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人人想功(二)

  杜九言心情很好地去了三尺堂。
  “九哥,你可算来了,我们中午吃什么?”窦荣兴苦哈哈地看着杜九言。
  杜九言嫌弃道:“我看你得喊我爹了,什么都来问我。”
  “爹!”宋吉艺凑上来喊了一声,杜九言气的踹他,他一骨碌躲在窦荣兴后面,探个脑袋出来,道:“九、九哥、好、好忙。”
  杜九言不理他,在周肖对面坐下来,“忘记问你了,牡丹姑娘的案子,纠纷解决了吗?”
  “没有。”周肖摇头,窦荣兴凑上来,低声道:“周兄害羞,去了一次红楼后,再不敢去了。”
  周肖无奈地摇头,“九言,实不相瞒,这案子确实是头疼。”
  “我看看。”杜九言接过卷宗,又细细翻了一遍,“恩客不肯出来见?”
  周肖点头,“找了一次,但此人实在是猖狂至极,说红楼里的女人就是给人睡的,他不给钱,有本事就让我们去官府告。”
  就是觉得牡丹一类女子身份不高,没有人会愿意为她们出头。
  “是够猖狂的。”杜九言看着这人的名字,“此人……我怎么看着有点眼熟啊,是不是当初我看的那份卷宗上,夜入人家,打死人的那户。”
  当初她才来三尺堂,无聊翻着卷宗看,看到的是一位名叫马毅的男子,夜入严府,却不料被对方家丁打死的事。
  查审过后,严府无罪,马毅死有余辜。
  “九言好记性。”周肖含笑道:“确实是这户人家。这次包养牡丹姑娘的,就是严府大公子,严长田。”
  邵阳城还真小啊,杜九言道:“这位严长田,成亲了吗?”
  “育有两子一女,还有一房妾室。”周肖道。
  “这事儿好办。”杜九言道。“看在牡丹姑娘自强自立的份上,我得助人为乐一次。”
  “九哥,你、你、想、想去去、打、打、打架吗?”宋吉艺眼睛一亮,“带、带上我。”
  杜九言冲着宋吉艺打了个眼色,道:“比打架还有意思。”
  “你去处理牡丹姑娘的案子,那王癞那边不用管了吗?”钱道安问道:“还有件事,昨晚焦三和俞大打架,你也在吧?”
  杜九言颔首,道:“这种事,我肯定要在的。”
  “我就说焦三这么多年都不敢动俞大,怎么这一次敢动手了,还弄出这么大的阵仗出来。”钱道安失笑,“这种事,也就你能怂恿。”
  杜九言不高兴,“什么叫我怂恿,我是为民除害,还不计回报的。”
  “不信。”钱道安以拳抵唇咳嗽了一声,周肖扇子一摇,遮着脸凑过来低声道:“俞大被打的措手不及,来不及收拾准备,他连夜逃走,必然损失惨重。”
  “他的损失,你可见到了?”周肖问道。
  杜九言喝茶,叹了口气,道:“我只负责伸张正义,至于谁阴奉阳违,做私吞贪墨的事,我就不知道了。”
  周肖和钱道安对视,那边宋吉艺哈哈大笑,一点都不收敛,“九、九哥、我、我、我、我啊,一、一、点、都、都不、信、呜呜呜……”
  “着急。”杜九言随手抓了桌上剩的半块烧饼,塞宋吉艺嘴里去了。
  宋吉艺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一副委屈的表情。
  “活该。”窦荣兴哈哈大笑,宋吉艺抱着他一阵挠。
  “俞大逃走了,衙门发的缉捕令,你觉得有用吗?”周肖问道。
  杜九言颔首,“如果顺利,这三五日就会有消息回来。”
  “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要将水泼在桂王身上。”周肖直觉,这件事和杜九言有关,因为她刚刚从镇远回来,算是和桂王结下梁子了。
  按照杜九言的性子,肯定不会罢休。
  杜九言挑眉道:“到时候就知道了。毕竟,结局我也不可控。”离了邵阳,她就只能算人心算局势,至于算的对不对,她鞭长莫及干涉不了。
  周肖若有所思。
  “九哥,吉艺将王癞的案子整理了一下,我们仔细看了一遍……你能不能和我们说一说,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窦荣兴将宋吉艺处理了,找了卷宗出来,塞给杜九言。
  “这么好学啊。”杜九言看他整理的卷宗,又看看他,窦荣兴点头不迭,求知若渴。
  “其实没什么,拿到这种案子,先去研究官府调查的结果,然后根据已有的信息去判断分析,找出漏洞。”
  “有罪辩护,就尽量鸡蛋里挑骨头。如果是无罪辩护,那就搅天搅地能推翻就都推翻了。不过,除去衙门已有的信息,自己也要有思路,去查探取证。”
  “就算你什么都没有查到,也没有关系。那就致力于将原有证据推翻,让衙门再重新调查!”
