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启程北上
真的只用了不到二十四小时时间,客车就完全改好了。
里里外外看过这辆车之后,祝老祖孙俩对这辆车赞不绝口。长途旅行最怕的就是舟车劳顿的辛苦。这辆车不说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但肯定要比硬座强得多。更不要说里面留下了很大的空间,随时都可以站起来舒展一下筋骨。
某位脑子里充满了浪漫想法的年轻姑娘,甚至想要在车里装上迷你小秋千。
好在大家都没有当真。
他们准备了些可以常温保存的食物放到了车上。
不要以为在防腐剂添加剂没有广泛使用,也没有真空包装技术的一九八六年,符合这种条件的食物就很少。
其实糖和盐本身就是天然的防腐剂。牛轧糖、萨其马、牛肉干、烤鱼片,还有锅盔这种古时候的行军干粮。林林总总的塞满了两个大箱子。至少车上这几个人短期内肯定是饿不着的。
改车弄的动静弄挺大,但出发却是很低调。早上九点不到,这辆客车就开出了车队大门。
客车上总共七个人,男女比例四比三。除了祝老之外,一对有证的夫妻,一对正经的情侣,还有一对……嗯,就是那种外人都说不清楚关系的男人和女人。
总之,很和谐。
胡杨和柏青自然占领一张沙发,但并没有腻歪着卿卿我我。胡杨从旁边专门给他准备的保险柜里拿出了一叠资料。柏青则是拿出了随身听,把耳机戴到了耳朵上。这些磁带都是国外名著的外文的阅读版。
是胡杨专门花钱找人录制的。虽然市面上也有听力磁带,大多还是为了应试而准备的,内容很空泛毫无营养。反正就是要听外文,不如听听那些名著。
这也不算是胡杨独创,只是现在还没人这么做。很快就会有人想到这个,但其实这想法还是很难普及的。应试还是日后的主流,而且能叫名著的文学作品通常都不是很好读。
咱不说外文,就说咱国家自己的名著。都是咱们自己的母语,但看过又能看懂的又有多少?
说到底这个东西并不是给初学者准备的,虽然高级但又用不上。算是入门之后想高级进阶过程中所需要的教材。毕竟语言和文化是分不开的,想要把一门语言学精,必须要足够了解的这个语言所生长的文化。
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肯定是很不错的手段。至于更高级的进阶,这不是有胡杨吗。他的精准教学,效果肯定也是杠杠的。
至于胡杨自己看的东西,就是他自己的学习资料和必要情报补充。现阶段来说,胡杨的重点是知识面覆盖的盲区要尽可能少。而专项的深度方面,他也只会坚持之前那几个。更多更深的专业领域,还是要靠更多专业顶尖人才。
原本以为是郊游,却没想到一上来就全都是学习的气氛。就连戚扬也翻了本书正儿八经看了起来。这倒是真的让祝老爷孙俩有些意外。
华夏科技的学习风气这么浓厚的吗?
胡杨是因为每天需要补充很多信息。柏青则是找到胡杨要资料看,所以自己也打算边消磨时间边充电。至于戚扬,大约可能是不想聊天吧。
之前胡杨可是答应了罗鹏程要好好接待这两位,自然是不能就这么晾着这两位。柏青也给他们准备很多从香港送过来的杂志,种类很多内容庞杂,应该可以满足祖孙俩的兴趣。
他们北上的第一站是辽宁的铁岭。在那位著名的东北笑星还没有横空出世之前,铁岭最广为人知的东西就只有丰富的煤炭储量。但铁岭现在还是个不重要的煤炭产地,因为开采的规模并不大。
储量大但分布却并不是很理想。有条件开采的,也都是在山区之中。以现在的技术而言,想要大规模开采难度还是很大的。因为那需要更加完备外部条件作为支撑。
最基本的,总要有条通往山外的路吧。但修这条路的时间和资金,还真就成了拦住了大多数人的难题。搞不定这条路,设备运不进去,煤也运不出来。所以很多矿场的发展规模,都被这个问题卡住了。
还有一部分探明的煤炭矿藏的位置很尴尬,就在辽河口附近。河口,基本上都是冲积平原。这种地貌的开采的难度非常大。
这里土层松散易塌方、透水。同时在这里开采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环境影响。而且极有可能影响到整个辽河流域。所以基本上这些煤,探明了也没什么用,只能成为已探明储量后面单纯的数字。
铁岭以前真的是大城市,至少在辽宁关外是一座在史书上有名有姓的城市。而关于这些,胡杨知道也非常有限。
这个时候,祝老作为车上最年长的者,自然担负了给年轻人普及历史知识的责任:“铁岭在明代就已经设有卫。但你们现在经常能听到的就只有沈阳卫和天津卫。以前这里就叫铁岭卫。”
祝芷云好奇的问道:“爷爷,那为什么这个地方为什么叫铁岭?是因为这里以前有铁矿吗?”
