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1万亩,我要了(二更)

  就这样申请成功了?杨顺不敢相信!
  杨顺还以为,各部门开会,专家团研究探讨,下乡调研,再审核,不折腾两个月不会批复下来。
  谁知道竟然有这么高的效率!
  首长接见后,杨顺在中京只待了两天时间。
  他刚刚以红枫南山植化所的名义,提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申请书,项目组成员就到齐了。
  从农业部,发改委,商务部抽调的人手,前期筹备人员共五人,跟着他一起回到红枫,与红枫市政府和省农业厅接洽后,第二天就布置好办公室,开始工作。
  杨顺挺欣慰的,说明这次都是找的做实事的人,不玩虚的。
  杨顺的实验田在南山景区二期,玉米种在封闭农场的一角,面积有一亩左右,这也是提前准备好的“样板间”。
  工作人员不关心杨顺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他们只是检查实验田的土质,取了土和玉米根部,带到第三方实验室化验。
  筹备组的副组长是个20多岁的漂亮女孩子,叫陆佳丽,她几年前来红安做过村官,有基层工作经验后调动回京,进入商务部,这次又被抽调进组,再次返回红安,真是有缘。
  同时,杨顺也听说了,陆佳丽就是首长身边陆老的亲孙女,难怪她会给农民说那些有世界格局的话,相信这个项目也是陆老相当看好的,把亲孙女都派上来了。
  六月的天气已经很炎热了,实验田区暴晒在太阳底下,地表温度超过36度。
  杨顺戴着草帽,站在树荫下,远远地看着工作人员挖土,这种事情不需要他亲自动手。
  陆佳丽撑着伞,走到杨顺身边问道:“杨总,想好在哪个地区试种了吗?”
  杨顺叉着腰,看向她,嘴角微翘:“这还用想?就我老家的那个大寨乡吧,我熟悉,你也熟悉,咱们知根知底,也好控制。种玉米要是有好处,还是让熟人占比较好,万一亏了,咱们私下赔点钱,事情也不会闹得沸沸扬扬,传出去太丢人。”
  “杨博士竟然还有不自信的时刻,真是少见。”
  陆佳丽咯咯笑起来,老乡们说的一点都没错,她的声音真的很好听,像播音员一样,而且笑起来很自信,说话很容易让人信服。
  她问道:“一亩玉米地只需要4斤种子,1万亩地种玉米需要20吨玉米种子。现在已经是六月份了,正是播种的好时机,你的育种不会出问题吧?”
  “不会,你们先去乡下做通政策,我稍后把种子给你们送去。”
  杨顺不说育种场在哪里,陆佳丽也好理解,要是谁都知道他是在哪儿育种的,跑去偷他的几株玉米母株,这个优良母本不就外泄了?
  当天下午,陆佳丽顶着烈日,再次回到红安,直接来到杨顺的老家大寨乡。
  罗乡长他们一见小陆又回来了,迅速建立起信任感,又听说是杨顺亲自培育的玉米种,立刻想起几个月前杨顺回来祭祖,找他们调研说的话。
  大科学家制定的计划当然要支持,这可是大好事。
  第二天,县里就召集各乡镇领导开会。
  县里的总任务是1万亩玉米实验田,占去年全县玉米种植总面积的1/15,随便凑几个乡都可以完成。
  谁知道,大寨乡罗乡长在会议前,直接找到县长办公室,当着几个领导的面,拍着胸脯道:“1万亩,我们大寨乡承包下来,别给其他乡镇了。”
  县领导一惊:“你们这是怎么了?突然改变计划,正常土地怎么办?你们当每年的农垦计划是儿戏吧?”
  罗乡长说道:“您放心,今年的农垦计划保证不变,我再额外开垦一万亩耕地出来种玉米。”
  这年头,呼吁人们回家种地难得很。
  这都六月份了,1万亩地至少得召唤几百人回来,县领导不相信,但罗乡长立下军令状,再加上省里的办公室同意,县领导就批复了。
  大寨乡直接抢走1万亩的任务,其他几个乡镇领导连会都没开成,办公室秘书通知取消,几个等在县委的乡镇领导面面相觑,打听了好半天,才知道罗乡长拍胸口的事。
  “不对劲呀,大寨乡吃错药了,1万亩玉米地?”
  “大寨乡那地方不是种虾稻的吗,怎么突然对种玉米感兴趣?”
