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废除三省风波(二)

  “难怪什么?”杜彦林有些疑惑,“大哥,要不要我联合一众御史联名弹劾裴荣,阻止废除三省?”
  “弹劾个屁!这事根本不是裴荣的意思,而是圣上要废除三省。别看裴荣此人为官不廉洁,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从来都是站在圣上那边,在你之前也有不少人弹劾裴荣,可裴荣依然好好地。”杜让能责怪道。
  “可是大哥,你都说了杨大夫也是反对废除三省的,我作为其下属,不应该。。。。”杜彦林不解道。
  “什么下属?你是朝廷的官员,忠于圣上的。如今圣上可是把世家当成眼中钉,特别是我们杜家,所以你别去当出头鸟,不然被圣上记住了,这件事情过后,有你好受的!”杜让能提醒道,“要是为兄没猜错,恐怕礼部尚书孙烨和刑部尚书裴贽后面要么中立,甚至支持废除,就是不会站出来反对。”
  “为何?”
  “给你提一级,你愿不愿意?你不愿意,有的人是愿意。”杜让能没好气道,“而且裴枢担任安北都护府副都护,裴氏一族肯定不会站出来反对。
  现在郑从谠不在朝中,你认为仅凭李磎和杨翰舟能阻止这次废除三省吗?阻止不了的。
  所以你别去没事找事,这段时间我们几兄弟还是低调点,谁要出风头,就让他们去吧。
  不过若是杨翰舟命令你们联名弹劾,你跟着附和就是。这个事还得跟老三和老四说一声,让他们去支持废除三省。
  要想家族延续下去,就不能在一边押注。”
  杜彦林点了点头,“大哥,我明白了。”
  杜让能说的就是这些世家为什么可以延续几百、上千年之久,比很多王朝存在的时间都长,就是因为他们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就像裴荣和裴贽,表面上就不对付,无论是裴荣得势,还是裴贽得势,裴氏都会一直存在。
  特别是在自己家族人丁单薄的情况下,就更要谨慎。
  现在的这些世家,经过几次大的动乱,早已元气大伤,若是再来点动荡,整个家族都会遭遇灭顶之灾。
  也正如杜让能所猜测,即便是李磎和杨翰舟把这个事透露出去了,但依然没能改变圣上的决定。
  而且在内阁里面,除了他们二人赞成外,裴荣、李泌、肖荣、李嗣周四人都赞成,其他几名重臣要么赞成废除三省,要么保持中立,就是不反对。
  这就说明原因了。
  而且因为这事,李磎和杨翰舟也惹恼了圣上,私自外泄机密朝政大事,这在圣上眼里自然是留下了钉子。
  阻挠无用后,在乾宁八年六月一日,朝廷正式下令废除中书和尚书两省,保留门下省,负责监督内阁。
  但门下省人员也被裁剪不少,侍中减为一人(原本两人),门下侍郎减为一人(原两人),下面其他人员不变。
  门下省依然与内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
  若内阁所颁布的政令,被门下省驳回,呈由圣上裁定。并且侍中可参与朝中大事,但不进入内阁。
  这意味着除了内阁大学士外,可以参与朝中大事商议的还有门下省侍中、枢密院枢密使、大理寺卿、御史台主官御史大夫和六部尚书。
  其实李晔也在想,是不是把枢密使、御史大夫给踢出内阁序列,让内阁专理朝政。
  其实他之前早有考虑,但是一时间要是增加太多大员,也有些不太合适,所以才出现这种有些不合理的局面。
  对于侍中人选,李晔有了合适的人选,把韦昭度从河东道调了回来。
  至于原中书省在大明宫外殿的官署即日起改为内阁官署。
  。。。。。。
  “启禀元帅,振武军赫连铎大军已经撤离天德军。”
  李洪这边得到消息的时间少尉晚一点,不过倒是不影响大事。
  赫连铎大军一撤,天德军的危机也随即解除,但是李思谏和李思敬二人却是没搞清楚状况,不知道为何赫连铎就这么容易撤退了。
  看到两人的疑惑,李洪说道,“两位心里也很疑惑吧?其实赫连铎撤军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左神武军大将军顾彦朗率领左神武军和左羽林军两万骑兵驻扎在云州城下,赫连铎除非是不想要云州了,不然他就得老老实实地撤回去。
  真当担任了振武军节度使,他赫连铎就是塞外老大了?只要圣上一句话,数万铁骑就可以屠灭整个振武军。”
  李洪那豪气万丈的话,在李思谏兄弟二人耳中却是另外一层意味,那就是朝廷在杀鸡给猴看。
  意思就是,就算是赫连铎那样的藩镇,在朝廷大军面前都不敢抗命,你党项也得老老实实地听话。
  “元帅说的是。不知道中受降城的情况怎么样了?”李思谏追问道。
  听到这话李思敬也竖起耳朵,那可是他的地盘啊,他的家人和族人都在那里。
  “应该没事,据说赫连铎只打下了东受降城,并没有攻破中受降城,就算是有损失,应该也不会大。
  如今夏绥和天德局势已定,就看朝廷下一步的诏令了。”
  对于朝廷下一步的诏令,李思谏和李思敬二人真的没什么信心,特别是在左神威军主力抵达夏州后,李思谏二人就知道他们平夏部已经是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了。
  朝廷的诏令还是没让夏州的众人等太久,跟朝廷下令废除中书和尚书两省的诏令同时抵达。
  诏令中,除了组建安北都护府外,也给李氏兄弟了一个交代。
  李思谏承袭夏国公爵位,而且还升职了。因为这次六部尚书从正三品提为从二品后,各部侍郎也都升了:其中吏部侍郎升为从三品,其余五部侍郎升为正四品上。
  李思敬是安北都护府副都护兼任丰州都督府都督。
  除此之外,李晔在在诏令中下令让李思恭家眷赴长安居住,并且承诺会在皇室中寻一合适宗室女与李彝昌定下婚事,成年后便成亲。
  其实这诏令,对于李思恭的家眷有些不公,毕竟夏国公一爵都给了李思谏。但李思恭已经去世,李思谏和李思敬二人也都得到了不小的好处,即便是心里对大哥有些愧疚,但最终选择了接受朝廷的诏令。
  至于李存孝的左神威军,并没有调到丰州,而且驻扎在夏州都督府和灵州都督府,因为这里游牧民族混杂,朝廷需要稳定这里的局势。
  鉴于安北都护府的情况,未来数年,朝廷的流放地便会多了一个安北都护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