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第一次的赶脚!

  1990年7月。
  千军万马过高考这座独木桥的时刻又来临了。
  第一场考试科目是语文。
  想到那个高考题目,李均自信一笑。
  考前二十分钟,李均抵达战场。
  高考的第一道零声在二十分钟后响起。
  一个中年男老师宣读了考场纪律,一个监考老师挨张桌子低检查考生的准考证。
  看看准考证上的黑白照片,然后看看考生的脸,这年代还是黑白色彩的照片。
  接着一个流动监考老师在教室里走了一圈之后离开。
  接着是又是一道铃声响起。
  监考老师开始拆装着试卷的牛皮纸档案袋。
  然后开始分发答题卷。
  “同学们主意了,五分钟之后铃声响起填写姓名和考试号,现在大家看看自己的试卷,有没有印刷的问题?有问题举手。”
  五分钟后。
  铃声响起。
  “同学们在指定区域填写自己的考生姓名和考号。”
  从监考老师开始宣读考场纪律,检查准考证,分发答题卷、试卷,再核对答题卷的填图情况,一切有条不紊,按部就班。
  填好自己考生号和姓名之后,映入李均眼帘的是第一卷的选择题,一共四十分。
  第一题是考察字音,字形,词义都正确的一题。
  李均每一项只要有一个错的就直接排除。
  很快就发现前三项都有错误,直接选择D了。
  接下选择题考到了辨识成语,文言文,语法结构修饰词语之类的。
  这些题目,作为后世是老师的李均,自然不是问题了,这国文要是有问题,还当老师?
  这些考题现在不少高中学子感觉很难,但是他们是没有经历过后世那种习题集的,这些问题在后世是被做烂了,但是现在不少人感觉好多题目是第一次见到,然后心理就有阴影了,这考题没见过,慌得一比。
  第一卷选择题后,是考的文言文《念奴娇》。
  ……
  李均一路做下来,是畅通无阻。
  接着到了作文。
  还是记忆里的那个作为。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姑娘跑过来对目前说:“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
  “妈妈。这里是坏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不一会儿,另一个姑娘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
  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了沉思。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请你以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联系……
  “豁,果然还是那个题目!”
  李均早已经把这篇作文成竹在胸了。
  直接就是洋洋洒洒地写着。
  生活,就像一朵玫瑰,那样的美丽,可也有坚硬的刺,叫你一不小心受到伤害,付出痛楚的泪。
  生活究竟是天使,还是恶魔,不同人有不同的体悟。
  一个小姑娘因为玫瑰花下面有刺就说玫瑰园是个坏地方,我们会觉得他太天真,太幼稚,毕竟,玫瑰花有着那么沁人心脾的芬芳,有着那么优雅迷人的姿态!
  它的优点不容抹杀,可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往往只看到事物外坏的地方,却忽视了它的好的方面。
  比如看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就满腹牢骚。
  “社会主义就是穷啊,什么时候能赶上人家?”
  显然,他们只看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落后的社会生产里,却没有看到华夏成立以来,我们走过的光辉灿烂的四十年,我们用算盘造出了原子弹,让西方帝国主义不能再随便欺负咱们……
  我们的社会生产力比之前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很多年轻人看不到,这是他们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点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结果。
  当然,我们强调要看到事物光明的一面,并不是要人们对黑暗面视而不见。
  我们要勇于面对黑暗,正视黑暗,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去分析它。这样,事物黑暗的侧面就会成为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巨大力量。
  太阳也有黑子,学会正视黑暗,正视一切,才能能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满怀信心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洪流中去!
  ……
  洋洋洒洒地,李均表达了对昔日大学生闹事是受西方资本主义伪民主,伪和平演变的煽动,表明自己献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决心,完全地迎合出题人的心思。
  李均写得都没有停顿。
  这种作弊的感觉,李均还是第一次的赶脚……
  好像很刺激的感觉。
  运气好的话,这次不得那它个满分作文啊。
  因为他完全是体现了社会主义觉悟,表明自己爱国,不受西方资本主义糖衣炮弹诱惑,把色彩可写得很浓。
  这货完全就是研究透了出题人的意图。
  这年代这特殊关口,就是需要他这样觉悟高的。
  高举大旗!
  能不给高分么。
  李均把作文写完,用了不到半个小时,不过做完之后,他没有提前交卷,而是从头把卷子又做了一遍,用铅笔把选择题答案记在自己的透明手袋上,方便后面高考后的估分。
  做好一切后,还有时间,李均坐在考场里静静养神,直到交卷铃声响起。
  语文考试后,大部分学生心情不错,语文这个科目的特点就是这样,大部分人都容易感觉还行,但是真的要考出高分却很难。
  高考前不少老师强调,高考过程过程中决不允许像平时的考试那样在考完一科后找几个同学对答案,因为这样很可能造成心理上的问题,哪一科多错了几个,心理一崩溃,后面的科目就都无法正常发挥了。
  所以考完后,大家都很默契地不说高考之中的话题,只说题外话。
  下午李均又一脸平静地坐在考场等待着数学试卷。
  三天后。
  高考结束。
  李均没遇到一个像样的拦路虎题目。
  李均觉得自己拿高分完全没有悬念了。
  他一脸轻松地回到家。
  父母那殷切的眼神,这时候问也不是不是,不问也不是。
  不过李爸还是问了:“儿子,你感觉靠得咋样?”
  他一副比自己去高考还紧张的模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