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独自北上
欧洲分为北欧、南欧、西欧、中欧和东欧五个部分。语言有六大语言体系,分别是:日耳曼语族、拉丁语族、斯拉夫语族、凯尔特语族、希腊语族以及波罗的语族。
八十年代的人口是四亿左右。这个时期整个苏联的人口,还算在欧洲的总人口中。此时欧洲还只有四十二个国家和地区。
欧洲的总面积在几大洲中并不突出,但社会复杂程度却是妥妥第一。尤其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
jin的课程对胡杨来说也是很有学习意义的。胡杨所以了解的那个欧洲,是已经成立了欧盟的欧洲。那时欧洲已经变成由四十八国家和地区组成。
相比动手,这些动脑的项目的确对老兵们来说,的确是困难了一点。但好在课程要求并没有那么高。现在这个阶段胡杨对他们的要求也就是掌握常识。至于实际应用方面,短期内他们还用不到这方面的技能。未来会有但也不需要每个人都精通。会甄选出其中几个进行专门的培养。
这段时间,胡杨也一直在关注那些重金采购的设备。那可是真正用黄金采购的!
通过雅各之子购买的设备,以及通过柯温的关系购买的设备,都在按照计划生产制造中。估计是因为买卖双方都是欧洲企业,所以整件事都没有受到特别关注。
瑞文已经准备放长假,原则上不允许离开欧洲,直到整件事调查结束为止。柯温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但也只是稍微好一点而已。雅各之子这次行动的虽然收获不小,但人员损失太大。可以说是元气大伤。甚至在可以预见的几年之内,雅各之子都无法展开这类项目。
而另一方面,因为事件在没有准备好之前就被提前曝光,造成舆论的过度关注。这就直接导致雅各之子没有了台下操作的环境。
所谓台下操作,其实就是柯温和瑞文联手做的那件。而不同之处,只是组织的胃口更大罢了。
在吃饱之后,组织会把剩下的部分做出一份漂亮的清单对外宣布。然后才会是传统上的那一系列操作。
但这一次,雅各之子失去了这个机会。不是说完全没有机会,但肯定是失去了最佳的机会。现在媒体也好,同行也好,别有用心人士也好,许多人都盯上雅各之子。
像雅各之子一样的组织,已经开始偏离了最早的初衷。财富已经成为他们第一顺位的追逐目标。而原本的那些核心追求,已经逐渐成为他们的遮羞布。
不过这些都和胡杨没关系,只要钱能到足额到位就行。胡杨现在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这么看来,好像大家都是一样的,都在拼了命的追逐财富。
但胡杨相信,这其中还是有区别的。
就比如他会花一大笔钱,去购买技术资料和生产工艺。而这些东西将来都不仅限于华夏科技内部使用,成熟的时候胡杨都会拿出来分享。
乍一看来,这好像并没有什么说服力。但有个很多人都会有的误区是,拼命追求财富的对立面并不是“完全不追逐财富”。而是不将追逐财富放在绝对第一位。简单的说,是以追求财富为最终目的,还是追求财富只是为了达到目的的区别!
