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章 中央巡视组

  回到吴城的萧宸变得有些低调,而相反的,市长赵介民和副市长王文远出现在官方媒体的时候越来越多,普通市民对此自然什么感觉都没有,但有心人却发现了这一现象,在[***]前出现这种现象,聪明的干部自然会产生联想,所以这段时间前去找赵市长和王副市长汇报工作的干部也是越发的多起来了。
  萧宸这段时间在媒体面前虽然低调,但在工作上可并不低调。连续四次常委会,有三次对全市下辖的地市、重要单位调整了领导班子,两个县级市的书记进入市人大出任副主任,一个县级市的书记进入政协,换上的新书记则都是萧宸比较看好同时也具备年龄优势的干部,三位市委(县级)书记平均年龄仅35.7岁,考虑到吴城的几个县级市经济规模都相当了得,这样的人事配置可谓是相当年轻化了。
  至于市直单位,变动反而不是很大,倒不是萧宸觉得市直机关就不需要年轻干部掌舵,而是几个主要的机关在前段时间已经调整完毕,现在已经不必要再去忙乎什么,毕竟像吴城这种工商业规模巨大而农业产值仅占GDP3%左右的市,类似农业局长之类的位置,萧宸不可能也清一色的换成自己主要培养的干部。他主要掌控的,也无非组织部、纪委、宣传部、公安局、发计委、经信委、财政局、规划局、国土局、旅游局、住建局、商务局、交通局、教育局、信访局以及双重管理的国资委和地税局这些,至于其他部门,只要工作相比以前还有一些进步,他也就不强求那么多了,当领导的有一个原则:“抓重点,重点抓”,对此他自然很清楚。
  这段时间里的另一件大事,则是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巡视到了吴城。
  说到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其职责比较宽泛,官方说法是:“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大局,紧密结合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实际,完善制度,突出重点,创新方法,强化巡视成果运用,促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决定的贯彻执行提供保证。加强对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把‘三个代表’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加强对领导干部廉政勤政和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深入开展。加强对执行明煮集中制和选拔任用干部等情况的监督检查,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明煮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加强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等。”
  中央巡视组组建之初,共有45名巡视工作人员,每组一般是9名,1名组长,1名副组长。巡视组的领导机构为设在中纪委、中组部下的副部级巡视工作办公室。从公开的巡视组领导成员名单可以看出,巡视组成员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组长多由退出领导岗位,但还没有办理离职退休手续的正部级领导担任,而且多是从事党务工作和组织工作多年的干部。除此之外,巡视组的其他成员有局级干部,也有处级干部。
  中央巡视组前往某一个省后,一般停留2-3个月,其间会与当地100-200名干部谈话。整个过程中,巡视组只带耳朵、眼睛、照相机、录音机。他们的职责是发现问题,但不办案,只负责向中纪委、中组部报告,两部委再将报告转呈中央。
  由于巡视组的特殊职能,一开始,有的群众这样评价巡视:“巡”就是转一转,“视”就是看一看,合起来就是走一走,看一看。其实,巡视当然绝非这样肤浅。特别是随着中央巡视组到地方巡视向地方群众公开,中央和地方媒体也时有报道,中央巡视组如何办案,究竟能起到什么效果,已变得越来越公开。
  巡视组到达地方后,原则上避讳大张旗鼓,但也不可能像搞地下工作一样秘密。一般是先开一个见面会,见面会的范围主要是副省级以上的干部,还有组织部、纪委的一些领导。见面会后,要发一个消息,公布巡视组的电话和信箱等联系方式,让大家知道巡视组来了。而且,以后的活动一律不做报道。
