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刘庆的野望(上)

  谦逊总是能带给人好感,老头子拈着胡须,一一把刘庆的问题答完,抬头一看,这难得雪睛的夜里,月都上了半天了。却就又听着刘庆说道:“爷爷,这夜里又没下雪,总得等个雪夜,才好教我这兄弟下乡去,以免出门被人看着,却就坏了大事。”
  老头儿听着自然也觉得有理,他那个真孙儿,也觉得刘庆这人不错,很有聊兴,便长聊了起来。
  结果到了第二天,天刚放亮,街对面的打铁铺还没开门,门板就被擂得“膨膨”响。
  铁匠咒骂着起来问:“是谁?”
  ”叔!呜呜呜,俺爷爷、俺爷爷,他去了!“门外是街对面,那当铺老板的孙子。
  铁匠是这当铺老头儿最好的朋友,过来张罗了后事,又设了灵堂,披麻带孝之下,又哭得两眼通红,谁也没在意,刘庆那样子和嗓音上,某些细节的走样。
  这场白事就这么办过去,下土时,搬抬的工友都觉得这老头儿看着没几两肉,死了还死沉死沉的。他们却不知道,临发丧的前一夜,刘庆砸破了后院那还没化冰的池塘,把用绳子牵着的那具尸体,也就是老头儿的真孙子,拉了上来,就塞在老头儿棺木里面,再怎么着,两具尸体合在一起,必定是沉重的了。
  然后,这典当铺自然以后就是刘庆说了算的。
  这一点,并没有有谁来提出异议。
  因为连这老头儿的亲戚,都没有一个人知道,四五年前,穷困潦倒的老头儿,如何能找到钱,开得起这家当铺的。
  本来,当年刘瑜看中这老头儿,就是因着他们祖孙两人,亲朋戚友都基本不来往了。
  所以才会把这老头儿发展成为辽国的暗桩。
  只是刘瑜并没有想过,刘庆要比他狠得多,如果这件事换成刘瑜来执行,这两条人命,大约还是能活着的。
  “庆哥儿为什么要跑去辽国呢?”仙儿在边上,不解地向着刘瑜低声问道。
  刘瑜便把信递了她。
  信里写得很分明,大意就是,刘庆认为自己在刘瑜身边,并非不可或缺。
  所以他决定去做一个自己设定的计划,那就是去参加辽国的科举考试。
  因为刘庆就算在大宋,参加科举,能够进士,对刘瑜的帮忙,其实一点也不大。
  但如果在是辽国参加科举,那就不一样了。
  正如刘庆信中所写:“他日我大宋北上,若我可以做为接应,那少爷所忧患之事,或可避免一二。”
  刘瑜忧患什么事?无非就是联金灭辽,被金看破了大宋的虚实。
  所以刘庆说他如果能做为接应的,也许可以避免这一点。
  当然,前提他能通过辽国的科举,通过科举之后,能够放出去任官才行。
  “庆哥儿的才学,便是在大宋,只怕都能从容得中,何况辽国?”说到此处,刘瑜却就笑了起来。至于能不能做官?开什么玩笑,刘瑜在辽国做的布置,都是假的?耶律焕也好,萧宝檀华哥也好,哪一个也不是白搭的,何况除了他们之外,刘瑜还另外收买的官员。
  只要能过了科举,授官倒真不是个事。
  不过旁边仙儿却咬着唇,担心地说道:“可是庆哥哥是宋人,他们不会让宋人去参加考试的!”
  刘瑜伸手拍拍仙儿的脑袋,如果刘庆连一个辽国身份都搞不掂的话,那他出行,就是找死了。但刘瑜从不认为刘庆是活腻了的表现,后者不辞而别,就是想干下一桩大事。
  毕竟和刘瑜一块长大,刘庆的心气也不小。
  现在长大成人,却发现自己在刘瑜身边,并没有左臂右膀的作用。
  事实上也真的是这样,要不然,刘瑜也不会等到了初六,才发现刘庆不见了。
  一个是杨时、高俅、种师道,已经把事务处理井井有条,刘瑜往往只需要去做决策就行了;另一方面,真得动武了,李宏、王四那边,近百条汉子,随时能为直秘阁效死,若是不够,西军那边,还能再来几百骑!
  要谈论朝政,有章惇、王韶;
  想蠢萌无脑,不离不舍的仙儿就在身边;
  更别说现在还多了苦娘、艾娘两位忠犬式的奴才;
  就是刘瑜想要吵架,厢房还关着日麦青宜结呢!
  刘庆无法忍自己在刘瑜面前的不重要,他不希望自己对于刘瑜来说,就是一个大号阿全叔。不,他给自己的定位不是这样。所以他放弃了上京赶考,哪怕他考中了进士又如何?这年头,官多厥少,到时还不是刘瑜去帮他活动,弄一个差遣,他就战战兢兢的,跟他父亲阿全叔一样……不,从小跟刘瑜长大的刘庆,这不是他能接受的人生。
  “不用替庆哥儿担心。”刘瑜伸手捏了捏仙儿的脸蛋:
  “某人不许借口思念庆哥儿,然后趁机喝酒,听到没有?”
  仙儿发现自己的企图被揭穿,只好无奈呼出一口气:“少爷,奴奴思念老爷,音容宛在啊!”
  那就是刘瑜死去的父亲嘛。
  可刘瑜完全不吃这一套,摇头道:“跟你说不要再喝,你要一定找籍口喝,到了京师,少爷给你叫顶轿子,你就去章七家里祸祸吧。”
  章惇刚好驱马到边上,听着马上就笑道:“固所愿也!家中酒是不缺的,仙儿小娘子只管来。嗯,你家少爷,等下必会威胁你没有嫁妆吧?没事,我又不图你嫁妆,你过门了啊,我先把三百亩良田、三间行铺的地契都给你,你每年可以按时收租子,收了租子,你想吃什么,就可以吃什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