  钱道安问道:“如果连这些都做不到呢。”
  “那就不能做无罪辩护。”杜九言道:“哪怕你相信你请讼人是无辜也没有用,最明智的,就是换个有能力的人上,不然就退而求次之,做有罪辩护。”
  大家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
  “为、为、为什、么、你、你知道、道、这些?”宋吉艺问道。
  大家刷地一下头来目光,看着她。
  “智商超群。”杜九言指了指脑子,“过目不忘天赋异禀,见过吗。”
  宋吉艺嚼着烧饼,吞下去,想了想又凑上来,“还、还、还是、去、去打架、架吧。”
  “打架前,我们先约牡丹姑娘出来小聚。”杜九言话落,窦荣兴和宋吉艺立刻凑了上来,“好,好!”
  他们对牡丹姑娘,实在是太好奇了,尤其是……那个红色的肚兜。
  此刻宝庆府衙内,吴知府吴典寅正在发愁,他在桌案前来回走了几趟,又停下来看着随自己多年的门客,问道:“这份奏疏,你觉得这么写合适吗。”
  “大人的意思是,写的太夸张了?”门客问道。
  吴典寅摆了摆手,“我的意思是,写的太保守了。”他坐过来,盯着门客道:“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建议圣上派兵来如何?”
  “大人,圣上同意吗。桂王夺了镇远府,也不过申饬了一下,现在弄个土匪闹一下,就会派兵来吗?”
  吴典寅越想越觉得这件事可行,他低声道:“镇远是措手不及,圣上当桂王爷在玩闹呢,所以只是申饬一下。但桂王爷一而再,再而三的闹的话,就算是亲兄弟,也会烦了吧。”
  “大人说的有道理。”门客思索了一下,“那这折子,怎么写?”
  吴典寅指着折子,和门客道:“兵两千,夜半攻城,邵阳城内死伤百姓一十二人。如今百姓人心惶惶,夜夜难以入眠。”
  山高皇帝远,邵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还不是听他们说。
  “十二人?那就是邵阳报上来的死伤匪众数?”门客问道。
  吴典寅颔首,“匪,活着是匪,死了是什么还不是我们说了算。至于邵阳那边,你稍后给付韬给焦三去封信就好了,至于付韬……那个老顽固,不理他也罢。”
  “是!”门客应是。
  吴典寅很激动,但这件事不能他一个人上折子,他得再去督抚和分守道的几个衙门一趟。
  大家趁此机会,联合上奏疏。
  如果这次圣上还是态度模糊不清,那么他们以后就算是桂王打来了,也不会抬刀反抗。
  可如果圣上态度稍后露出点不悦,那对桂王的态度,他们也能摸算出个一二三。
  “最好是太后娘娘将桂王爷召回京城去。”吴典寅道:“如此,不费一兵一卒,就将戍边的事彻底摆平了,以后,这宝庆府就真的安生了。”
  他还要在宝庆至少待两年,希望桂王能迅速折旗回京,不要再闹了。
  阎王打架,他这小鬼遭殃啊。
  “大人!”就在这时,门外属下来报,“在宝庆城外三十里的青衫道观里,发现了叛贼俞大的踪迹。”
  吴典寅眼睛一亮,道:“招集兵马,速速将俞大擒获。若他反抗,格杀勿论!”
  这就是老天给他升迁的机会。
  这一次赌对了,他在这里,说不定都不用再待两年了。
  “大人,还有件事。”属下递上一封信,“这信是邵阳送来的。”
  吴典寅让属下去办事,他则拆开了信,看了内容和署名哈哈大笑,道:“付韬这老儿,居然铁树开花,懂得变通了。”
  “可能他也着急了。”门客停笔,想了想道:“俞大的事,是个很好的机会,又是从邵阳出来的,付大人想喝点肉汤,在情理之中。”
  吴典寅微微颔首,“有付韬,那就更加好办了。”又道:“你速速写,本官还要去督抚衙门一趟。”
  付韬为官为人都很古板,如果他也写奏疏,那京城就更加不会怀疑了。
  吴典寅拿着折子去了督抚衙门,稍后,急递兵八百里加急,将书信送往京城。
  隔日,俞大的人马和府衙的差役,在青衫道观经过了一场恶战,俞大在这一战中受了重伤,但却带着手下十几人逃走,此后,宝庆府治下的几个城,都传来俞大同党闹事,与桂兵勾结里应外合的事情。
  各处纷纷上奏疏到府城,吴典寅又将各地上的奏疏夹在自己回京的奏疏中,递交去了朝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