五?
  李晔的反应让李振也很不解,后面从张威口中才得知李晔不喜欢‘二百五’这个数字,这让李振有一种拍马屁拍到马蹄上去的感觉。
  最后他让陈敬瑄再加了五万贯,李晔的脸色才好看点。
  一下拿出两百多万贯,对于西川来说,无疑是一笔很大的数字。为了凑齐这笔钱,陈敬瑄强行向本地家族和商家摊派,也让陈敬瑄在西川的统治开始不稳。
  没了这笔钱,西川短时间也很难恢复元气,等李晔稳定了关中局势,那时候就是陈敬瑄的末日。
  收到这笔钱后,李晔让锦衣卫负责押送,他则是把一些事情安排好后,就快速赶回兴元府。
  由于长安的变故,李晔并没有按照之前的办法让张士安担任傀儡节度使,而是决定自己兼任东川节度使。
  对于四个副职,李晔也已经考虑好。
  孙烨担任布政使,张士安担任行军司马,郑凝绩担任观察使,学政则是由渝州刺史担任。
  至于刘麟,则是接任渝州刺史。
  这还没完,东川还有一半州域不在李晔的掌控中。
  按照李晔的想法,东川要完全按照山南西道实施改革,包括刺史不掌兵权,实行商税等等。
  除了这些,军队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掌握了军队,就能掌握东川。
  由于李晔要带着天策军主力随时出兵关中,所以无法在东川留下太多的军队。
  于是李晔任命刘麒为右天策军将军(位于大将军之下,中郎将之上,从三品),下辖前后左中右五厢兵马,奉命在梓州以原右天策军前厢为主组建新的右天策军。
  满编的右天策军将达到三万五千人,士兵缺口由各州州兵以及降兵补充。右天策军下辖两名中郎将,由彭鹤、袁志青担任,五个指挥使分别为李简、石凌、晋晖、孙家孟等五人。
  组建完成后,前厢坐镇鹿头关,中厢和后厢驻扎在梓州,左厢驻扎在通州,右厢驻扎在渝州。
  左天策军将军一职依然由李洪担任,赵雄、欧阳靖担任中郎将,下辖五个都将除王建、张造二人外,其余三人皆出自原天策军旗下,其中秦易安成为武学堂第一个成为指挥使的学生。
  相比于右天策军基本是由州兵以及降兵组成,左天策军则是原天策军主力。并且李晔还从原天策军中抽调了一部分精锐编入锦衣卫,利用绵州一战缴获的战马,把锦衣卫扩编至一万人。
  同时神机营也开始扩编,下辖一个天策炮都、一个神机枪都、一个神机箭都、一个骑兵都、一个后勤都,总兵力七千人。
  与左天策军不同,右天策军目前只存在于纸面上,一切都得靠刘麒、彭鹤、袁志青等人在接下的时间里陆续组建。好在西川被打垮,东川剩下的各州也不敢作乱,所以刘麒等人有的是时间组建右天策军。
  由于关内局势愈加复杂,于是在李晔的命令下,左天策军、锦衣卫和神机营向兴元府集结。
  在下达了完这些命令,李晔就快速赶回了兴元府。
  李晔的回来,毫无疑问让兴元府有了主心骨。
  在之前,由于长安局势恶化的消息传来,整个兴元府吵得不可开交,王徽等人认为应该出兵勤王。可是山南西道的军队基本被李晔带走,剩下的军队就算是去勤王,也于事无补。
  不过随着绵州一战,山南西道大败东西川联军的消息传到兴元府。
  王徽等人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虽然依然坚持出兵勤王,但是却没有那么急切了。
  他不是傻子,他知道绵州一战带来的影响。虽然最后没有攻下西川,但是掌握山南西道和东川二十余州的寿王,地位变得更加稳固。
  而且他也知道掌控两道二十多州的寿王肯定不会继续沉寂下去,现在关中局势混乱,寿王不可能不管不问。
  而且寿王表现出来的能力,也让他放下了昔日的成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