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3章 中秋拜月
凡是大型文会,都有一些固定的流程,这数百万人齐聚于此的中秋文会,不可能一开始就让方运与张龙象文比。
中秋节的习俗极多,陆续融入文会之中。
岳阳楼中秋文会的开幕,便是由孔城的舞姬上演的“拜月舞”。
孔城的舞姬都是百里挑一,冠绝人族,当拜月舞开始后,众人都被吸引,认真地看着。
那些读书人还好,因为大都看过这种高水平的舞蹈,巴陵城的普通百姓很少有人能看到这种层次的舞蹈,看得如痴如醉。
远处的那些水妖也看得心神荡漾,有些水妖甚至忘乎所以,在水中轻轻舞动,响应舞姬。
方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面对高台,聆听音乐,观赏舞蹈。
刚看了一会儿,方运感到有什么东西靠近,扭头一看,就见半人高的大兔子笑嘻嘻走过来,并举起两只前爪向方运拱手作揖。
方运微微一笑,向李繁铭那里看了一眼,然后微笑道:“多年不见,你又胖了。”
大兔子笑嘻嘻用爪子拍了拍自己圆滚滚的肚子,走到方运身边趴下,然后看着桌子上的瓜果美食流口水,这甲席的食物,远好于丙席。
方运笑着拿了一块精制的月饼递给大兔子。
大兔子立刻唧唧叫了两声感谢,然后伸出两爪捧着月饼,三瓣嘴快速吃起来,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
看着大兔子,方运想起当年进入圣墟时的孔城中秋文会,想起在圣墟的经过,于是从吞海贝中拿出一颗拇指大小的红果子。这种果子名叫赤玉果,是血芒界独有,离神物还差一些,但却蕴含很多天地元气,人直接食用就能吸收,属于神物之下最高端的果实。
方运平时就拿这种果子招待大儒层次的友人,经常给奴奴吃,现在看到大兔子如此乖巧,便给了它一粒。
大兔子立刻放弃月饼,盯着赤玉果鼻子猛抽。
足足盯了三息,大兔子后退一步,看着方运认真地摇头。
“怎么,不要?”方运问。
大兔子用力点头,表示太贵重,自己不能要,但是,它嘴角两行清澈的口水暴露了它的真实想法。
一旁的人见到大兔子流出那么多口水,忍不住笑起来。
方运笑道:“多年不见,你也算是我和奴奴的小友,就送你一颗果子,吃了吧,我这里多的是。”
大兔子犹豫片刻,轻轻摇头,表示还是不能要。
方运脸一沉,道:“你不要我可扔了!”说完捏着赤玉果就要往外扔。
哪知大兔子急忙冲上前,舌头一卷把赤玉果卷走,一口咽进肚子里。
但随后大兔子呆在原地,双眼发直,用力咂嘴,可惜咂了半天,也没咂出滋味,轻轻叹了口气,后悔吃得太急。
周边的人大笑,没想到这兔子如此有趣。
方运知道再给的话大兔子不会要,便拿了一个果盘放在大兔子面前,大兔子立刻忘记刚才的事,开心地吃起来,一边吃,还一边看高台之上的舞姬跳舞,看到高兴处,还摆动两只大耳朵。
过了一会儿,方运突然对大兔子说:“这拜月舞中有见玉兔的部分,你可以上去围着她们转。”
大兔子一听,精神振奋,用力一点头,猛地窜上高台,然后绕着那些歌姬开始奔跑,还根据乐曲的节奏蹦跳。
远处的人不知道这是突然出现,还以为是早就准备好的,而且不显得突兀,反而让这段拜月舞更活泼,于是纷纷叫好。
只不过有些人看着好笑,这兔子跟撒欢的小狗一样。
远处的李繁铭本来正在喝酒,看到大兔子上台的一刹那差点喷出来,最后猜到跟方运有关,只能笑着摇头。
随着乐曲结束,舞蹈停下,大兔子也回到方运身边,继续享受美食。
开场的拜月舞由舞姬出演,第二支舞蹈则是男人出演的追月舞。
前半个时辰都是舞蹈,之后便是一些著名的文人上台,或当众以大笔作画,或弹奏瑶琴,为文会助兴。
一个时辰后,董文丛走向文台,开始进行文会中最常见的环节,现场作诗,竞争文会魁首。
许多年轻读书人卯足了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由于参与文会的人太多,于是董文丛决定各国出五人,而且必须是二十岁以下且进士文位之下的年轻人,一起登上高台,通过抓阄决定要写作的类型、韵脚或主题。
有人起哄让方运参与,但方运笑而不语。
不多时,各国加孔城各选出五人,一共有五十五个年轻人走上高台。
在董文丛宣布规矩的时候,距离方运数丈外的庆君道:“方虚圣,我很看好我们庆国的小诗君葛裕,他极可能是此次文会的前三。不如你也挑一个景国的年轻人,与葛裕一较高下,你我各出彩头,两人中胜者独得,如何?”
方运笑道:“我可不上当。去年我虽没在圣元大陆,但也知道这个小秀才一鸣惊人,小小年纪就达到书法二境,一举夺得少年秀才楷书组的书法冠军。对了,我还记得他用的正是柳体。”
庆君最得意去年四友文会的事情,听方运提起,大笑道:“不错,就是这个小书生。而且排在他后面的那人,是你们景国少年。”
方运轻轻点头,自从柳体与颜体出现后,景国读书人便精研这两种字体,结果冠军被同样写柳体的庆国人夺取,所以在景国引发了热议,许多人愤愤不平,发誓下一次四友文会一定要胜过庆国。
庆君微笑道:“那场少年秀才楷书文比,我也在场,说来也怪,其他各国少年书写的时候,我们庆国观众都静静看,唯独你们景国少年书写的时候,那些庆国百姓会发出嘘声。你说,这是为何?”
庆君虽然没有舌绽春雷,但由于两人相距较远,庆君的声音很大,不仅甲席的人能听到,连乙席的那些大学士也能听到。
在庆君说完话后,就见甲席乙席的所有人已经不去看高台,而是齐齐望着方运或庆君。
许多人意识到,庆君终于忍不住,开始发难。
现在是正式的中秋文会,而不是之前的洞庭宴,方运没有说“只谈风月”,没有立下规矩。
更何况,所有人都认定,张龙象随时可能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