  在巡视中,一般不过多地采用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了解情况。因为,大家在一起,顾虑较多,很难讲心里话。巡视组的原则是,只要能了解到真实情况,在不张扬、不违纪、不违法、不引起社会轰动、不影响地方工作的前提下,不拘泥于固定形式,不过分地受时间的限制,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对重大问题盯住不放。必要时,还要采取分散活动的方式,进行明察暗访。
  因为,巡视组每到一地,要谈的人大概有三四百人。谈话对象有在职省级领导和省直部门及中央驻地方厅级单位的一把手,市(地、州)的党政一把手、纪委书记、组织部长,也有退下来的副省级以上的老同志,和部分退下来不久的省直部门一把手。有时,还要下到市(地、州),找到部分老县委书记、县长了解情况,甚至深入到乡镇、农村、工厂,直接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下岗职工的意见。同时,巡视组成员也有权调阅、复制相关文件、会议纪录以及列席有关机关的会议。有时,巡视组还可以从一些重大案件中发现情况。
  所以,这次中央巡视组在[***]召开前这么关键的时候来江东,自然让江东省委高度重视,但重视归重视,中央巡视组的活动范围、活动内容却是省委也不能插手的,省委和各地市也只能强化自身,做好自己的工作,等待巡视结果。
  萧宸作为副省级地方主要领导,在巡视组巡视吴城的时候,自然也是要被邀请谈话的。
  关于谈话,有一点值得注意:巡视组的职责是重在发现问题,而非办案。所以,巡视组到了一个地方,经过一段时间巡视之后,下一个任务就是把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向中纪委、中组部领导报告,让领导对巡视地区的党政领导班子及其主要成员有一个准确、全面、真实的了解,为领导作出正确决策、全面了解干部和正确使用干部提供可靠的依据。
  巡视组还要向被巡视省的两个一把手通报巡视的情况。除他们本人的问题外,尽可能详细地通报巡视中了解到的有关情况和问题,使他们心中有数。
  如此一来,就有两种结果:一种,如果发现一些人违反法律,特别是一些大案要案的线索,以及反映个别领导的一些重要情况,都单独整理材料,分层次、分部门移交,以便及时清除[***]分子。再一种,发现一些干部有廉政问题,但还没有掉下去,对这样的人,不是一棒子打死,要给他们提出警告,亮个黄牌,改了就好。比如,涉及省委主要领导同志本人的问题,如果是一般姓的,经中纪委、中组部领导同意后,巡视组要与他们谈话提醒,引起他们的警惕。而对个别班子成员存在的一些问题或不良反映,除在反馈时不点名指出之外,必要时还要找他们本人个别谈话。
  巡视组是全组来到吴城的,而萧宸在出席见面会之后,并没有私下拜访巡视组的正副组长,中纪委副书记赵本之和中组部副部长黄明盛。巡视组经过五天时间的明察暗访,充分了解干情、民情之后,赵本之和黄明盛在这天下午向萧宸发出邀请,请他晚上到巡视组下榻的吴江宾馆谈话,萧宸欣然应约。
  吴江宾馆和吴江大酒店不是一回事,这里是国有宾馆,年头不小了,但经过数次装修改建,星级并不低,虽然不是吴城几大五星级大酒店之一,但它这个四星级有几个套房却是比五星级酒店还要够档次,毕竟有些时候,国家级领导人来吴城视察工作也是住在吴江宾馆的,而这几间套房,也正是为此而专设,平时一般不对外营业。
  萧宸来到吴江宾馆的时候,刚过饭点,在宾馆门口便有工作人员领他进了后院。其实吴江宾馆说是宾馆,但并非那种一栋楼式的宾馆,而是更像招待所,毕竟是以前那个时代的产物,而赵本之副书记和黄明盛副部长,自然是住在后面的小楼里的。
  到了小楼外围,工作人员便也不方便进去了,几位一看就是警卫员的同志过来,萧宸早已很配合地递上了工作证,当头的两位警卫员分别查验之后,还算客气地朝萧宸点了点头:“萧书记请,赵书记和黄部长等了有一会儿了。”
  虽然他们的态度说不上客气,但萧宸知道一般警卫员就是这种神态,倒不是什么看不起他的意思,自然也不会计较什么,和气地笑了笑:“辛苦两位同志了。”然后他便面色如常地上了楼。
  两名警卫员一起转头看了他一眼,其中一位挑了挑眉头,对旁边那位比他略大一点的汉子说:“这萧书记就是萧老家的那位麒麟儿吧?呼吸频率从头到尾没有变过,还真是气定神闲呢。”
  另外那位警卫员微微一笑:“大人物见习惯罢了。”
  萧宸敲门而入的时候,赵本之副书记和黄明盛副部长便一起微笑着起身,分别跟萧宸握了手。
  萧宸笑着道:“赵书记、黄部长,我来迟了,真抱歉。”
  赵本之副书记笑着摆摆手:“这个时候来才是刚刚好,要是早半个小时,我们吃饭吃到一半你来了,那才麻烦呢。”
  黄明盛和萧宸便一起笑了起来。
  分宾主坐下之后,赵本之副书记便笑着说:“来江东巡视了五个市了,市民认可度最高的,就数吴城,作为市委书记,你有什么感想?”
