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东西已经到了
埃尔温问胡杨:“hu,我可以知道,你接下来的行程是怎么安排的吗?”
胡杨轻轻点头:“当然。我计划三天之后回国。中国最大的节日马上就要到了,要回去和我家人团聚。”
埃尔温好奇的问:“你们中国的圣诞节?”
胡杨点头:“重要程度相似。”
埃尔温说道:“那是应该要回去。没有什么比家人更重要。如果还有机会出来,我建议你能多走一些地方。”
胡杨一边从冰桶里拿起酒瓶一边问道:“您有什么推荐吗?”
埃尔温说道:“像荷兰,是世界上人工环境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以色列是灌溉技术和无土化栽培技术最好的国家,日本则是精耕细作的代表。相信这些都会给你一定的启发。”
胡杨认真的都记在心里:“有机会我一定会去的。”
让胡杨有些意外的是,埃尔温掏出一支,在一张餐巾纸上写起了东西:“这里是几份我会常年订阅的期刊,或许可能会你有帮助。”
收到这张餐巾纸,胡杨真的有几分感动:“太感谢了,真的是帮了大忙。”
埃尔温端起酒杯:“拜尔是我的老朋友。而且我喜欢这支酒和高山奶酪的组合。”
胡杨郑重的收好了餐巾纸,同样端起酒杯:“如果您有时间,我诚挚的邀请您也到中国来看看。我相信,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两支就被轻轻碰在一起,埃尔温笑着回应:“我很期待。”
这次见面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胡杨的收获很大,而埃尔温也并非完全没有。
埃尔温和拜尔或许都是智商超出平均线很多的聪明人。对于胡杨身份和背景,他们都会有自己的判断。而如何与胡杨接触和交往,就是这种判断的直接体现。
他们两个做出的选择是相似的。
胡杨给他们的感觉,与过去接触过的东方人都不太一样。他们都愿意付出少许代价,在胡杨这里获得一个可能性。
两人分开之后,胡杨立刻开始找埃尔温给列出了书单。幸好,农业类的刊物和资料,并没有像其他同类的工业刊物那样受管制。
在法郎的强势助攻下,只用了不到两天就几乎买齐了过去三年内所有的资料。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要如何把这些都是带回国去。
且不说这些全部加起来有快一百斤。光带着这么大量的纸质资料过海关,就一定会被盘查。稍微应付不好,这些东西就有可能全部被扣下。他们几个人也都有可能被打上标记。
要知道,他们这次都用得是合法的真实身份。胡杨可不想冒这个险。
胶片是一个选项,但同样有被盘问的可能。像上次一样坐himc的海轮是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但那个时间周期太长,他们等不起。
思来想去,胡杨只能继续选择用钱继续砸下去。
把所有资料全都拆开,把重要的内容选出来,然后一张一张的传真回国内。除了眼前这些资料,还有那些从rk碳纤维搞到的资料。磁盘拷贝的就打印出来,照片就洗出来。尺寸特别大的,就拆成a4大小的若干份。
只有部分特别重要,胡杨选择保留在自己脑子里。
国际传真的收费之高,简直就是在打劫。
而为了能顺利把文件传完,胡杨准备整整三条线路和十台传真机,准备接力工作。而在国内那边,准备的数量则是这边的三倍。
下一个问题就是,要对资料进行筛选,而这件事只有胡杨自己来做。上万页的内容,即使是粗读也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胡杨为自己准备了足量的黑咖啡和同样足量的草饲无盐黄油。
埃尔温推荐的这些期刊杂志的内容质量都很高。胡杨速度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次充电的过程,就是太累了一点。
从这些资料中,胡杨知道了荷兰竟然是美国之后,农产品出口额位列世界第二的国家。要知道荷兰的土地面积只有美国的二十四分之一。
而且荷兰的纬度很高,与我国的黑龙江北部相近。会有着漫长难熬的冬天。无论从何种条件讲,都不太适合发展农业。但荷兰是最大的农产品和种子出口国。同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温室产品出口国。
难道荷兰和咱们东北之间只差一个温室大棚?
