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面具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秦远方最终说道:“虽然有翻新的迹象,但它很很符合隋唐时期的铜铸造像,看来历史比你们估计的还要悠久啊。”
  隋唐时期铜铸造像,头扎莲花冠,脸庞发圆,腮发胖,高额髻,身着僧祗支,外披袈裟,宽衣下着百褶裙,垂于双足。座下有双层4足高床或单层4足,项或背光为较粗的尖楣形。
  金董听得双眼发光,问道:“秦先生,那你觉得大约能卖多少钱?”
  秦远方回道:“这些就得见仁见智。我记得在去年,有一只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估价6000万港币,是为一时的轰动。”
  “6000万港币!”
  大家听得震动不已。
  秦远方进一步解释道:“国内的佛像收藏是2000年以后启动的,直到2004年才开始体现出它的优势。当时香港佳士得秋拍一件大威德明王鎏金铜佛像以1798.375万港币落槌,2005年北京翰海秋拍中,一件明铜药师佛坐像以110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内地拍卖市场佛像成交最高价。2006年10月,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一尊15世纪初明代早期体形最大、手工最细致的铜像——明永乐释迦牟尼坐像更是以1.04亿港元的价格落槌,这些拍品的高价成交极大地带动了金铜收藏拍卖市场。”
  金董回忆了一下,拍掌道:“我想起来了,我曾接到一份报告,报告里建议我投资古鎏金铜佛像。因为根据市场调查,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器型独特、纹饰精美,国内收藏界多数人把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奉为瑰宝,而对明清时期的铜器却不甚重视。然而,西方学者却十分看重明清铜器,他们更把这段历史叫做‘中国铜器文化的文艺复兴’。除了名扬天下的宣德炉之外,明清时期铸造佛像的技艺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成为当今古代佛像投资市场的主体。”
  “多谢指点。”
  秦远方还不知道金董说的这份资料呢,更不知道明清时期的古鎏金铜佛像是国际市场的投资热点,可谓是学到了。
  金董问道:“那不知道秦先生打算怎么计算呢?”
  秦远方回道:“根据市场氛围,此佛如果拿去拍卖的话,估计能达到800万至于1200万的高价,如果拿去国际拍卖的话肯定会更高。所以我愿意出价1000万向金董收购,希望金董成全。”
  “1000万!”
  金董倒吸了一口凉气。
  秦远方还以为金董不满意,说道:“如果金董觉得不好的话,我们可以再商量,甚至请专业人士计较。”
  “2不了,足够高了。”
  金董连忙拒绝。
  要知道金董请来这尊鎏金铜佛像也就是花了136万而已。当初那个寺庙要翻新,缺少钱财,所以向社会诸多信徒募集。恰好金董想要请一尊佛,所以通过寺庙某人的内部关系,捐赠了136万将此佛请了过来。不想现在居然翻了7倍出来,这样的赚钱法实在夸张。
  而且他怕如果别人把这笔不是很干净金钱买卖的泄露给秦远方,到时候惹秦远方反感就不好了。还有的,如果专家过来鉴定,绝对不值1000万,那也是他的亏损啊。
  “那就好。”
  秦远方计较了一下,让金董挑选他的翡翠。只要价格合适,彼此不吃亏就没问题。
  而金董早就有目标了,挑选了一块品质上乘的芙蓉冰种和一块颜色相当出色的满绿翡翠出来,买卖迅速敲定。
  皆大欢喜。
  今天的事情也算是圆满结束了。
  “远方,快出来!”
  林立在外边呐喊开来。
  “咦,今天是什么日子,这么热闹的?”
  秦远方走出来,就看到庄园里热闹的场面,稍微有点疑惑,呢喃道:“怎么玩起像古代部落的仪式了。”
  秦远方看到一群人似乎在玩跳大神,一时间脑袋转不过来。
  严天华连忙拉住秦远方,小声提醒道:“今天是庄园主人的家族节日,我们只需要看,比过去干扰就是。”
  “不对啊,这似乎是巫傩!”
  秦远方仔细一看,看出一点奥妙了。
  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远古先民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繁衍后代,生存的欲望需要宗教(自然宗教)观念的帮助来超越自我,龙的传人以伟大的浪漫主义心性创造了灿烂的巫傩文化。“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即使在现代,仍以传统文化的形态存留于民间。
  对于可以上溯到殷商的巫傩活动,秦远方一直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现在难得有机会,自然要细心品味。
  虽然巫傩现象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然而它所负载的人文的、历史的、艺术的信息,却是难以取代的珍贵资料。秦远方有幸阅读到,否则还不知道这个流传千古的民间活动呢。
  只不过之后的燃香、歌舞、火焰、彩灯、阵图、路线等等繁琐的仪式下来,让秦远方有点腻味。有趣的是,林立他们居然被邀请进去一同舞蹈,3共同祈福,场面倒也乐融融。
  最后,主人家还送了秦远方他们礼物。
  “这是?”
  秦远方看到这个神秘的盒子,稍微有点疑惑。
  严天华回道:“这是人家送你的礼物,你可别拒绝了。”
  “面具!”
  秦远方打开一看,赫然发现里边是一只面具。而且看其特色,似乎还是罕见的西藏面具。
  古老的傩文化,衍生出了独特的西藏面具艺术。各式各样的面具展示着丰富的西藏表情,展现着藏文化中十分别致的一片天地。
  面具,藏语中称“巴”,主要用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它与人们日常生活、劳动、娱乐有着直接的关系,遍及西藏各地。通到了清代,藏戏广泛普及到民间,其剧目、流派更加丰富多彩。
  秦远方倒不是对面具有意见,而是觉得突兀而已。
  严天华说道:“人家的盛情,你何必拒绝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