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一 消息

  二百零一消息
  丸子汤是谢宁一直喝惯的口味,膳房的人使出浑身解数来揣摩贵妃娘娘的喜好,区区一道汤当然不在话下。
  皇上喝了一口,汤里有胡椒,喝下去确实一股暖烘粉的感觉直滑下腹。汤里的素丸子其实是汤盛出来时才放进去的,放的早了,丸子就会被汤汁浸透泡烂了,口感不好。
  玉瑶公主喝了一口就不肯喝了,她不喜欢味重的食物。大皇子喝了一口脸就红了,眼眶里水汪汪的,看样子也被胡椒呛得不轻。
  谢宁吃了一惊,有些好笑又些担心的说:“你吃不吃不惯就别吃了,莲子羹也不错,喝那个吧。”
  “没有没有。”大皇子脸红红的说:“就是刚才那一口喝的太急了。”
  汤很烫,里头又有胡椒,可是以他的教养又做不出把嘴里的汤再吐出来的事,硬咽下去结果就成了这样。
  但是这种酸酸烫烫的感觉还不错,大皇子第二口喝的少了一些,果然比刚才好受得多,他还把汤里的两颗丸子挑出来吃了。吃完这半碗丸子汤,他觉得鼻尖上都微微出汗了。
  谢宁怕他吃不惯,又怕他吃了这些身子不舒坦。可是大皇子自己却说:“出了些汗,感觉身上还要轻松一点。”
  挺舒服的。
  用过晚膳,皇上照例又去了小书房。临近年关,皇上的事情还是一样的多。
  从前皇上习惯一个人待在长宁殿,后来……这一年里很多时候都待在永安宫里。在这儿待惯了,长宁殿显得太过空旷安静了,明明殿内殿外那么多人伺候,却听不到任何声响,就象只有他一个人存在一样。
  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却在现在发现,自己其实并不喜欢一个人独处。
  谢宁来送过一次甜梨汤,汤汁美味清甜。隔着庭院,皇上还听见二皇子哭闹了两声,不知道又在闹什么脾气。
  皇上把折子合了起来,站起身出了小书房。
  外头雪还在下,他穿过落雪的庭院,路旁的石灯中有着小小的拳头大小的光亮透出来。
  皇上站在二皇子的窗外头,隔着窗子听见谢宁也在里头。
  这小子刚才哭闹八成又是在撒娇。他特别喜欢黏着谢宁,尤其是晚上昨睡之前,总想让谢宁多陪着他一会儿。
  谢宁拿着一本《劝学记》给他念上面的小故事。也许是为了快些把孩子哄睡,她的声音比平时软,明明是在大雪纷飞的冬夜里,听起来却象温柔的春风一样,那样轻而软的拂过面颊。
  二皇子虽然黏人,但是他的好处就是睡的很快,一小篇故事读完,他就睡着了。谢宁站起身来替他将被子掖了一下,又叮嘱了乳母一声好生照看,这才从屋里出来。
  门帷被掀起来一角,谢宁拢着大氅从屋里出来,看见皇上就这么安安静静的站在窗子边,谢宁着实有几分意外。
  “皇上怎么站在这儿?”
  皇上朝她伸出手,谢宁顺从的将自己的手放在皇上的掌心中。
  她特别喜欢皇上的手。
  温暖,修长,干燥。每次这样握着他的手,谢宁都不舍得松开。
  “听见二皇子的声音了,所以过来看看,正好起来走动走动。这不还是你常嘱咐朕的话吗?”
  “臣妾也是……”谢宁小声说:“以前常听说有人总是低着头看书写字,结果折腾的一身都是毛病。皇上虽然还年轻,可也不能仗着年轻就任意糟蹋身体。”
  “朕知道,连白洪齐都听你的,时不时的就要提醒朕一声。朕有时候就出来绕着游廊走个两圈,或是打一趟拳出点汗再进去。”
  他们走的都很慢,手握在一起,人也依偎在一处,一点一点的朝前挪步。有雪片被风卷着朝身上扑,沾在风帽上,肩膀上,谢宁觉得眼前一花,接着鼻尖一凉,一片雪花正落在鼻子上头。不过等她伸手去摸的时候,指尖触到的只有一点水迹。
  皇上微笑着,伸出手来替她蹭了一下。
  半夜时分谢宁醒了一回,她觉得炕烧的有些热,青荷斟了两杯温水,服侍皇上和谢宁喝了。
  “外头雪还在下吗?”
