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李祎诺的合作

  两个人就站在门口,等陶大宝回过神来才发现场面如此尴尬,稍微清了清嗓子,打破沉默说:“如果李小姐想要为超级水果深加工基地进行注资,那实在是最好不过了,但是李小姐提出此类条件过于仓促。实在容陶某在仔细想一想。”
  陶大宝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先把这个眼前的难关搪塞过去,问题留到以后在解决吧,今天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见君越不能因为李祎诺的一个注资就放弃了见君越。见君越才是当务之急,陶大宝和君越的合作更为重要一些。
  陶大宝对于李祎诺的注资感到非常意外,毕竟自己和李祎诺并没有什么交集玩,而且唯一的交集也是自己得罪了李祎诺,在李祎诺的办公室那偷偷的安装了一个微型摄像机。
  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黎诺不应该伸手帮陶大宝的,毕竟陶大宝和李祎诺并没有任何好的来往,第一次见面是因为陶大宝悄悄的爬进了李祎诺的办公室安装监视器,还被李祎诺发现了,第二次就是因为陶大宝绑架的君越,李祎诺和沈冰一起前来找陶大宝谈判。
  李祎诺本来没有注资的想法,但是看到沈冰对超级水果深加工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以及投入了许多资金,这让李祎诺突然动了对超级水果深加工进行投资的念头。
  不单单是从利润上来说,李祎诺更想要和沈冰合作完成一件事情,而超级水果深加工领域则是最好的选择,毕竟沈冰和自己都不用投入多大的精力,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效益,只要陶大宝在正常经营范围之内,超级水果深加工领域必定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项目。
  李祎诺想要和沈冰打下一片天空,有属于各自的事业,但也要有属于双方合作的项目,对于超级水果深加工领域李祎诺也略有了解,毕竟这也属于前沿科学。对于物质的测名君越做的远比陶大宝做的好的多。君越在超级水果一上市就发现了深加工领域的巨大前景,并且投资建设了研究中心,现在已经有较为完善的设备。
  而且君越的超级水果提炼中心远比陶大宝的深加工基地运行体系要成熟的多,虽然君越在提炼方面也经历过许多失败,但是他现在已经有较为完善的提炼设备和提炼手段,对于长寿物资的研究也较为透彻。已经能够完成完整的提炼过程,现在在往人工合成的方向持续努力。
  陶大宝现在虽然还不知道君越提炼出来的长寿物质的具体用途,但是他知道长寿物质对于君越来说的重要性,所以在自己的深加工基地,提炼项目中也要加入这种物质的提炼,自己搞明白长寿物质的具体用途,对于君越来说有多大的意义。为什么君越都不愿投身于市场销售长寿组织,生产仅用于自己家族内部使用。
  对于李祎诺的合作陶大宝也保持一定的警惕,虽然李祎诺也没有展现出她对于超级水果深加工领域有任何的意图,包括在经济效益上的想法,但是这并不代表李祎诺没有这些想法,正是因为陶大宝并没有搞清楚的诺对于超级水果深加工领域的意图,这让陶大宝更加紧张。
  毕竟沈冰注资是为了提高自己家族的利益,提高沈氏集团在超级水货公司所占的股份额度,而李祎诺的注资是为了什么,陶大宝怎么都想不清,陶大宝总觉得李祎诺的注资隐约有一些阴谋的味道在里面,但是自己却想不明白到底哪里耍阴谋了。
  陶大宝非常想要接受李祎诺的注资,毕竟现在公司内部非常缺乏资金,如果多一笔出资对公司的发展来说有推动性的进步作用,但是陶大宝并没有搞清楚李祎诺的意图,贸然接受这笔资金,对自己来说是一种风险,这样陶大宝非常纠结。
  陶大宝很想让超级水果深加工基地立即投入使用,但是如果在人员方面有资金问题,所以基地迟迟都不能投入正常使用,这对于陶大宝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所以李祎诺现在的注资让陶大宝非常想要接受,但是他又觉得自己贸然接受会将整个公司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所以陶大宝一直在思考李祎诺投资的目的在哪里。
  每一个资本家都不会拿钱莫名其妙的去投资一些公司,每一个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但也是有他们所看重的原因的,李祎诺到底看中了超级水果公司哪一点,愿意为超级水果公司进行注资,而且主动找陶大宝对超级水果公司进行注资。
  李祎诺其实也没有过度的仔细思考,超级水果深加工领域能给自己带来的利润空间。因为李祎诺相信沈冰对于一个公司的审查,绝对不会有偏差的,而李祎诺这次只是想和沈冰投资同一家公司能够拥有同一个合作项目在商业上能有更多的往来,仅此而已,他并没有过多的去考虑超级水果公司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东西。
  对于李祎诺来说,她对物质上的追求非常的低,李祎诺更向往精神上的追求,所以他创建整个编辑社也仅仅是为了向沈氏集团证明自己的实力,并没有想要能够获得多么大的物质利润。
  后面李祎诺却发现自己对于文稿的编辑能力,图片的筛选能力有着非常强大的天赋,能够轻松的领先同行很多。所以这样李祎诺的编辑部越做越大,越做越强,能够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慢慢的将李祎诺自己的小小编辑部发展成全球最大的经济新闻发布中心。
  只要李祎诺的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从此以后能够选择自己想要投资的方向,能够有自己支配支配的资金和权利,从一个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摄影师变成了一家上市集团公司的老总,每天要考虑着公司的发展方向,因为他从此以后,不仅仅肩负着自己的生存还肩负着手底下是成百上千员工的经济来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