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郑勋(上)
在棠宫的日子,二人同样自由不受打扰,但与王府有些不一样。
虞嫣发现,萧寰并非像她想的那样,对享乐毫无追求。
棠宫说是占地一千多亩,但与周围的山林草场连为一片,并没有边界。
每天,萧寰会带着虞嫣到棠宫附近的原野里去,或是骑马,或是散步。
两人很是随性,遇到风光宜人的地方,就停下来欣赏。侍从和仆人们识趣地不上千打扰,在后面远远地跟着。
住了几天之后,虞嫣发现自己也挺喜欢这里。
不过并不是因为风景。
白天已经不再寒冷,午后,太阳晒得暖融融的。每到这时,两人会在棠宫附近找一处有树荫的草坡,萧寰让仆人将毯子和软垫等物什铺上,然后带着虞嫣坐下来。
他通常会斜倚在软垫上看书,而虞嫣则枕在他的身上,望着头顶的蓝天白云,跟他聊一会天,然后小睡一会。
有时,两人也会换过来,虞嫣让萧寰枕在自己的腿上。
头顶的树叶还未长得十分茂盛,阳光透过青翠的叶片,落在萧寰的脸上和身上,将他的眉眼和皮肤映出几分剔透的精致来。
虞嫣忍不住伸出手指,像画画一样,在他的眉毛和鼻梁上轻轻勾勒,感受上面的触感。
岁月静好。
心里忽而冒出这几个字来。
满意之余,虞嫣却又觉得有些失落。因为算着日子,她在这边逗留不了几天就要回去了。
“怎不说话?”萧寰发现了她的沉默,问道。
虞嫣看着他,片刻,道:“寰寰,你将来不做什么大将军了,就可以每天像这样过日子么?”
萧寰的目光动了动。
“不好么?”他问。
虞嫣笑了笑,手指在他的颊边抚了抚:“好。”
想那么多做什么。心里一个声音道,又不是不能再见面。
她望了望远处正在下坠的落日,眯了眯眼睛,将心中的杂念抛开。
棠宫虽然地处偏僻,却这并非与世隔绝。
就在虞嫣以为他们能够躲开所有人,过自己的小日子的时候,王熙来了。
他穿着一身漂亮的猎装,带着一众仆人,牵黄擎苍,看上去很是威风凛凛。
“你二人可当真是悠闲。”他在一道溪流旁找到散步的萧寰和虞嫣,颇是感慨,“京城中议论得沸沸扬扬,你们倒好,全然置身事外一般。”
“哦?”萧寰道,“何事议论得沸沸扬扬?”
“除了你还有何人。”王熙道,“你在千秋节第二日就离开了熙晖园,还告假不上朝。京中都在说,你是被美色迷住了,丢了魂。再这般下去,你这一世英名只怕要直追商纣周幽而去。”
这话,虞嫣听得懂。
商纣王周幽王是什么人,她知道。萧寰是商纣周幽,那她就是妲己褒姒。
不过她不以为忤。
毕竟妲己和褒姒她都演过,算是老熟人。并且萧寰被她美色迷住了这样的话,她听了很是受用。
“嘴在他们身上,他们要议论,便由他们议论去。”萧寰不以为意。
王熙料得他会这么回答,意味深长:“你以为这么做,便可在袁氏周氏面前避嫌么?这只会让那些原本对你寄予厚望之人失望罢了。”
“这岂非正好。”萧寰道,“孤本无意承担那般厚望。”
说罢,他看了看王熙,道:“可是姑祖母与你说了什么?”
“这倒不曾。”王熙道,“她从熙晖园回来之后,便到佛光寺清修去了。”
萧寰道:“如此,你到棠宫来,便是要告知这些京中的传言?”
