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车立国回防
其次,韩国不是像传闻那样有着接近六品国的军事实力而是真的有这样的能力。
他旗下有多支兵种,其中包括了这一次支援车立国的铁车兵,素以剽勇著称的钢枪骑和韩国最强大的国兵炮弩手等等各式的兵种。
而这其中,东方朔特意的就炮弩手的问题和陈政说了差不多有一刻钟的时间。
所谓的炮弩,即利用两束张紧的马鬃、皮绳或动物肌腱产生的扭力作为动力,驱动弩臂带动弓弦抛射弹丸或箭矢。
炮弩带有坚固的支架,主梁置于支架之上,其前端两侧装有两具扭力弹簧组,每个弹簧组带动一只弩臂,弩臂末端连接弓弦,弓弦正中是容纳投射物的编制网袋。
炮弩具有强大的威力,性能良好的弩炮能够将一块石球发射到百米开外的位置。
可想而知利用惯性和重力加速度所能带来的冲量到底有多强。东方朔说的时候,陈政也是估量了一下铁甲军的防御力能不能抗的住着所谓的炮弩的一击,可是很明显这就是在五五之间,陈政叹息了一声,虽然他也很头疼,但是没办
法,他必须要去迎战。
因为这一战注定了是南周所必须要经历的。
除了聊到了韩国的守备力量,东方朔还讲解了一些韩国人的风土人情。
因为韩国处在南蛮和中央大陆的交界,所以这里的人种是比较混杂的,相对的来说人种多了矛盾也就大了,或许在这里倒是陈政的一个突破口。可是提起韩国的君主,东方朔也是很佩服,甚至如果不是陈政突然冒了出来他也是有考虑过去韩国,之所以他会犹豫那么就没去韩国也是因为韩国的水太深了,东方朔进
去了也不一定能够明哲保身。
所以犹豫之下才有了和南周联合攻打南越的机会。听完了东方朔全部的话,陈政大抵上对韩国哟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虽然这对战局而言影响不是很明显,但是提前的知晓了敌人的虚实也是让陈政在这一场战斗中有着更加
主动的机会。
在陈政还在马不停蹄的发兵韩国的时候,韩信已经在这段时间迅速的拿下了百利城旁边的百岭山和无牙城。
现在南周的军队有了这三座门牙加上一个百岭关基本上是在车立国站稳了脚步,就算这个时候,车立国的大军从南越城的附近退兵了,韩信也不担心粮草和据点的问题。之前韩信远征车立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怕敌军和自己慢慢的消耗,这样时间越久就会对南周越发的不利,可是现在,拿下了这三座城之后,韩信对这方面基本上是免除了担
忧。
可是这个问题没了,接着让韩信头疼的问题又出现了。“报,启禀韩大将军,我们的探子在城边发现有大量的车立国援军出没。”听到探子的话,韩信也知道这是车立国的大军全部都回国了,看来他们搞突袭的日子也就到此为
止了。
“还好,这个时间才回防,对我们而言其实也没有多大影响,只是不知道韩国之后还会不会继续的派遣援军过来。”韩信和吴起小声的议论着,其实就和韩信所想的一样。
吴起也认为现在摆在他们面前最大的问题根本就不是车立国的将士而是韩国到底派来了多少援军。
到目前为止,南周军还没有和韩国正式交手过,哪怕是之前的交战当中韩国的将士也没有出现,都是车立国的人马在和韩信他们开战。
所以就是给了他们精良的装备依旧发挥不出来全部的实力。
可是之后的战役,必不可少的韩信要和韩国的军队展开厮杀。
这也是这几天韩信和吴起一直商讨的问题,虽然韩信没有和韩国交手的经历,但是他和燕国交战过,也吃了不少的亏,所以还没开战,韩信就开始考虑起了这个问题。
并且到目前为止他看到的都是只有铁车兵这一种兵种,他也没办法判断出到底在之后车立国这边还有多少底牌没有拿出来。“韩大哥,要不我们现在趁机突袭一下他们的援军。”吴起想的问题,其实韩信也不是没有动过心,可是现在还不能轻举妄动,如果韩信这时候动手了,保不齐在车立国这
边是有埋伏。“暂时先不要轻举妄动,等到之后再出手。对了,君上那边有没有什么情报?”韩信还是保守了一下,过去的经验告诉他越是这个时候就越要谨慎一点,虽然接连的胜利已
经让南周军的士气达到了鼎峰。
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就是南周军最需要冷静的时候。
因为一旦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南周军全军覆没。
这在过去韩信更是亲身体验了两次,好在吴起虽然年轻气盛,但是对于韩信的话还是挺受用的,这在日后韩信今天的举措也是救了他一命。
其实说起行军作战,一是靠天赋,其次靠的还是常年的作战经验。
就像周牧如果今天在这里就一定会和韩信一样按兵不动,因为摸不清对手的虚实之前,最好还是保持冷静。
哪怕谨慎些会错过一定的时机,但是也总要比全军覆没来的好。
“大哥你不说我都忘了,我今天收到消息,君上已经发兵韩国了。”吴起老老实实的回答韩信。
“什么!君上已经发兵了看来我们这边要加快速度了。”韩信想的是尽快结束在车立国的战斗这样他也好去支援陈政。
“吴起你让人去打探一下,这批车立国的援军当中有没有韩国的人,还有除了铁车兵以外还有什么兵种?”打定好主意,韩信就吩咐吴起去打探情况。
虽然他想速战速决,但是该有的谨慎还是需要保持的。
尤其是在面对韩国这样的对手,韩信总是觉得攻下车立国的难度不是那么简单的。
吴起也没墨迹,在韩信吩咐完之后就立刻让探子去经手这件事情。一旦探子探清了韩国的虚实,韩信就会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