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哪个男儿不是酒鬼
在凉州与漠北大草原的交汇之处,有一天然隘口,名曰治风口。治风口崖上载满了胡杨树,树木在崖口两岸连成对排,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胡杨清香。胡杨耐旱耐涝,生命顽强,可拒风沙。
崖下是一个颇具规模的村落,由于此处连接凉州与漠北大草原,过路的梁人、北卑人来来往往,各路商队络绎不绝。北卑人常年在漠北游牧,虽然漠北部族多如牛毛,部落迁徙复杂至极,大梁人总是习惯,把漠北的游牧民统称为北卑人。
隘口村落名叫云安。云安村由当地的豪强联合统辖,虽然位于大梁境内,却完全脱离大梁朝廷的管辖。其中势力最大的豪强,名叫肃水。云安村的老百姓,不认天子,只认肃老爷。
像云安村这种大梁朝廷所谓的“法外之地”,在大梁境内并不是独树一帜。天下几大名门大派,早就在大梁还未开国之时,就已经挑选好了风水宝地。这些门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经营,不断发展壮大,枝繁叶茂。大梁朝廷,天子张瑞琪,他们不说不放在眼里,也不会太过于给朝廷面子,进水不犯河水而已。
在北方的大顺国境内,甚至有一座城池,正正中中的矗立在大顺国土中央,城中人口何止十万。人家大顺‘中央大王’姜永禄,连个屁都没有放过。
北逆姜永禄,和张瑞琪的做法完全相悖,开国却不称帝。大顺政权成立以来,分封东南西北四路大王,共掌天下。而姜永禄,自封中央大王。当年谋反的姜永禄放权地方,大搞民生建设。扶龙的张瑞琪却大肆集权中央,疯狂扩军膨胀,三次征漠北,一次扩安南。时至今日,有心之人琢磨起南北两位帝王来,很是耐人寻味。
中央大王国土的正中央,竟然有一座不归中央大王掌管的城池,岂不为天下人耻笑?
天下人没有去耻笑大顺中央大王,只因为城中有一人一剑,让天下人觉得此事,才是理所应当。
这是一个武道为尊的时代。朝廷,重要又不那么重要。
云安村的一处十字地段,有一处造酒的作坊。作坊名曰欢喜酒家,长居凉州的人,很少有不爱饮酒的。欢喜酒家是云安村唯一一家酿酒作坊,无论是酒楼还是客栈,村里的百姓还是过路的行人,想要在治风口喝上一碗酒水,都得上欢喜酒家。
欢喜酒家大门处,一兰木牌匾悬立,匾上笔走如龙,一气呵成。书写之人,似乎不仅仅书法造诣高深,武功也是令人叹服。
这位书法功底深厚的高手,没有在牌匾上书写什么诗句或对联,而是写着几个俗的不能再俗的大字。
“打酒五斤起,带刀者随意。”
这个带刀者,自然不是随便配把刀就成,你得有让掌柜的肯为你打酒的本事。
这天欢喜酒家的生意还是火爆异常,几个铺里的伙计,忙前忙后,火热朝天。
一个脑袋从人群中钻了出来,只见那人岁数年轻,蓬头寇面,活脱脱的一个小乞丐。
柜台上的招呼客人的伙计,瞬间就没了笑容,白了小乞丐一眼,道:“要饭的去街上要去,别挡着铺子生意。”
“我不是来要饭的。”小乞丐声音细微,却透露着一股坚毅。让人听后,不自觉的会认同小乞丐的话,就是一言九鼎。
柜台伙计显然没有招呼小乞丐的意思,他连看都难得看小乞丐第二眼。伙计满脸笑容,冲着旁边打酒的客人,道:“这位爷,要订酒还是打酒?”
小乞丐就是被整个西北路江湖追杀的曾乞儿,他自从和锦瑟分手后,改头换面,一路北上。七八天的行程,来到了云安村。
云安村,就凭这个‘安’字,曾乞儿也觉得该在此处停下。
宝剑骕骦,被曾乞儿用素布包裹,藏于隘口一棵胡杨树下。他虽然还不知道周伏虎放出的追杀令,却也清楚自己现在处境危险。一个少年,一把如刀如剑的骕骦,实在太过扎眼。
曾乞儿倒没有因为伙计的白眼,而提起什么火气。他扭头走到欢喜酒家门口,蹲着坐了下来。
欢喜酒家生意火热,人来人往,倒没有伙计来撵曾乞儿走。只不过因为曾乞儿的这般打扮,倒是收获了好心路人的几枚铜板,着实让这个三品武夫高手哭笑不得。
红日渐渐于漠北尽头消褪,云安村的过客也随着天色的阴沉,少了起来。欢喜酒家的伙计送走了最后一位订酒的顾客,打着哈欠出了大门。伙计正要打烊关店,看到了依然蹲在门口的曾乞儿。
伙计显然记得这个小乞丐,凉州的云安村不比江陵的清安镇。云安村民风剽悍,鱼龙混杂,像曾乞儿这样年轻的乞丐,并不多见。
伙计微微一愣,用脚轻轻踹了踹蹲着的曾乞儿,道:“小鬼,打烊了,别蹲着了。”
曾乞儿抬起了脑袋,眼神清澈,向伙计说道:“我不是来要饭的。”
伙计有些咋舌,感情这个小鬼在这蹲了一天,就是为了重复这句话?