“自是不止。”王熙丝毫没有客气的意思,笑了笑,“不过是想着开春了,西山的野鸭野鸡味道鲜美,京中闻名,我有些嘴馋。”
王熙的来到,让棠宫上下忙作一片。
他对狩猎的兴致,比萧寰还高。乍来到,就领着人呼啦啦地往林子里转了一圈,回来的时候,各种野物收获满满。
棠宫本是为方便狩猎而设,宫中的庖厨对收拾野味很有一套。尤其是京中驰名的八珍炮肉,更是拿手。
这是一道时令菜,将春天捕获的野鸭或野鸡洗剥干净,然后用新鲜采摘的蘑菇,配上栗子、莲子、桂圆等等各色干果佐料制成馅料,填入腹中,在火上炮烤而成。
虞嫣来到棠宫之后,吃过几次,很是喜欢。
而如今王熙来到,弄了许多猎物。萧寰索性让庖厨全都做了,让棠宫中所有的人一道分享。
得了这吩咐,庖厨更是忙碌。附近的山林里盛产炮肉所需的鲜蘑菇,潘旭将所有的闲人都派了出去,将蘑菇采摘回来。
王熙也一向喜欢棠宫的郊野,见得天气好,便向萧寰建议野餐。萧寰没有反对,让仆从在棠宫外的野地里设下锦幛,铺陈茵席,一边用餐一边赏景。
太阳斜斜挂在西边,棠宫前草地上的笑语声远远传来,颇是欢乐。
棠宫中的仆人们得知萧寰要赐下酒肉,并一道共宴,个个喜笑颜开,连干活都带劲了许多。
唯有郑勋,望着萧寰坐在锦幛之中的身影,脸上没有半分笑意。
郑勋也算是宫中的老人,不过他从前待的地方,并非京城的皇宫,而是广陵王宫。
郑勋本是京城人士,自幼家贫,父母一狠心,将他卖入宫中做了宦官。他虽出身卑微,却通晓人情世故,凭借着本事,在宫中过得不错,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成为了一宫的掌事。
没多久,萧寰封王,广陵王宫落成。
宫中须得抽调人手,到广陵国去打理王宫。这个差使,虽远离京城,但在许多人眼里,其实是个肥差。
首先,所有人都知道广陵王受宠,且对服侍的人宽容,比起到陈王或梁王手下用事,是大大好处。其次,广陵国是南方最富庶的地方之一,到了那边,好处必然不会少,比在宫中辛苦半世束手束脚却积蓄微薄的日子好多了。
故而消息出来的时候,许多人争相报名,其中就有郑勋。
最终的结果很是如意。郑勋凭借着与滕太后心腹内侍的关系,被任命为广陵王宫的宫正。
这本来是大好的机会。除了人人都知道的那些好处,这宫正的位子,还对郑勋有另一个帮助。
他早已经打点好了关系,只要在这个位置上干几年,凭他的人脉,怎么样也能回到京城,到太极宫里去做皇帝身边的内侍。到那时候,自然会前程似锦,富贵荣华信手拈来。
但自从广陵王与滕氏闹翻去了朔方,这事就变了。
京中的广陵王府关闭,与广陵王有关的一切都被冷落下来,包括广陵王宫。
眼看着一年一年过去了,他当年在京中故旧同门,都已经步步高升,混得风生水起。唯有郑勋,仍然在千里之外的广陵国当着这个不高不低的宫正,说出去实在气短。
郑勋笃信命理,为此,他还特地花了重金,到会稽的深山之中找得道的方士卜问算命。
那方士说,他命中注定有些坎坷,但只要找准贵人,借贵人之力化解灾厄,便可回归正道,平步青云。
郑勋思来想去,忽然记起了自己与寿阳侯妻子纪氏的远房关系。
他虽然身处广陵国,但对京中时事的关心从不落下。
自滕氏倒台之后,袁氏崛起,虽然周氏也有追赶之势,但明眼人都知道,袁氏当下仍不可撼动。
郑勋一狠心,以探亲的名义,从广陵国回到京城,备下厚礼,到寿阳侯府上拜会了一回。
纪氏对郑勋很是和气,对他的请求也十分乐意帮忙。没多久,宫中重开广陵王府,郑勋就被调回了京城,成为了广陵王府家令。
这事,其实有些出乎郑勋的意料。
因为在拜会纪氏之时,他表示的意思,是希望纪氏帮他重新返回宫中,而非仍留在广陵王名下。
广陵王虽然名震四海,风头正盛,但在郑勋明白,袁氏必然不会长久容他。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郑勋是个聪明人,自然打算在祸事没发生之前先远远避开。
但纪氏显然不这么想,在接到任命之后,郑勋的心中就一直有些不安,觉得她这般安排,恐怕要有些后手。
果不其然。
前几日,纪氏秘密派人来,将郑勋找了去,将一只小小的瓷瓶交给了他。
“此物无色无味,人服下之后,不会即刻毙命,只会慢慢消瘦,消耗而亡,别人看来,便似染了疫病一般。”纪氏道。
这话里的意思,郑勋一听就明白了,面色登时煞白。
看着他震惊的模样,纪氏语气平和,不紧不慢道:“当下之势,你该明白。皇后是正宫,陈王是嫡子,袁氏在朝中之势无人可及,将来的储君,定然是陈王无疑。你若是做了,自是大功一件,若是不做,也不会对大局有丝毫改变。”
说罢,她看着郑勋,语重心长:“此事,我和君侯是信得过你,才交托与你。圣上的日子不多了,能为陈王立功的时机也不多了。你是广陵王府里的人,将来的前途如何,你自己知晓,是非取舍,更要仔细拿捏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