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
只三姨太在饭厅。
所以杨佩珍才会这么嚣张。
三姨太听到两人争吵,却没作声。
要是有别人在,她早就喝止杨佩珍了,可既然身边没人,她便装作没听见。
其实她心里也不忿,都是杨家小姐,凭什么杨佩瑶事事都要拔个尖儿?
论起聪明伶俐端庄大方,杨佩珍比起杨佩瑶可是好多了。
这时,杨致重提着公文包下楼,见两人不上学反而因汽车吵闹,当即冷了脸,“以后上学都自己去,下雨不是下刀子,不用惦记家里汽车。”
杨佩瑶应声是,撑起伞跑出去赶电车。
她很习惯自己坐车上学。
前世汽车已经相当普及了,她家中也有车,但是从来没让爸爸送过,都是自己带着学生卡挤公交。
出大门时,看到韦副官。
韦副官忙道:“三小姐快上车。”
杨佩瑶笑着摇头,“我赶电车,刚才我爹说过不许坐家里汽车。”
韦副官道:“今天下雨,而且时间不早了……”
杨佩瑶怎会不清楚这点,仍是坚持道:“算了,最多迟到几分钟,可是爹知道您没听从他的指令,肯定又得罚您。”说罢朝他挥挥手,快步往延吉路走。
雨比吃饭时候小了许多,风仍是大,雨丝直往伞底下钻,根本遮不住。
雨天穿长裙不方便,杨佩瑶今天也穿了旗袍,细棉布的旗袍下摆刚到小腿肚子,被雨丝扑着,没多大工夫就洇湿一片,整个儿糊在腿上。
好容易走到电车站,7路车还没有来,而这时已经7点50了。
毫无疑问,就是她插上翅膀飞到学校也来不及。
杨佩瑶索性不再焦虑,安心地在站牌下等。
突然有辆汽车疾驰过来,车轮辗过路上水坑,激起一片水花。
杨佩瑶忙往后退两步。
汽车骤然停下,从副驾驶位下来个高大魁梧的男子。男子穿墨色长衫,声音仿佛淬过冰,冷且生硬,“几点了,还不上学?”
杨佩瑶把伞侧了侧,看清顾息澜如锅底般黑着的脸,忙解释道:“顾会长早,昨晚没睡好,起晚了。”
顾息澜扫一眼她淋湿的衣摆,和蓝色布料映衬下白净的小腿,眸光沉了沉,伸手拉开后车门,一副不容拒绝的模样,“上车。”
被他凌厉的气势吓着,杨佩瑶不敢推辞,收好伞,用力甩了甩水珠,上了车。
开车的是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子,剃着极短的板寸,诧异地看杨佩瑶一眼,很快又转回头。
顾息澜低声吩咐,“武陵高中。”
司机踩一脚油门,汽车“腾”地窜了出去。
杨佩瑶不防备,一个后仰靠在座位上。
路上有水容易打滑,不应该开这么快。
可眼下这情势,完全没有杨佩瑶开口的余地。
好在目前汽车少,因为下雨,路上行人也不多,并不怕撞到别人。
杨佩瑶定定神,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正前方顾息澜的后脑勺上。
适才下车淋了雨,发梢沾了少许雨丝,细细碎碎地发着亮,耳骨那粒红痣被雨水打湿,变得愈发鲜艳,诱惑着人想伸手去摸一下。
杨佩瑶忙收回目光,开口道:“顾会长,上次多谢您帮忙,我拜托顾静怡把衣裳钱还给您,不知您收到没有?”
听到脑后传来轻柔软糯的声音,顾息澜下意识地把手往袖袋里捏了捏。
里面装着条手绢。
本已经扔进垃圾桶了,可清晨起身,又忍不住捡回来,随身带着。
手绢用细棉布做成,柔软细腻,就像此刻她的声音。
可说出来的话听着却极不不顺耳。
他这还是头一次给人送衣裳,她为什么不能老老实实地收下?
难不成他顾息澜缺这十六块钱?
一边想着,面上已带了怒色。
杨佩瑶等了片刻不见回音,脸上有些讪讪的。
好在,汽车很快到达学校门口。
杨佩瑶拿好伞,客气地说:“多谢顾会长……多谢大哥。”
那声大哥是对开车的司机说得。
“等会,”顾息澜回过头,墨黑的眼眸冷冷地盯着她,“我说过,别在学校丢我的人。”
杨佩瑶不解其意。
开学不到一星期,除了入学考试国语有些差强人意之外,她表现都很好,上课能够仔细听讲,课后能够认真完成作业,跟班级同学相处和睦。
完全算得上是三好学生。
哪里给他丢人了?