伙计有些好笑,问道:“那你不会是来打酒的吧?门口的牌子没看见吗?算了,你肯定也不识字,牌子上写得清清楚楚‘打酒五斤起’。”
伙计叫游安,云安村土生土长的百姓。游家只是云安村的普通人家,全家七口,就没有一个识字的。连游安的名字,都是照着云安村取的。
“后面还有五个字,‘带刀者随意’。”曾乞儿站起身来道。
游安虽然不识字,他却知道木匾上写得是什么字。此时他见小乞丐竟然识字,不由惊讶问道:“你带刀了?”
刚刚说完,游安就发现自己讲了一个天大的笑话,不由笑了笑。
“没有带。”曾乞儿道。
“原来是个小酒鬼。”游安不再理曾乞儿,走进铺子,抬起门栓就要关门。
门外的小乞丐,依然盯着自己。
“得得得,我是服了你。”游安无奈放下门栓,“你别进来哦,等着!”
此时铺子里的其他伙计已经收工回家。游安是本地人,最受欢喜酒家掌柜子的信任,守夜看店的任务,自然交给了游安。
游安蹑手蹑脚地走到了酒柜面前,一大柜子酿好散装的好酒。这种偷酒解馋的事情,游安倒是没少干过。为了打消掌柜的怀疑,他甚至在外表现的滴酒不沾,游安在欢喜酒家打工了三年,愣是让别人都以为他游安不喝酒。漠北儿郎,哪有不饮几杯凉州老窖的?
这种为外人拿酒吃,游安还是第一次干。他犹豫了一下,将酒瓢从价格最低的劣酒上,移到了第二廉价的凉州老窖。只见他打开封泥,舀出一瓢凉州老窖,用酒碗盛上,手段相当娴熟,一滴酒水都没有撒出来。
游安从酒柜处快步走到正堂,不过半盏茶的功夫。他是真的担心好心没好报,这个小乞丐会趁着自己盛酒,进店偷什么东西。
虽然店里最值钱的东西,就是那几坛二十年的老窖了。
“还好,那个小乞丐似乎挺老实的。”游安看到曾乞儿依然站在门外,规规矩矩的,不由松了一口气。
“快喝,喝完赶紧滚蛋。”游安将酒碗递给门口的曾乞儿,有些不耐烦,“他娘的,我自己都是只敢偷喝这粗曲酿的老窖。”
曾乞儿双手接过酒碗,把酒碗端在了嘴边,道:“你人倒是不坏。”
酒香入鼻,有一种焦糊的香味。
游安看着小乞丐装模作样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小鬼,你要喝快点喝,不喝就把酒还给我,赶紧滚蛋。”
曾乞儿冲着游安一笑,饮起凉州老窖。酒色细腻,入喉过后,如同天上的火烧云,辛辣气味充满口鼻,焦糊的香味更是浓郁了一分。
曾乞儿放下酒碗,这是他第一次喝西北路的凉州老窖,仍在默默品味:“曲虽然是最次的三等曲,不失酱香。手艺确实不赖,特别是过滤这一环节,本店应该是有自己独门的技术吧?”
游安着实一惊,这个小乞丐对自家老窖的点评,既不是大多数酒客的“好酒,好酒。”也不是少数文人的什么,“入口如琼脂,醇香浓厚。”
这个小乞丐竟然从酿酒人的一面,说出了这凉州老窖的门道,还被他说的八九不离十。
游安一下子对这个小乞丐来了兴致,也不着急关铺子,双手环抱道:“没想到,你还是同行?”
曾乞儿点了点头,正色道:“这回,你相信我不是来要饭的了吧?”
“你这小鬼,说话口气怎么像个老夫子一样。”游安嘻嘻一笑,曾乞儿一板一眼的样子,让他想起了云安村里的那位老夫子。一板一眼,走路慢吞吞的,那般模样,很像现在的曾乞儿。
“那你是来干嘛的?”
“我是来找活干的。”曾乞儿端起酒碗,将剩下的酒水,一饮而尽。
凉州老窖,滚入曾乞儿的喉咙,很辣。酒烧喉咙,更烧脑袋。这个喝惯江陵水酒高粱,和自家醴酒的少年,难得有了些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