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八十五章 课文让家长们看得津津有味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的成名诗作,写这首诗时,白居易才十六岁。
  而说到这首诗,就不得不说顾况与白居易之间的一个故事。
  贞元三年,年轻的白居易初到京城,拿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访,当时已是大诗人的顾况,诗作的第一篇便是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
  顾况在看白居易的诗之前,先是看到了白居易的名字,便打趣道:“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意思是说,京城的米价太贵,想要在这里住下,可不容易。
  而后开始看白居易的诗,第一篇便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看到这首诗,顾况又连连感叹,说,“道得个语,居即易亦。”
  意思是说,能写出如此的诗句,在这里住下,又有什么难的呢?
  白居易因此名声大振,开启了一代伟大诗人的绚丽篇章。
  而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也成为了传之千古的绝唱。
  现在,李凡把这首诗的前四句带到了这个世界,相信这首小诗也能够成为这个世界的千古绝唱。
  无数的家长们看到李凡的这第三首小诗,自然又一番赞叹连连。
  这首诗在用词用字上,同样十分的浅显易懂,任谁都看得懂,简单但又绝不平凡。
  野草是一种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生生不息,一句“一岁一枯荣”,简简单单几个字韵味生动的,便展现出了野草春荣秋枯的生命循坏。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便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
  这里却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
  而之所以要如此强调毁灭的力量,以及毁灭的痛苦,是为后面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进行铺垫。
  烈火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然而就算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笑面火的凌虐。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可谓绝唱。
  所有的家长们无不摇头晃脑,吟诵出声,越读越是觉得韵味无穷,还有一种哲理蕴含其中。
  这种简单而又韵味无穷,还蕴含着某种哲理的诗,让孩子们学习和掌握,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
  无数的家长们感慨连连。
  “又是一首适合孩子们学习的,极好的诗!如果我小的时候能读到这样的诗,说不定便会激发我对诗词产生强烈的兴趣。现在,我或许已经是一名有名的大诗人了。”
  “你还别说,还真是有这种可能的,这样的诗如果能够早出现十几、二十年,现在或许会多出不少的大诗人。我们小的时候也学习诗,但那些诗实在是难以让小小的我们,对诗词产生多大的兴趣。”
  “小时候学过的诗,我倒是还记得,和李凡先生的这几首诗比起来,差距实在是太大太大了。我们小时候就学习那样的诗,现在想起来还真是可怜。”
  “所以说,现在的适龄孩子们,以及以后的孩子们,都是极为幸福的。”
  “……”
  ……
  家长们在感慨,韩忠、白易、柳元三位大诗人也同样在感慨。对于李凡的诗才,他们实在是不知道该怎样评价了。
  对于李凡来说,写出一首好诗,似乎就像是喝水走路一样简单,这要怎么评价?应该说点什么?
  ……
  李凡这一次一共写了七首古诗,除了前面三首之外,还有第四首《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第五首《画鸡》。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生平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第六首《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第七首《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七首诗,每一首都简单而韵味十足,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适合他们学习的最好的诗,即便是对于成人们来说,也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以韩忠、白易、柳元为首的诗人,以及所有的诗词爱好者,无数的家长们,全都兴奋不已。
  能将诗写得如此的简单易懂,又如此的不凡,天下只有李凡一人。
  在七首诗过后,便是李凡专门创作的数篇课文,家长们对此同样极为关注。
  第一篇题目为《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来到了小河边,
  小溪欢快的流着。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来到了田野上,
  草儿绿了,花儿开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来到了小鸟的家,
  鸟儿唱着动听的歌。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来到了校园里,
  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然后是第二篇《秋天》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
  一片片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一群大雁往南飞,
  一会儿排成个‘人’字。
  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再然后是第三篇《雪地里的小画家》。
  “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副画。
  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啦!”
  家长们越看越是欣喜,这些课文非常的简单,但却并不显得幼稚,他们看得津津有味,尤其是第三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更是让人眼前大亮。
  这篇课文非常的生动有趣,而且,能够让孩子们积极的思考许多的问题。
  一群小画家在雪地里画面,它们是怎么画面的?
  为什么不用颜料,也不用笔,只需要走几步就完成了一副画?
  小鸡为什么画竹叶?小狗为什么画梅花?小鸭为什么画枫叶?小马又为什么画月牙?
  小鸡除了画竹叶之外,是否还可以画其它的东西?
  其它的小动物都在作画,青蛙却为什么在洞里睡着了?
  等等非常多的问题,都可以让孩子们积极的思考,且孩子们一定会非常有兴趣去思考。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