顾息澜见她懵懂的模样,索性说了个清楚明白,“以后上学不许迟到、考试必须全优还有……不许跟男同学谈恋爱……”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没有了,明天仍然两更,上午9点和12点,么么哒
第22章 生气
杨佩瑶羞窘无比,只觉得脸颊像是被掌掴一般, 火辣辣的。
他这是什么意思?
先入为主, 觉得自己也会像国中那样因为恋爱什么也不顾?
她穿越过来刚好一个月,因为原身的这件事, 不止一次被人明嘲暗讽。
她已经受够了。
都说“打人不打脸, 骂人不揭短”, 他却当着陌生人的面这样说。
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
不过是借用他的名义上了学, 何至于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
本来一早被杨佩珍气着, 心里就窝着火,此时更是压抑不住。
杨佩瑶板起脸气呼呼地道:“顾会长, 你又不是我的谁, 凭什么这么说我?即便丢人也是丢的我的脸面, 牵连不到顾会长头上……大不了这学我不上了,我去念别的高中, 行了吧?”
开门, 下车,“嘭”一声将车门摔上。
走过两步才想起伞还没撑开,索性也不打了,一路冒着细雨往教室跑。
秦越刚把第二课课文题目写到黑板上, 还没开始讲内容,见杨佩瑶进来,有意停了下,等她拿出课本。
完全没有批评她的意思。
杨佩瑶心里惭愧,忙集中精力听课。
陆续又有两个男生迟到, 秦越也没有表现出不满。
这多少让她平衡了些。
等下课铃响,雨已经停了。
有校工抬着大桶进来给大家发姜汤。姜汤刚煮好,热乎乎地往外冒着水汽。
杨佩瑶正觉得身上发冷,怕感冒,毫不迟疑地喝了下去。
高敏君却捧着碗,可怜兮兮地说:“最讨厌姜汤了,又苦又辣,比中药还难喝。”
杨佩瑶劝道:“里面放了红糖,甜丝丝的不难喝,捏着鼻子一仰脖就咽下去了。要是生病可就不止喝苦药那么简单,光头疼就能难受死。”
“那你帮我喝一半,”高敏君给杨佩瑶倒了半碗,壮士断腕般把剩下一半喝了,脸上挤出抹笑,“还行,肚子里暖融融的挺舒服……咱们学校想得真周到,到底是名校,福利好。”
她们不知道的是,武陵高中其实并没有什么福利,这还是头一次给学生发姜汤。
中午吃饭时,食堂门口贴出来海报,各大社团面向高一新生招纳新成员。
其中雅声话剧社今年打算编排《罗密欧和朱丽叶》以及《窦娥冤》,想招收几位助演和龙套。
报名截止到周五下午放学前。
下周一开始安排面试。
纵然只是龙套,高敏君也激动得一下午没好好听课,刚下第二节 课就迫不及待地拉着杨佩瑶去报名。
各社团活动的地方都在学校礼堂二楼,除了雅声话剧社之外还有非墨文学社、清韵民乐团以及几个体育类社团。
雅声话剧社门口已经排起十几人的长队。
高敏君站在最后一个,小声游说杨佩瑶,“既然来了,不如你也报个名?咱们话剧社挺出名的,还在剧院演出过。”
杨佩瑶不感兴趣。
高敏君又道:“你不是学过古筝?要不你报名民乐团,要是选上了,以后咱俩一起来排练。”
杨佩瑶汗颜。
她对古筝根本一窍不通。
学乐器太费钱了,乐器本身就贵,动辄几千上万,再加上课时费,三五年学下来,得十万八万往里砸。
她家中不愁吃穿,但也只是普通的小市民家庭,父母供她学美术已经不容易了,哪里还供得起乐器?
想起房间里有架古筝,原身肯定会弹,没准儿还弹得不错,曾经在学校里展示过,否则高敏君跟原身关系不算亲密,怎么会知道她学过。
杨佩瑶很快给自己找了个借口,“之前的古筝老师回老家了,我好久不练,手早生了……现在还是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你也知道我的底子。不用功怎么能考上大学?”
高敏君赞同,“是得用功,不过也不能闷头读书,参加点儿社团活动有好处,能开阔眼界,学到书上没有的东西,还可以结识别的年级别的班的同学。”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