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一十一章 茶余饭后的谈资

  今天晚上的明州非常热闹,热闹到了一种过年的盛景,茶楼酒肆,大街小巷,百姓们,丫鬟小斯们,将今日发生的一切,走街串巷传了出去,众人一时间引为奇谈。
  经过下午的安排,通过考核的人,在静荷与叶将军的商讨下,一一给他们安排官职,传说中的一日之间,升官发财并不是虚妄。
  亲朋好友,送礼的,道贺的,一起到茶楼吃酒的,人们奔走相告,恭贺声接连几个巷子都能听到,一日之间,如此之多的人升迁,如此之多的人一日之间从一个平民到吃皇粮的朝臣,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应试者怎能不欢呼雀跃,兴奋异常。
  天将晚,太阳的余晖还映照这一方天空,茶楼里,最是热闹的地方,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在这唱着小曲的茶楼里,喝口茶,放松一天的精神,同时,将自己所听到的宫中的一切,迫不及待的讲给朋友听,哪怕朋友也听过,但是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的观点,也是一番美事。
  就在众人谈论的热火朝天的时候,一行七八人风尘仆仆的走进茶楼,为首一人乃是年轻人,身后跟着七个年龄最小都是40岁往上的中年人,最老的胡子灰白,看上去有七八十岁的样子。
  这群人进入茶楼之后,找一个僻静的位置坐下,叫了一壶茶,几盘小菜,几个点心,众人听着戏台子上的小区,看着茶楼人山人海的景象,不由心中也是一阵纳闷。
  “不是说明州凋零吗,怎么这么热闹,不愧是奉……明珠城!”一个老者,混着的目光环视一圈,抿了口茶,发出一声感叹。
  “是啊,老大人,一路行来,到处荒凉,怎么来到明珠城,就连个吃饭的地方都找不到,客满为患,是不是消息有误啊!”一个略显年轻的中年男子顺了顺嘴唇上的一缕胡子,满脸疑惑。
  这怎么都不像是消息中说的,明珠荒凉,无人管理,萧瑟落寞的样子啊。
  “莫非是皇后娘娘的功劳?”那为首的年轻人,四处看了看,说了一句,随即认真听众人的谈话。
  “你们不知道,我一个表弟,就是今天考试的应考者,他坚持到了最后,可惜有几道题回答的不好,没有被选中,太可惜了!”他们邻桌上的一个中年男子,很是遗憾的说。
  “我可听说这次应考,皇上出的题都是很古怪的,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完全答对!”他对面长相精明的男子,混不在意的摇摇头。
  “都有什么题?”旁边的人听到他们议论,都好奇的看着那精明男子。
  “你们没有去看宫中出的名堂低报吗,所有的题目都公示出来了!”精明男子见众人目光都看了过来,颇有种自傲的感觉,挺胸抬头,居高临下的问道。
  众人摇头。
  “这位小哥您快说吧,我们这些汉子认不得多少字!就算去看,也看不明白!”偏远一个老头子,穿的光鲜亮丽,看着像是一个掌柜。
  “是啊是啊,小哥你就说说吧!”众人听到,纷纷恭维起来。
  那小哥很是畅快的一茶当酒,仰起脖子一饮而尽,开始煞有介事,添油加醋的讲了起来,身旁的人越来越安静,所有人都转向这小伙子,就连那唱小曲的小姑娘也停了下来,俏生生的站在舞台上,听着这精明男子的讲述。
  刚来那一桌八个人也边吃边竖着耳朵听。
  当听到农夫因孝杀一题的时候,也是微微一愣,随即纷纷陷入沉思,当他们听到那人讲述最有名的一个人,竟然用命数来概括的时候,也不由失声轻笑。
  可是当他们听到陈霖那六条更改方案的时候,也不由纷纷捋着胡须,频频点头。
  百姓听到这六条之后,纷纷拍手,顿时记住了陈霖这个名字,百姓们心中热乎啊,这一题,在他们听来,只能感叹天道不公,好人不好活,而陈霖却是实实在在爱民如子,为他们百姓着想,每一个条陈,都是为百姓想办法,这样的好官,是他们最期待的。
  “农夫杀人,这只是其中最简单的一题,这第二题,是女子卖笑!”那精明男子抿了口茶,意犹未尽,眉飞色舞的说道。
  “女子卖笑?”众人疑惑,纷纷看向精明男子。
  其中一瘦小驼背男子,邪邪一笑,看向精明男子道:“女子卖笑难道说的是楚馆的姑娘?嘿嘿,皇帝也了解楚馆姑娘啊!”说着,那驼背男子嘎嘎笑了起来,笑容很是银邪。
  精明男子见他插嘴,瞪了他一眼,在场众人听到那驼背男子的话,也不由怒目而视,虽然他们也想到楚馆姑娘那方面,可是皇上是他们这些人可以随意议论的吗,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于是众人纷纷阻止驼背男子再说下去。
  “不能议论皇帝,会掉脑袋的!”一个拄着拐杖的老者,须发皆白,露着大脑门,脑门上盯着有些秃地几根发丝,在头顶挽了个小髻,他整个人看起来,却很是精神矍铄,说话声音严肃,甚有威严,一看就是个懂规矩的。
  “嘿嘿!”那驼背男子笑了笑,不语。
  “你不知道就别乱猜,这可是考试,哪里会说楚馆那些姑娘,这是正事!”目光瞪着驼背男子,精明男子似乎对皇帝很是维护,见驼背男子讪讪笑着,拱手道歉,这才算是放过了他,旁边坐着的同伴,笑着为精明男子添上茶,男子点手谢过,端起来饮了,这才继续回归正题,徐徐说了起来。
  “这女子卖笑,说的可不是楚馆的姑娘,而是一个感人的事,话说这个故事发生在战乱时期,朝廷大肆征兵,各国向战,民不聊生,几乎所有的壮小伙都被征兵走了,其中有一家,壮小伙成婚没几天,正与贤妻伉俪情深,情意正浓之时,壮年被征兵入伍,临走前将一双年迈父母托付给妻子,拜别父母,洒泪离开,离开之后,家中妻子服侍年迈公婆,尽心尽力,可是一家三口人,没有一个出去挣钱的,家里的积蓄很快就花完了,眼瞧着一年过去,靠着乡亲们的接济活着,年轻女子见丈夫还没有回来的迹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