  萧宸还没说话,这时候黄明盛副部长插了一句:“这里就我们三个人,套话就不用说了,咱们说老实话,都挺忙的,就说说你自己的真实感受吧。”
  萧宸笑了笑:“我的真实感受,只怕听起来也还是挺像套话的。”
  赵本之和黄明盛对望了一眼,黄明盛笑着说:“哦?怎么说?”
  萧宸微微笑着:“如果说民众对我们吴城市委市政斧还算比较满意,我以为原因无非是他们比较认可吴城市委市政斧的三大原则:‘透明、廉洁、高效’。而这三大原则,其根基是加强了党的思想建设,市委市政斧的一切出发点都在一个原则上:‘为人民服务’。其能卓有成效地达到或尽量接近预期目的,则是因为在中央的政策支持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以及信任之下,我们吴城市委市政斧能够放手去做,进而让民众得到切实的好处。”
  黄明盛笑了笑:“透明、廉洁、高效?”
  萧宸点点头。
  黄明盛沉吟了一下:“那你能不能说说,你理解中的透明、廉洁、高效,为什么这么重要,它们具体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萧宸听了,便也沉吟了一下,才说道:“我把透明摆在第一位。因为在我看来,我们现在经济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按照生产力和生产制度的关系来看,政治制度改革已成必然,而联系我国的现状来看,政治制度改革是要改什么呢?我想主要是进一步转变政斧职能,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公正、公开、透明的制度是政斧行政管理廉洁高效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更是目前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黄明盛不愧是做组织工作的,抓要点极准,听了萧宸这几句,便点点头,却不置可否地反问:“必然要求、内在要求、具体体现?怎么说?”
  萧宸这次不需要再沉吟了,轻松地答道:“我说的第一点,公开透明制度是政斧行政管理廉洁高效的必然要求。建立公开透明的行政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促进行政管理体制廉洁高效运转。目前行政管理中的许多弊端都与公开透明度不够,群众监督不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譬如,政斧公共财政,行政管理费用耗资大、成本高、随意姓强。投资建设,立项不准、把关不严、招投标‘暗箱’艹作。行政管理、执法的乱收费、乱罚款现象等。如果我们的制度更公开透明一些,人民的监督力量再增强一些,相信我们行政管理的廉洁高效一定会更上一个层次。
  我说的第二点,公开透明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所谓文明,在广义上讲,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成果和财富的总和。人类在政治领域中所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即政治文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取得成功,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建设的不断进步,而这种发展和进步,离不开政治文明提供的政治动力和政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是华夏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人民当家作主,就必然要求我们的管理制度公开透明,使我们的政斧由一个还不够透明,不易受人民监督的政斧变为一个公开透明、易于接受人民监督的政斧。这一切都急需要我们的管理制度更进一步地公开透明。
  我说的第三点,公开透明制度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必然结果。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过程来看,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都是社会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推动的结果。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社会政治文明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强烈。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是目前人类社会最进步的社会,公开透明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姓的充分体现,是我们向[***]迈进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进一步建立公开透明的行政管理制度,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姓等都有着及其重大的意义。”
  “你这个话的意思,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认为在我们目前的制度下,还存在不少弊端,而这些弊端都跟不透明有关?”
  这句话,却不是黄明盛副部长提的问了,而是赵本之副书记插的一句问题。
  萧宸毫不迟疑地点点头:“是。我们目前存在不少弊端,其中绝大多数都跟不透明有关。”
  “譬如说?”赵本之立刻接了话。
  萧宸伸出四根手指:“我随便浅谈四点。第一,在干部人事制度方面。干部任用明煮程度不够,群众监管不力,任人唯亲拉帮结伙现象,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现象时有发生,明煮公示形同虚设,在被提拔的干部中,素质低下,品质不高,甚至于道德败坏者也时有发生。
  第二,在财政管理制度方面。分配不够透明,争分蛋糕现象突出,财政监管不力,行政管理成本高,耗资大,资产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第三,在投资项目建设方面。调研不深入,论证不准确,缺乏同基层干部群众的沟通,建设项目设计效益与实际效益相差较大,招投标‘暗箱’艹作,透露标的、抬高标的等。
  第四,在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方面。管理与执法人员不按规则履行职责,徇私枉法,乱收费、乱罚款、乱扣押、乱没收问题严重。
  以上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既严重地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损害了政斧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助长了不良风气的滋生蔓延,为不法者吃拿卡要、贪污受贿提供了方便。又使政斧的行政管理效能大大降低,成本不断增加,群众对政斧的信任度降低,给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
  赵本之和黄明盛对望了一眼,赵本之不置可否地问道:“你觉得,这些问题,在‘透明’以后,都能杜绝?”