祝老解释道:“有可能,但我没看过确实的记载。还有些民间传说,例如说在铁岭城内钟鼓楼那一条坚硬如铁的路,别的路到春天时大多都翻浆,而唯有那条路从不翻浆,所以就把这儿叫做铁岭的。还有很多类似的传说,但基本都做不得准。因为后来研究《辽史》的学者发现,铁岭其实原本不是这个铁岭。明朝之前,这里曾先后有银州、新兴等名字。银州是辽代将原在黑龙江流域的富州更名南迁的名字,辽灭亡后金朝废银州改为新兴县金、元二朝这三百年间一直用“新兴”这个地名,新兴县亦被称为古银州。明朝建立之后这个被称作"古银州"的地方开始有了铁岭这个名字。后来又才设立的铁岭卫。”
祝芷云听的有点迷糊:“铁岭没有铁矿,那总有岭吧。”
祝老笑着说道:“岭还是有的。大体是四山半水,四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祝芷云说道:“那听起来还挺好的。可是为什么现在就....”
祝老说道:“那不是铁岭一个地方的问题,是整个东三省的问题,是吧小胡。”
胡杨放下手里资料,说道:“农业的产量和产值上不来,工业发展受到大环境影响同样没有起色。这种情况在东北是具有普遍性的。”
祝老看着胡杨问道:“那小胡为什么将这里作为第一站呢?难道只是单纯的路过吗?”
这个问题很有点意思。可以说是祝老想问的,也应该是很多人想知道的。
胡杨说道:“路过肯定是一方面,北上的目的地是黑龙江,那远着呢。再说咱们自己省内的情况其实也算是比较了解。这次直接到铁岭,主要的是想看看松辽平原中段的农业资源。然后接下来的行程也会跟着这个思路走。主要是看大的种植区。”
祝老微微点头,说道:“如果只是看土地,那从天上看不是更直观,效率也更高吗?你们华夏科技应该是有这个实力租几架飞机吧。”
胡杨笑着回应道:“航拍的部分已经完成百分之六七十。这件事,三个月前就开始做了。”
祝老有点小意外的说道:“那你还要自己再跑一趟。”
胡杨很平淡的说道:“有些东西,在天上是看不见的。总还是要自己来过才能看得更清楚。”
祝老似有深意的看了看胡杨,应该是听出了的胡杨话中所指那层意思。当然,既然是那一层,自然是不能明言的。
铁岭也有华夏科技的分公司,但并没有在这个城市有大的投入。主要就是两个,商贸公司的分公司和华夏信息的分部。冬梅馆也准备进驻铁岭,正在筹备之中。他们这次住的地方,就是将来冬梅馆的选址。
相比沈阳,这边选址的规模要大很多。因为冬梅馆在这里是准备建座综合性的酒店,而不津津作为单纯的饭店存在。
这并不是说冬梅馆特别重视铁岭这个地方,其实正相反。只有在不准备大力投入的情况下,才会做综合性的酒店,放所有东西放在一起。这样做的有优点就是有统一高效的管理,后勤方面的成本会降低。缺点就是全了,就很难再专了。在比较重视的城市里做分部的话,就会用完全相反的想法。会不计成本的把每一个专项都做到最好。比如在北京的分店,就是这个策略。
这里原本这里就是个老国企的招待所,主体就是个二十几个房间的二层老旧小楼。买下这里,主要看重了这里的位置和配套的大院子。将近四千平的大院子,可比这栋楼值钱多了。
虽然胡杨并没有打算让华夏科技进军地产圈,但在发展阶段都还是尽量利益最大。现在这个阶段买房都要有块尽可能大点儿的地皮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