是差了一个套人工环境技术。温湿度控制、二氧化碳补充、全天候生长、人工生态圈、大规模养殖技术、养殖副产品制作有机肥节水技术、育种技术以及食品加工与处理技术等等。
另外,以色列是一个沙漠国家,竟然也是一个农产品出口大国。是仅次于荷兰的全球第二大花卉供应国,同时还是欧洲的“冬季厨房”。大规模集中灌溉技术领先世界。
日本的情况与荷兰和以色列都不同。就想我们了解的日本一样,追求所谓工匠精深。靠得是质而不是量。对于实际操作中很多的细节,日本都会通过成文的法律来进行严格的约束。
真是开眼界!
胡杨重生以来,这还是第一如此真切的认识到了自己的“无知”。
一天之后,胡杨三人如期登上回国的飞机。胡杨的脸色非常糟糕,勉强登机之后倒头便睡。
这一睡就是十几个小时,几乎是睡完了整个正航程。这让戚扬和简有德,不得不一路上都要和空姐反复解释,胡杨并没有生病只是有点累而已。
几经辗转,三人终于回到了香港。经过了充分的休息,胡杨的脸色也恢复了正常。
之前所有的传真发到这里的。没办法,只有在香港才能在短时间内买齐那多的传真机。
这边已经把传真件重新整理归类并装订。接下来就会按照胡杨的要求,送到几个指定的地方去。
他们在香港停留了四十八小时。除了休息之外,胡杨主要还是为了采购年货。这眼看就要过年了,总不能空着手回去。
临近年关,香港街头大红的物件随处可见。相比北京,更加重视老规矩,喜欢讨好彩头的香港,更加有过年的味道。
采购持续了整整一天。不要会怀疑,就是三个男人逛了一整天。男人要是下了决心逛起来,要比女人还要恐怖。
八十年代中后期的香港,还是当之无愧的购物天堂。胡杨的采购范围非常大,从日用品到服装鞋帽,各种国内能用的大小电器都在采购的范围内。其中花钱最多,就是在干鲜市场那边。
满载而归的三人过境深圳之后,就直接飞回了北京。这次并没有去广州和管冲见面。
面没有见,但电话倒是打了很多。像胡杨一样,他们这些人过去对农业的关注度真的都不怎么高。工业强国的想法没有错,但工业并不是唯一的途径。
就算是东北这个老工业基地,想要全面的发展也绝对不能缺少农业这条“腿”的支撑。胡杨要求管冲一定要将农业这个领域纳入视野之中。
回到北京那天正好是腊月二十三,中国北方的传统小年。
照惯例,胡杨先去罗鹏程那里。胡杨可不是空着手来的,手里拎着一个看起来就不便宜的箱子。
一见面,罗鹏程首先对胡杨在欧洲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不过老温对于胡杨不将的重要资料交给他们,还是有一些意见的。
根据波兰那边传回来的消息,马国邦的法律营救已经正式开始。有了胡杨之前釜底抽薪的那一下,应该有八成左右的把握能够成功把他救出来。这个是现阶段来说最好的结果。
胡杨临场对计划的调整是行之有效的,但同样也是老温不喜欢的。好在胡杨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他喜欢。否则,让这么一位人物喜欢,还真是件挺让人后脊梁发凉的事。
表扬和肯定之后就该说正事儿。胡杨首先从英国带回来的东西交给了罗鹏程。
胡杨打开了手里的箱子,里面整整齐齐摆满了磁盘,一共有七十多张。里面都是出样这次从英国取得的重要资料。
罗鹏程看着这些磁盘,眼神中都带着光:“碳纤维生产工艺就在这里?”
胡杨点点头:“整套工艺都有,还有几项重要工艺的实验数据。”
罗鹏程毫不掩饰自己的开心,狠狠的拍了拍胡杨的肩膀然后就抓起红色的内线电话。
收起了笑意严肃的说道:“我是罗鹏程,东西已经到了。”
胡杨一听就知道是有人要来取箱子了。于是合上箱子,上锁,放在桌上,最后自己站到了两米之外。
没多久,门外就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来的人很多。从冷峻的气质上很容易就分辨出,他们都来自特殊单位。
给箱子贴上封条之后,一队人就立刻离开。全程一种只说了三句话,前后一共连1分钟都没用上。
这队人离开之后,胡杨试探着问罗鹏程:“这些不会就是大内那啥吧?”
罗鹏程笑骂道:“知道还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