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一起扛过枪

  胡杨三人开车离开老莫门口,并没有如他所说的停在了两个街口之外。而是开向最近的邮电局。
  胡杨此时很怀念有手机的日子。这种打个电话都需要开车的日子,可还要持续好一阵子。胡杨已经在思考要不要趁这次出国,弄几部卫星电话回来。
  这个时间intelsat已经运行了快十年,算上前身甚至已经有了二十年。技术和设备都已经很成熟了。
  找到了邮电局,胡杨把电话打到了丹东的项凌江那里。
  没有等到赵小白,却先等到胡杨电话。项凌江显然心情并没有特别的美丽。
  省略了没必要的问候,项凌江直接说道:“有事?”
  胡杨当然不以为意,说道:“之前你提过朝鲜那边能找到关系。”
  项凌江说道:“一个对面的边防军上校,实权。”
  胡杨说道:“我需要排一个代加工工厂,规模不会太大。还要能解决进出口的全部手续。”
  项凌江问道:“加工什么?”
  胡杨笑着说道:“周朝先刚给我出的主意。把高频感应堆焊加工这个工序搬到国外做。然后再把刀片进口回来。”
  接着胡杨把今天发生的事情简略的说了一遍。项凌江在电话那边冷笑连连。
  项凌江说道:“他们那个院的孩子,也就欺负一些普通人有能耐。真遇到差不多的,一个个都变成了软蛋。落井下石玩的倒是贼溜,可就是没弄清楚到底是谁在井底下。”
  胡杨说道:“这么看来,方国器还真比这个周朝先强上一点。”
  项凌江说道:“我马上联系那边,六七成把握是有的。三天之内给你回音。”
  挂掉电话,胡杨回到车里。三个人又开回了老莫门口,确认周朝先他们车已经不在之后,三人把车停到了下一个街角,然后步行走进了老莫。
  要了一个小包间,但点菜的时候,可是一点都没有客气,三个人点了八个招牌菜。至于那瓶酒,胡杨可是没舍得开。
  刚刚可是确认过了,真是82年的波尔多地区出品。虽然不是传说中的拉菲,但其实真的不差多少。
  其实对现在国人来说,啤酒和二锅头才更适合他们胃口。
  刚喝了大半瓶红酒的胡杨,这回只要了一杯啤酒。戚扬也是一样,简友德自然是要喝烈酒的。考虑到他要开车,所以只要了一瓶伏特加。
  第一次吃西餐的简友德,看着刀叉一阵发愁。学着他们俩的动作比划了半天,却还是别别扭扭的不得要领。一点没有学拳脚时的灵性。
  简友德终于忍不住发起了牢骚:“你说这外国人,吃个东西也弄这么麻烦的家伙事儿,哪有咱的筷子好用!”
  胡杨笑着叫来服务员,给他拿了一双筷子,这才让他能顺顺当当的把食物送进嘴里。
  吃到五分饱,胡杨放下刀叉端起啤酒:“今天的事你们有什么看法?”
  戚扬也放下刀叉,说道:“很明显,这次周朝先的判断出了问题。我很疑惑,难道他们不知道第二机械部那边和日本大隈的合作吗?如果知道,那他应该明白这一手的分量有多重。只有和咱们真正的合作,才能顶住方国器接下来的压力。”
  胡杨喝了一口啤酒,说道:“可能是知道,但不明白大隈分量。也可能是太知道,觉得只有两方合并才有足够的力量。最不可能就是不知道,那可真的是无知加幼稚。友德,你觉得会是哪种?”
