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合作发展

  林区里面热火朝天的干着,林区之外也一样没有闲着。这次胡杨从北面进口的东西主要是木材和铁矿石。按照之前设想,这两样的东西都要就近消化。这也就意味着,会在漠河及周边地区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如果从总体的收益来看,这都不能说是华夏科技吃肉让当地喝汤。正相反,华夏科技这边的收益总额可远没有当地来的高。
  计划中,在漠河和两个邻近的市会各建设一个木材加工厂。漠河本地的加工厂定位是初加工。将原木进行初加工之后,整形过的木材会送到其他两家木材厂,在这里会把原木变成真正的木材。
  下游的相关企业并不在统一的规划中,但预计可以带动规模应该不会低于五百万人民币。
  要注意的是现在还是八十年代,五百万可不是一个小数子。而且这还是初期,随着木材采伐的规模增大,流程更加完善,新设备的投入使用等等条件日趋成熟之后,预计五年之后每年都将会不低于两千万人民币的规模。
  这还不算因这些企业而带动其他周边产业。比如餐饮,娱乐还有零售业等等。
  而这还只是木材一个领域,后面等铁矿石真正运回来那才是真正的大头。
  按照估计阿穆尔州林区的铁矿石储量,几乎相当于整个华北加上东北所有已探明铁矿石储量的三倍以上。即便矿石的品味不高,无法作为高品质合金原料,但以建设钢材为目标还是没有问题的。
  关键是,从阿穆尔州进口的这些铁矿石的价格,会比国内同等品味的还要再低上三分之一以上。与其他进口渠道相比也至少要低20%。主要注意的是,这是把所有成本都加了进去。
  用一个的很外行的说法来描述,这些都将加入生产企业的利润之中。因为现在正是全国范围内的大建设时期。生产和建筑用钢材是供不应求的绝对卖方市场。
  这种市场环境中,价格只会持续走高。所以绝对不会出现为了竞争,而降低出厂价格的情况。
  咱卖得价钱和别人一样,但采购原材料的价格却比别人便宜,那自然就比一般的钢铁生产企业利润更高。而同时因为有自己原料渠道,所以根本不怕与任何同类企业竞争。
  同样的,这还只是初期。胡杨并不准备一直都进口铁矿石。按照他的计划,未来进口国内的应该是经过一定处理之后的矿砂和矿粉。
  矿石的粉碎和筛选是必须要做的一道工序。这道工序本身需要用大量的水,同时还会产生一定的污染。
  相比国内的环境而言,这道工序更适合放在阿穆尔州进行。理由就是阿穆尔州不缺水,同时有非常丰富的植被。对于这种程度的环境影响,有非常强的消化能力,并不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而随着技术进一步发展,胡杨也相信这种污染的程度也会越来越低。
  除了环境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技术方面原因。
  咱们这位老大哥的工业技术可是比我们先进的。毕竟和美利坚搞了这么多年军备竞赛,技术方面并不差多少。只在民用化方面做得太少,导致轻工业和民生领域异常羸弱。
  大型工业机械的方面,老大哥这边还是比较先进的。如果是想进口,肯定有很多问题要解决,而且绝对不会太便宜。过去十几年的交往经验告诉我们,老大哥对小兄弟的报价从来都不会手软。
  而把这个工序放在那边,就可以完美解决所有的问题。首先避免了环境影响,减少了投资,也缩短了准备周期。
  就在这个春天,边境南北都有很多人在忙碌。
  北面,矿场在准备恢复生产,矿石筛选粉碎厂也已经确定选址并开始准备动工,当然还有几个巨大的仓库正在准备接受来自南边的物资。南边,木材加工生产,钢铁产业相关设施,还有最重要的运输线路等等,也都同时开始运作。
  虽然现在还只是年初,但不出意外将是本年度华夏科技公司人员调动最多,资金投入最频繁的一个项目。
  至于是不是投资最大的,这还真不好说。但华夏科技的流动资金正在快速减少,也是个不能忽视的事实。
  华夏科技公司现在摊子这么大,明理暗里花钱的地方真的太多了。以现在的资金储备而言,虽然还不至于到危险的程度,但胡杨已经开始意识到应该开始找钱了。
  找钱的意思就是字面的意思。不是赚钱,而是找钱。
  华夏科技公司这几年下手的项目,都是非常有是前景也是有钱途的。如果想要利用这些赚快钱也不是不行,但那就有点拔苗助长的意思了。