  萧宸笑道:“杜绝,这个我不敢保证,但大为改善,我相信是可以的。”
  黄明盛笑着问:“那么,作为我国重要经济城市的主要领导,你对建立公开透明制度,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可有什么建议?”
  萧宸笑了笑:“这个,说来话长啊。”
  赵本之和黄明盛都笑了起来,赵本之摆摆手:“少打马虎眼,我们来地方上,不就是来看看、听听的吗?民众的意思,我们要听,干部的意思,我们就不要听了?更何况还是一个地区的主要干部?说,尽管说。”
  萧宸笑道:“那我可就说了。”赵本之瞪了他一眼,萧宸就笑着开口了。
  “在我看来,公开透明的行政管理制度就是要使政斧‘由一个看不见的政斧变成一个看得见的政斧,由一个看不见的财政变成一个看得见的财政,由一个缺乏责任感的政斧变成一个负有责任的政斧,由一个不受公民监督和信赖的政斧变成一个受到公民监督和信赖的政斧。’从而使政斧的行为得到约束和监督,政斧的管理效能得到提高,政斧的明煮意识得到增强,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建设得到加强。然而,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需要我们下决心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政斧行政管理人员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向前大大跨越了一步,然而这种制度的跨越并不意味着人们的思想都会得到跨越,社会主义的管理者由于受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和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为民做主’在部分干部中已经根深蒂固,当官做老爷也习以为常。然而权力就是责任,权力就是服务的思想观念并不牢固。这些行为是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极不相称的,更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相背离的。因此,在我们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今天,必须下决心解决领导干部的这些思想观念问题,要变领导干部事事‘为民做主’为事事为民服务,变领导干部当官做老爷为领导干部当官做公仆,变领导干部‘决策千里之外’为领导干部深入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决策于实际之中。观念转变了,作风才能转变、制度政策才会公开透明,办事才能公正。
  第二是政斧行政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破除既得利益和个人私利。国家行政管理公开透明度不够不仅与管理体制、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有关,同样也与管理者的既得利益紧密联系。体制上的问题可以通过改革解决,观念上的问题,可以通过教育来提高,而最难解决的问题恐怕是既得利益的丢失。管理、执法的透明度不高,行使管理的人员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贪污’国家的政策,并从中谋取私利,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利划国有资产为部门所有,为小集团利益而侵占国家集体利益,这些现象实质上已在我们的权力部门时常出现并愈演愈烈。这种利益的纽带牢牢地捆住了当权者的手脚。要使国家机关的政策制度进一步公开透明,首先就必须使国家机关的领导者,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破除小集团既得利益的束缚,开阔胸怀,把权力用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用在党的事业上。其次就是领导者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抛弃个人家庭的私利,这样才能无所顾忌的把政策交给人民并甘心情愿地接受人民的监督。
  第三是行政管理的公开透明必须建立在严明的法律制度基础之上。公开透明的管理制度必须有严明的法律作保障,否则将难以形成。因为,政斧的管理者是由各式各样的人组合起来的,并非是‘清一色’的,是不吃五谷的布尔什维克,所以,仅靠教育让其放下利益是不行的,且是行不通的。必须严明法纪,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和违法必纠。只有严明法纪,对滥用职权违法乱纪者绳之以法,使其利益受到重损,从而警示违犯者不敢‘越雷池一步’。因此,当前最主要的是要建立健全严明的法律制度,用法律制度来规范管理者、制裁不法者。这样才能保障好的政策、法令的有效贯彻执行。
  第四是要建立严格的政绩考核制度。政绩考核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提高政斧的办事效率和全体公务人员的工作积极姓,做到奖勤罚懒,功过分明。现在的所谓考核,实际上有走过场的趋向,公开度不够、透明度不高、公正度不准,失信于民。我建议今后对政斧行政管理政绩的考核,既要考核政斧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务人员的工作‘实绩’,还要考核其施政成本,如果施政成本过高,则其政绩就会冲淡甚至于消失。考核的面要广泛,不能仅局限在单位内部。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实行科学的考核办法。
  第五是对政斧进行行政管理监督必须有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政斧行政管理制度的公开透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是人民当家作主的进一步落实。公开透明的目的,一是为了使全体公民更好地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党的方针政策在广大群众中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二是为了广泛的发扬明煮,由人民自己来依法管理国家的大事。三是为了让人民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办事行为,形成一个更加广泛有效的监督机制。因此,如果没有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公开透明制度就难以很好地实施,政斧的政策、法令在执行中仍可能大打折扣。所以要使政斧管理公开透明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就必须要向全体公民进行广泛地宣传教育,使其更进一步树立主人翁思想、增强明煮意识,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监督政斧行政管理的事务之中。除要加强组织监督外,还要广泛地发扬明煮,要建立群众评议政斧政绩制度,把群众对政斧工作政绩的认可度作为审议国家机关工作实效和工作人员晋升的重要依据。这样就可以进一步达到对权力的制约和有效监督。”
  萧宸说完,赵本之副书记顺手从茶几上拿了瓶水丢过他,笑道:“听你说得这么头头是道,想必这些话在你脑子里盘算了很久了吧?”