  突然被点名的简友德,很直白的表示:“我不知道,这个问题太复杂。”
  胡杨说道:“随便猜一个。”
  简友德想了一下说道:“我猜的话,就是不知道。”
  胡杨一拍手,笑着说道:“好,那就当他们是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咱们也不知道。”
  ···
  ···
  俗话说说人一辈子有四大铁,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分过脏,一起……。
  后面两铁不太正能量就放一边不说。就说这前两铁,很多人都是切身体会过的。
  当过兵的人对战友情的看重,相信不需要举例子来说明。老战友这层关系,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无法割舍的,也无法拒绝的。
  在接到胡杨电话之后的第三十个小时,项凌江在江桥上见到了那位“关系。”
  站在中朝边境线两边,项凌江首先敬礼,说道:“金上校您好,我是项凌江。”他用的是中文,因为他知道对面这位中文说的可能比他还好。
  对面那位六十左右的军人同样还礼:“我是金旻道,你好。”
  项凌江放下手,语调也跟着降了几度:“代我父亲问您好。”
  金旻道上校说道:“小时候见过一次,没想到一晃都长这么大了。”
  闲话家常的开场之后,项凌江迅速进入了正题:“我的公司想在对岸开设一家金属加工工厂。”
  金旻道上校毫不犹豫的说道:“没问题。”
  这么干脆的回答,倒让项凌江准备好的一箩筐话都没了用处。但他毕竟不是那些白丁,遇到计划外情况也不会慌了手脚。
  项凌江说道:“项目是金属加工,规模不大,但需要进出口后续的手续。”
  金旻道上校再次点头:“行,都没问题。”
  项凌江说道:“谢谢您。”
  金旻道上校摆了摆手:“这话说的见外。你是老首长的儿子,这点小忙肯定都没问题。你给我个联系方式,回头我安排人去找你。”
  项凌江把写着联系方式的纸条交给了金旻道的副官,便结束了这次五分钟不到的会面。
  时间虽然不长,交谈的内容也很精简,但项凌江对这个关系十分有信心。这信心来自他的父亲。
  金旻道现在是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一位实权上校。而在三十多年前,他的身份是东北抗联的一位战士。
  提起东北抗联,很多国人会立刻想起杨靖宇、周保中、赵尚志、赵一曼等等这些名字。但很少有人记得金一代在四十年代,也曾经是东北抗联的一员。
  1940年,周保中率领东北抗联被整编为苏联红军远东方面军第88独立步兵旅。周保中任旅长,金一代任第一营长。
  几年后金一代在共产国际的安排下,回到的朝鲜参与组建了朝鲜劳动党。再然后,金日成就成为了朝鲜劳动党的领袖,并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金旻道是在1945年之后回到朝鲜。能够在若干次清洗之后,依然活着并手握实权,足以说明那位领袖对他的信任。当然,这和金旻道本身的态度也有关系。
  新义州作为边境,并不是一个适合养老的地方。但金旻道主动申请调到了这里。正所谓山高皇帝远,虽然朝鲜领土面积真的不大,但这里也算离核心够远的地方了。
  项凌江回去之后不久,就有一辆普通的小车开进了华夏农机的工厂大门。
  车上下来两个穿着便装的男人,指明要找想项凌江。
  项凌江关上房门,和这两个人聊了一个小时。两人离开之后,项凌江立刻给胡杨打了电话。
  电话接通,项凌江就说道:“关系找到了,已经谈过,工厂和进出口手续都没有问题。”
  这是个好消息,但胡杨太了解项凌江了,说道:“很好,说但是吧。”
  项凌江说道:“不是坏消息,但要慎重做选择。”
  胡杨说道:“意料之中。雁过不拔毛,才是我最担心的。”
  项凌江说道:“两个方案,第一种很简单,我们出技术和资金建厂,并培训工人。然后工厂由他们接手。用加工费抵扣前期投入,回本之后用物资支付。
  第二种,我们出技术,其他都由他们负责。加工费依然用物资支付。这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要求我们需要成里一个边贸公司,帮助他们进行进出贸易。”
  很明显,第一种就是简单直接拿钱办事。看起来好像都是胡杨和项凌江这边吃亏。但实际算下来,并没有亏多少。在国外建厂,本身投入就不能和国内相提并论。
  而那边还提出回本这一条,那算下来就真的没有多少投入。而且后续的支付方式也不用现金,这一点上同样是有利。
  相比之下,这第二条就有意思了。那边的条件就更加优惠了,一点便宜都不占了。重点在所谓的第二阶段,要搞边境贸易。
  如果边境那边不是朝鲜,遇到这种事肯定是想都不会想就直接同意。这相当于一个民营企业直接对口一个国家的边贸交易。
  可是朝鲜这个国家有很多特殊性,胡杨捏着电话思考了良久:“第二个方案,咱就和金旻道上校做做边贸生意。”
  项凌江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虽然朝鲜现在贸易重心放在日本和韩国,但就算留下一口汤也够我们吃的。我马上回复他。”
  胡杨又说道:“想办法多了解一下江对面的局势。另外找关系买几辆东风卡车。”
  项凌江说道:“这些不用你交代,已经开始做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