  良好的基础对一个企业乃至一个产业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打牢了,未来的发展才能更加顺利。这个道理很简单,却不是谁都能做到。
  胡杨可不想因为丁点钱就让这些超速超前发展。这对他来说是非常不划算的一种行为。
  好吧,可能还真不是丁点钱。
  但胡杨脑子里还是有很多高价值信息的。问题就是,需要慎重的选择。有些是还不到时候,有一些则是永远都最好不要碰。现在能碰且有能力碰的,其实还真是不多。
  五天之后,胡杨离开热火朝天的漠北林场,跟着贺平源把几个正在进行的项目都走了一遍。然后这才马不停蹄的赶回了辽宁。
  接下来还有块大蛋糕要分一分。
  这次和北面的合作并不是“钱货交易”而是“货货交易”。需要使用现金的部分,也就只有给那些官员的好处而已。
  民生用品换木材和铁矿石。这才是现在最大的那块蛋糕。
  所谓民生用品,简单来说就是一般生活必需品。吃的,穿的,日用的都在这个范围内。其中包含的具体产品有上千种之多。
  这么多种类和数量的物资,肯定不是三两家能够吃得下来的。光是第一期,就要准备三十车皮以上的物资。
  长期来看,肯定是木材加工和钢铁生产更“值钱”。而短期内,却是这些民生用品对与经济的拉动的效果更明显。就这些产品的订单,足以养活上百家中小型企业。
  别说是放在经济发展欠佳的东北三省,就是放在东南沿海地区,这种规模的拉动效应也非常的惊人的。
  具体到这块大蛋糕要怎么分,胡杨倒是没有具体参与讨论。这件事就让三省的相关领导自己去谈。
  胡杨这边的意见就两条。第一,保证商品的质量和数量。第二,不要搞什么平均平衡之类的,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优势。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但具体到的东北三省的具体情况来看,这个平衡就不能是“三家分果果你一个我一个”这样玩。因为过去基本都是这么玩的,结果怎么样?
  关于这一点,胡杨已经和相关人士都进行了非常充分的沟通。东三省一盘棋,要把所有收益都放在一起看,要更重视平均收入而不是总值。
  畜牧业发达的地区,自然要上各种罐头和熟食加工厂。轻纺这块也不要跟丹东争。大家都按照现有的客观条件,进行能够把现有条件最大化利用的配置。同时还要充分的考虑到物流运输的成本。
  华夏科技公司这边,派出了邢鹏作为全权代表。参与到这次谈判中。除了这两点建议之外,胡杨就不再过问这件事。
  而此时这件事中的第一大功臣牟望北也回到了沈阳。这回可是真正的载誉归来。中国第一倒爷的封号实至名归。
  不过为了以后能够继续在北面顺利的活动,这次合作中牟望北的名字并没有有留在任何书面文件上。
  回国之后,牟望北就把所有文件都交给了邢鹏。而他的海外账户中则多出了一笔丰厚的报酬。这是胡杨特别为他准备的。今后他九成以上的收入都会直接打入这里。国内这边能够查到的,都会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并且按时缴税。即便以后被人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至少绝对不会因为“投机倒把”和“偷税漏税”这样的罪名被抓起来。
  再次见到胡杨,牟望北就试图给胡杨一个热情的拥抱。热情胡杨收下了,但拥抱就免了。
  作为一个直男,真心不喜欢与肥腻的中年人有任何肢体接触。
  好在意气风发的牟望北,还依然记得这里谁是老大。对于胡杨的拒绝,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
  冬梅馆的包厢中,牟望北正口沫横飞的说着这一趟北上的精彩经历。其中占主要篇幅的,就是徐刚和张研两位的优秀表现。
  这次还真的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帮牟望北解决了不少问题。包括其中几次十分有威胁的袭击。牟望北也都是在他们的护卫下才能安全脱险。
  牟望北说得很精彩,因为他原本就是一个擅长说话的人。但胡杨听得却并不太投入,因为这些他造就在两人的汇报中看过了。而且还是那种毫无修饰和艺术性夸张的版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