  萧宸呵呵一笑:“上次在党校学习的时候我就琢磨了,回来以后虽然比较忙,但我还是把‘透明政斧’的主要想法跟班子里的其他同志做了一些交流,四大班子对此基本上都是同意的,政斧方面已经出台了几个制度,现在正在观看成效,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表现还不错。”
  黄明盛副部长笑着问:“你刚才第五点,让我想起孔子的一句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的观点看来是正好相反啊。”
  萧宸笑道:“我倒没觉得相反了。”
  “哦?”黄明盛奇道:“怎么就没反呢?”
  萧宸喝了口水,说:“我一直以为,孔子这句话是被后人误解了的。”
  “误解?”
  萧宸点点头,说:“我们都知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以前的断句方法,其实现在学术界有一个观点,认为《论语.泰伯》中的这句话断句有误,应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断句不同,含义大相径庭。从语义、语法角度考量,两种断句都有其合理姓,都能自圆其说。在此情况下,我觉得不妨以孔子的一贯思想作为参照,采取与之相符的断句,应该更可靠些。按第一种断句,意思是‘民众可以让他们照着我们的指引走,不可以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则孔子颇有‘愚民’之嫌。但纵观《论语》,很难说这符合孔子的言行。一个明显的例证是《子路篇》的‘以不教民战,是为弃之’,即驱使没有受过训练的民众作战,那就是抛弃他们,反过来说便是要‘教民’。这实在是孔子的一贯主张,翻开《论语》,例子不胜枚举。同样出自《子路篇》的,还有孔子与冉有的对话,表述了孔子先‘富之’后‘教之’的观点。我们大可质疑这一排序,但必须承认孔子并不主张‘愚民’,即‘不可使知之’,而主张‘教民’。《为政篇》说得更清楚:‘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里无疑包含着‘教民’的思想,在孔子看来,仅仅用刑罚治民,而以仁德感化,是不行的,会造成民众的‘无耻’。所以,倘若以符合孔子整体思想作为参照,‘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更胜一筹。
  现在有些学者却认为,如此断句是硬用‘明煮’比附孔子。我不敢苟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并非现代观念上的明煮。孔子的‘教民’看重‘君子’的作用,《颜渊篇》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中的‘君子’一侧重指有位者、执政者,一侧重指品德高尚者,有德者,这里当作前者,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的意思差不多,强调有位者的表率作用。不过《论语》更时常在‘有德者’的意义上使用‘君子’一词,并着重强调他们的表率作用。我们也大可质疑孔子的这种‘偏爱’,但不能由此得出他主张‘愚民’。
  退一步讲,即便采用第一种断句,也不应看成孔子的一贯主张。我们应整体把握孔子的思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显然与其‘教民’的思想不符,推而广之,与儒家学说也不符。《大学》开宗明义地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亲民’就是‘新民’、‘使民新’,自是‘教民’而非‘愚民’。所以依我愚见,‘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甚至可以用佛学的‘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相对应,哪有‘愚民’的意思?何况,我们已无法了解孔子说这番话的背景,难以确解。因此,窃以为取‘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断句更为妥当。”
  黄明盛笑起来:“我没记错的话,萧宸同志你是学法学和经济学的吧,想不到对儒家思想甚至佛家思想都有了解……嗯,刚才这个观点,是不是也跟你认为政斧应该更透明有关呢?”
  萧宸笑着道:“重视教育,是我的一贯作风。民众的政治理解能力越高,我们透明起来,难度越低,因为我们现在经常认为不能透明的原因就是因为透明以后,我们的很多做法民众不能理解。这个情况有没有,有,当然有。所以我们才要‘不可使,知之’,只有民众的政治理解力提高了,才会更多的理解政斧,而政斧的透明,也才会变得有意义起来。”
  (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