  “老王,你侄女不是嫁到大寨乡去了吗?去问问,看他们乡怎么回事。大寨乡的几个领导,尤其是那个老罗,最鸡贼,每次一有好处他跑的飞快,有困难他就躲起来见不到人。”
  大家都是精明人,一看情况不对劲,立刻派人调查。
  罗乡长搞定了任务,拿着文件马不停蹄赶回乡里。
  半路上,他的电话就打给了三姑六婆的亲戚,让他们赶紧回来,准备分土地,抢名额了,接着又给其他几个主要乡领导通气,赶紧想办法把1万亩土地整出来,大家雨露均沾,一家分个几百一千亩,。
  农村种田,以前都是一户人家分个十几亩,二十几亩,家家户户面积都不大,但在国内种田,一亩地赚几百块,几十亩也才赚几万块,当真吸引不了农民,还不如进城打工,搬砖都比种田强,会一点泥工水电技术的农民工更俏,一年挣10万并不难。
  农民去了城里,土地没人种。
  于是农村里的“土地流转”政策让农民可以转让土地使用权,农村合作社和专业大户农民就可以手里捏着几百亩,上千亩地,机械化大规模种植,规模效应起来,赚钱才快。
  那个农村小伙不打工,回家种田赚百万的新闻不就是嘛,种了1000亩有机稻,纯利润38万,你让一个家里10亩地的农民试试看,纯利润还不到3800块,镁国农民赚钱就是这样,一个家庭就是几千,上万亩土地,全机械化。
  大寨乡是杨顺的老家,不少人都是杨家亲戚,罗乡长还要给杨家人留几千亩的名额,回乡后,当天晚上二十几个人争吵了大半夜。
  结果没出24小时,消息就传到其他几个乡镇。
  “杨顺研究的新玉米种子?”
  “他奶奶的,这个老罗真不够意思!吃独食?”
  “王八蛋啊姓罗的,1万亩的独食,撑死你!”
  “走走!去县里闹!”
  “不公平!”
  七八个乡镇领导听说后,气呼呼的从四面八方往县城里赶,往县长办公室里堵住,法不责众,人多力量大,七嘴八舌,说不能让大寨乡吃独食,他们也要加入,把县长也搞烦了。
  县长拍着桌子,让大家安静:“这是省城的任务,就给了个1万亩的实验田任务,让我们县里配合,我没有分配权,你们想争名额,找省里办公室呀,找我闹有用吗?”
  “县长,我们是不知道门路,您能不能让县里出面,帮我们多申请一点种子,我们也不要多,每个乡10吨就够了,我们只种5000亩。”
  “对呀,我们也想为科研贡献力量。”
  “给我们一次机会吧……”
  县长挥手:“你们要申请种子,可以自己去省城红枫,直接找农业厅,找杨顺,让他给你们调拨。”
  县里怎么好出面?这个项目办公室编制在中京,办公地点在省厅,在大寨乡种实验田,出于礼貌告诉了一声县里,要是高傲点不理会,直接绕过县里都没问题。
  以下烦上是大忌,这帮乡镇领导还想主动骚扰上面,嫌屁股下的椅子坐的太舒服了是不是?
  乡镇领导们没办法,还没走,来自大寨乡的内鬼消息又传到他们手机上,说这次种的玉米,是高产高淀粉品种,增产30%肯定没问题。
  消息一公布,这些乡镇领导们都爆炸了。
  种玉米,抛开糯玉米,甜玉米,各种品种因素之外,红枫周边的平均产量是亩产1000斤,玉米每年收购价不一样,去年是8毛一斤,算上种子,灌溉,化肥,收割,脱粒,各种成本加起来500块,一亩地只赚300块。
  如果增产30%,利润就变成550块,接近翻番。
  1万亩地,那么一年的纯收入就变成550万元,这笔钱几乎是躺着就可以赚到的,为什么不争?
  “杨顺可是世界知名的专家,他的种子只增产30%?我不相信,30%太保守,我认为至少增产50%!”
  “增产50%?那1万亩地不就是净赚700万!”
  “天哪,这也太赚钱了吧,现在1万亩最多才赚300万。”
  “我只要1000亩,一年70万就满足了。”
  “500亩我都吃饱了,一年35万块的收入,比我在中京上班的儿子工资还高。”
  “这么好的事,不能让老罗一个人占了!走,找他算账去!”
  这些乡镇领导眼睛全红了,试验田这种好事,绝对是从领导开始往下分的,他们谁不知道,老罗这些大寨乡领导至少分5000亩走?
  一想,5000亩,就是一年350万落在老罗手里,谁不是羡慕嫉妒恨啊?
  七八台车开到大寨乡,像是讨债一样,堵住乡政府大门,可惜罗乡长不在,工作人员一问三不知。
  最终连罗乡长的家都被人供出来,堵门发现老罗三天不回家,邻乡领导们急的嘴巴长泡,火急火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