  “还下着得紧呢。”
  第二天一早起来雪倒是停了,地下积了厚厚一层。皇上有大朝会,早早就走了。谢宁晚上睡的迟,夜里又醒了一回,加上天还阴着,醒的就比平时晚。
  这雪只停了半天,到了后半晌又零零星星的开始下。等天终于放晴,天也更冷了起来,外头干活儿的小太监们冻的脸通红,不停的直跺脚。谢宁让人多备了姜汤和炭,这两样东西都不算贵,但是特别实用。
  这个冬天似乎特别的冷。
  胡荣快步走到廊下,跺了跺脚上沾的碎冰和泥,两手在一块儿用力搓了几下,又放在已经冻麻的脸上用力搓了搓,这才觉得已经僵了半天的脸慢慢他的回复了知觉。
  他摸了摸袖子里的小包,嘴角噙着一丝笑,往后头去寻青梅。青荷和青梅住一间屋子。但是两个人白天都要在主子跟前服侍,屋子里总是空着的。胡荣到茶房门口探头了看了一眼,青梅并不在屋里,倒是青荷在里头,正在摆果盘。
  他只是一伸头,青荷已经看见他了,问了一声:“你装神弄鬼的干什么?进来。”
  胡荣嘻嘻笑着迈进门:“青荷姐姐,忙着哪?”
  “多新鲜哪,我不忙难不成是在这儿偷懒?你在门口看什么呢?”
  “没看什么,就是我手上可能要起冻疮,想找两块药姜。”
  “药姜怎么来这里找?”其实青荷心里明白他是来做什么的。
  果然胡荣看起来很随意的问:“青梅这会儿在主子那儿伺候呢?”
  “她在方尚宫屋里,方尚宫这两天腰疼,腿也酸疼,行动不大方便。”
  胡荣得了消息就想走,青荷把他叫住了:“嗳,你且等等,我还有事问你呢。”
  “什么?”胡荣听青荷语气郑重,觉得可能是什么要紧事,迈出去的一条腿又收了回来,还拉过一张凳子来坐下,预备跟青荷细说。
  “也不是什么要紧事,就是想寻你打听打听。上回宫里放人是什么时候?放的都是什么人?”
  胡荣怔了下:“青荷姐怎么打听这个?正经的放人是太后去的那一年,放了一大批,大概有六、七百呢,尚宫大概是六十多人,其他都是宫女。”太监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那宫女都是多大年岁呢?”
  胡荣反问:“难不成姐姐你也想出宫?”
  这在胡荣想来不大可能啊。
  “总听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虽然说我们现在不能出宫,可是总有出去的一天吧?我听说出宫的年纪有二十八的,也有二十五的,可还听说有三十五的,不知道是以哪个为准。”
  “都有,其实主要看主子的意思。二十五的也有,不过姐姐你也还有个三四年才到呢吧?”
  有很多人想出去,可同样还有很多人不想出去。有家、有亲人在外头的,出去了也不怕没有着落,有地方可去,日子也有保障。但也有的人孓然一身,甚至入宫前的事情都不记得,父母亲人都没有。这样的人反而不想出宫去,情愿在宫里终老。出去了未必就比在宫里好,说不定际遇更加悲惨。
  “是啊,青梅比多小不到一岁,这么说她也她有盼头了。听说青梅家里还有人的,这两年托人送信打听打听,说定她家里还能给她安排一门亲事呢,二十来岁成亲也不算很晚。”
  胡荣一听到出宫、亲事、成亲这些字眼儿就愣住了。
  青荷要是不提,他也确实没怎么想过青梅会不会出宫的事。
  现在青荷这么一说,胡荣才想起来。
  原来……青梅是可能出宫去的,还可能在家人的安排下嫁人。
  “你帮我打听打听啊。”青荷问:“我们也好为以后的事情仔细筹划筹划。到时候在主子面前讨个恩典,顺顺当当放出宫去,以后好好过日子。”
  胡荣含含糊糊的应着,他都不知道自己怎么从茶房里出来的,高一脚低一脚的走了一段路,发现自己已经走到方尚宫窗外头来了。
  这屋里头的人,不管是方尚宫还是青梅,都是他在宫中为数不多的关系亲近的人了,甚至可以说是最亲近的两个人。
  青梅就不用说了,胡荣也说不清楚从时候起自己就把她放在了心里头的。还有方尚宫,胡荣对她的感觉很复杂,亦师亦友,象个慈爱的长辈,同时她对胡荣也很严格。
  可胡荣知道这是为他好。要不是出于关心,方尚宫何必花气力花精神在他身上?
  他没想到青梅要出宫,要嫁人。
  他还以为象现在这样的日子可以长长久久的一直过下去。
  胡荣深吸了口气,定了定神,强行把纷乱的心绪整束下来,到门外头问候了一声。
  方尚宫在屋里接了句话:“进来吧。”
  胡荣迈步进了门。
  屋里暖融融的,和屋外简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方尚宫倚在床头,青梅正在替她揉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