因为这代表了两种对立的价值观。
价值观的对立才是真正的对立。
这个世界上在价值观上跟胡杨对立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可以因为足够多的财富而出卖了一些不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
培训第二周,胡杨独自离开了德国。几乎和他形影不离的戚扬这次被留在h·w的厂区继续休息。
胡杨说服他的理由有两个。第一,此行并不危险,至少没有之前上山下水那么危险。第二,他会拖累胡杨,因为能力上差距有点大。
前一个观点戚扬表示保留意见,人多的地方才更加危险。但胡杨并不采纳这个观点。
但后一个观点戚扬是无力反驳的。胡杨说的能力,是那种在人群中不被人注意的能力。
胡杨用了24小时离开德国。之所以会用这么长时间,是为了保证胡杨这个身份能够彻底的消失,新身份也能凭空出现。最重要的是,这两个身份要毫无关联。
北上之后在丹麦停留18小时之后进入了目的地北欧瑞典。
此时胡杨已经完全变了样子。就连最熟悉他的那几个人,也不见得能够一眼就看穿伪装,认出他的本尊。
胡杨的伪装技术不中不仅包括的普通彩妆技巧,还有很多特效化妆的技巧。通过这些技巧他可以通过改变立体结构的方式改变面部的轮廓。
而在染发、加深眼眶、提高颧骨以及黏上胡子之后,胡杨就变成了普通的北欧中年人。他身上唯一的破绽,就是眼睛的颜色。没办法,暂时还买不到合适的彩色瞳片。他只能戴了一副眼下很时髦的变色太阳镜。
说起来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隐形眼镜这种东西已经存在了七十多年。而隐形眼镜正式进入中国,却是今年才会发生的事。因为美国强生公司提出了抛弃式佩戴方法。
考虑到近视人群的逐年增加,这应该也是一个不错的商机。
北欧四国都是很早完成了工业化进程的国家,是世界上著名的福利国家。这些国家的生活节奏都很慢。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国民都无所事事。正相反,不用为生计发愁之后,大家都可以去找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这里的国民受教育程度和平均时间都是领先世界。在这种氛围下,文化和艺术方面的北欧也同样是走在前面的。但这些都不是胡杨来这里的原因。
北欧四国的科技同样很发达,在很多领域也都是世界领先的。比如一种做“碳纤维编织”技术。
碳纤维的重要性就不需要再赘述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碳纤维无法自主生产,军工就会整体停滞不前。二十一世纪的军工技术绕不开碳纤维技术。
几个月前,胡杨还曾专门为了一个和碳纤维有关的人,来欧洲救了一次人。也正是因为这次救人行动的成功,胡杨从大领导那里得到了一个大“好处”。
关于碳纤维的介绍是这样的:“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耐高温居所有化纤之首。用腈纶和粘胶纤维做原料,经高温氧化碳化而成。是制造航天航空等高技术器材的优良材料。”
这段描述中提到的原料是腈纶和粘胶纤维,也提到工艺是高温碳化,但并没有提到另一个关键性的技术,纤维的编织。
纤维要变成各种性状的实体,是需要从点到线,线到面,二维到三维的过程。一般说来,碳纤维编织都只是织成所谓的碳纤维布,然后堆叠若干层达到需要的厚度,然后形成想要的形状。
胡杨记忆中,到了下个世纪头一个十年,九成的碳纤维制品也都还是这种方式生产。
但其实是有更好的编织方式,可以直接织出3d的成品。
几个月前,胡杨在波兰搞到部分碳纤维制备设备和制备的工艺流程。这些市场价值连城,战略价值更连城的东西,全都交给了罗鹏程。
当时他们约定“两年之后向华夏科技开放共享实验数据。三年之后有选择的向社会公开实验数据。”
以胡杨对国内现状的了解,民间企业能够接住这个盘的没有多少。但只要能接住的,肯定都是有身后背景和实力的。华夏科技虽然发展的不错,但作为一个纯粹的私人企业,在国内竞争中其实并没有多大的优势。
想要在这个领域中占有相当分量,一两手绝活是必须要有的。而几周前刚刚发现的这个碳纤维编织技术就是有可能成为这种绝活。
说起来,胡杨能得到这个消息也还是跟蔻蔻有关。碳纤维的军用价值极其之高,所以自然也有很多国家或者组织想要拥有这种先进的材料。而作为一家著名的运输企业,himc也收到了很多相关的订单。
但碳纤维实在是太敏感了。只要稍微对军事科技有一点了解的人,都明白这种材料的重要性。它是真正的战略级资源。不仅在军工科研方面非常重要,民用的领域更加的广阔。所有不用考虑成本的产品,几乎都可以用上碳纤维。
就算是常年做特殊买卖的海克斯家族,也不愿意去碰这个烫手的山芋。只有那些孤注一掷人或者没有任何牵挂的独狼,才会碰这种敏感到顶点的东西。
不愿意碰,不代表不关注。
虽然家族这些年的发展一直都在走下坡路,几乎所有的产业的都在收缩。唯独花在情报和购买消息方面的开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
海克斯的人应该是第一批知道,有人放出风要出售碳纤维相关技术资料。他们也是第一批进行了接触,然后又第一批放弃。和他们一样的还有很多。因为他们在接触之后都发现,这份资料的内容,和他们以为的都不一样。
这个东西,有点太超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