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的炮灰男后[穿书]_259

  近一年来主动参军的青壮年,也比从前多了三倍。
  边防三支军队的将士们憋着一股子怒火,都化成战斗欲,这可谓是最为有利的作战状态。
  其次,天者,这一战避开了寒冬,大军开拔后天气会越来越宜人,钦天监也给出了肯定的占测结果。
  地者,细节得交战的时候才能知道,粗略上分析——大齐几年前就秘密谕降了三大外族屏藩,占尽形胜之地,只等围杀契丹敌军。
  “将者”就是指领军的将领。
  “法者”是对将领技术层面的考量,可以看作军队组织架构、信息流通、编制指挥的综合实力。
  这次带兵的将领是皇帝,这样的咖位当然有顶尖的将领辅佐,所以大家都默认他最后两项实力评分是满分。
  照这么一算,这场仗百分之两百会胜利。
  所以皇帝觉得,带孩子们出去打一场风险几乎为零的仗,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实践机会,有助于唤醒他陆家祖先传下来的“战神之魂”。
  所以,薛遥就算忽悠上天,也不可能劝阻皇帝带三只崽出战。
  能想到的唯一突破口,就是泊姨。
  泊姨当初受薛遥的指使,跟皇帝预言了蜀道天灾的详细时间地点和遇难人数,之后就取得了皇帝的信任,被调离汐妃身边,成为御用神婆。
  这些年来,她按照薛遥的提醒,一律以“天机不可泄露”搪塞皇帝的占卜要求,好不容易熬过了十年,薛遥又来给她派发新任务。
  薛遥让她告诉皇上:交战时最好不要打前阵,最好坐镇大后方,最好不要让太子和幼子伴驾出征。
  不能让泊姨说“打前阵必死”之类的话吓唬皇帝,这算是动摇军心的言论,搞不好要被砍头的,所以只能让她温和地建议皇帝“最好”如何。
  泊姨对汐妃忠心耿耿,听薛遥说这次出征有可能危及汐妃儿子的性命,毫不犹豫就答应配合忽悠皇帝。
  然而,出京前几日,薛遥迟迟等不到皇帝改主意。
  再去泊姨那里一打听,才得知皇帝对她的忠告毫不理会,还让她不要过问军事。
  这位皇帝真是十年如一日,不见棺材不落泪。
  最后一次挣扎失败,薛遥只能收拾行装,跟小胖崽一起上路。
  行军和普通出行不一样,步兵的速度非常慢,骑兵自然要迁就,所以除先锋队以外的人马,走得都很慢。
  皇子们全程坐在马背上,小胖崽被马颠得都没胃口了,奶都不想喝。
  薛遥同样是骑马跟随皇子,做梦都没想到行军要受这么大的罪。
  此前几次出京,不是坐马车就是乘船,还不觉得古代交通不便,这回行军不过一个白天,就颠得薛遥胃里翻江倒海,已经想抛弃亲崽,回京修养去了。
  晚上扎营休息,五皇子在帐篷里兴奋地看地图,拉着七皇子分析地形,演练交战时的种种状况。
  薛遥完全听不懂,但是对五皇子亢奋地态度有些紧张。
  无法想象五皇子上阵杀敌的模样,他只怕自家三只崽骄傲自满,被契丹人反杀,所以一直提醒五皇子不能轻敌、不能大意、穷寇莫追。
  五皇子却头头是道的给他分析“穷寇”的不同情况,意思是有些状况下,就该穷追猛打,杀他个片甲不留。
  薛遥从前引以为豪的口才,这时候完全派不上用场。
  因为他没研究过兵法。
  带兵打仗这种本事,除了天赋之外,对实践经验的要求,比纸上谈兵高出无数倍,光靠书本几乎毫无用处,他觉得自己这辈子不可能上阵带兵,不会有实战经验,所以也就没有钻研过理论。
  五皇子目前的状态,就有些纸上谈兵过于自满的傲气,薛遥觉得必须打压一下他的锐气,以免他跟着皇帝一起送死。
  “殿下,咱们的兵力虽然两倍于敌军,但自古就有骄兵必败的道理。”薛遥摆事实讲道理:“咱们从前还背诵过韩信的破赵之战,韩信只用了一万兵力,就打破赵军号称的二十万大军。
  交战之前,广武君给赵军主帅献策,主帅仗着自己兵多将广,不肯采纳,结果就被韩信的奇兵打败了,这样的失败就是因为主帅自负轻敌!”
  五皇子闻言咂摸了一会儿,问薛遥:“韩信的骑兵这么厉害?”
  一旁七皇子挺身而出,面无表情替自家文盲小伴读给五哥翻译:“他是说奇(ji)兵。”
  “哦……”五皇子反应过来薛遥念错读音,一个没忍住,噗嗤笑出来。
  老父亲薛遥长这么大,从来没在学术上遭受过崽子们的嘲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