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四章 耕种之重

  番薯的意义重大,饥荒年间,番薯就是生命线。嬴翌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
  在这个时代,番薯通过红夷传入神州的时间不久。朝廷不是没想过推广,但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刚刚在神州大地上扎根的番薯,正处于适应环境的过程当中,远远没有达到后来的产量。
  番薯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强,比橘、枳不可同日而语,但毕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原本的历史上,满清能养活几亿人,不是满清有多厉害,而是外来的高产作物,经过明末的适应期,在满清时期,绽放出了它们的光彩。
  如果大明能够渡过这一劫难,嬴翌有理由相信,大明可以养活的人,会更多。
  番薯等一批外来高产作物的意义,就在于此。
  然而番薯这种作物,比起传统的五谷,除了在适应环境之后产量高之外,其他的没有可比性。
  番薯吃多了,人就变得黄皮寡瘦的,就营养而言,远远比不上传统的五谷。
  再则番薯的育种,跟稻、麦不同。它是通过块根发芽育种的。
  嬴翌的元炁方案下的元器分支的民用元器,植物育种改造元器,是嬴翌的依仗,虽说如今并非传统意义上播种麦子的时节,但他可以通过元器的改造,使得麦子缩短生长周期,等等。
  一座育种改造元器,一次性改造育种的麦子,一定比番薯多。
  这才是嬴翌选择麦子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麦子久经考验,而番薯才刚刚落地生根。如果嬴翌要求六十万亩土地全部种植番薯,百姓大概不会那么乐意,会产生抵触。
  虽然因为嬴翌带来的许多神奇,使郑允芝和孙秀才莫名有些信心,但难处还是很大。
  孙秀才道:“主公,如果种植番薯,只需取苗扦插。而若种麦子,六十万亩地,所需的种子可不在少数。”
  郑允芝颔首,表示赞同。
  嬴翌笑着点了点头,现在这时节种植番薯很简单,譬如小王庄外的番薯地,只需要从中摘苗,然后扦插即可。又方便,又能大幅度的缩减成本。但这也正是被嬴翌否定的一个因素。
  他要对作物进行改造,从种子开始最好。番薯此时并不符合要求。
  他很理解孙秀才和郑允芝的想法——七月种番薯,也不是合适的时节。但只要能种下,能成活,茎叶就是一味饱腹的粮食。番薯的成活率比麦子更高,尤其在当前的气候环境下。
  至于另一个担忧,嬴翌也理解。
  六十万亩土地,全部种植麦子,按照惯例一亩地算十斤种子,种子都要六百万斤。
  六百万斤啊!一百二十斤一石,就是五万石。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五万石小麦,现在能卖到十两银子一石。要五十万两银子。”郑允芝捻须正色道。
  嬴翌道:“银子不是问题。银子不能吃,放在那儿有什么用?岳父大人,秀才,只要种子到了,一切都不是问题。”
  顿了顿,道:“眼下我们自己还能挤出多少麦种?”
  孙秀才立刻道:“大概三万石。其他是另外五谷。”
  眼下嬴翌手中的粮食,还有不少。当初叶县储藏的二十万石,到现在还有十五万石。剿杀左良玉、刘宗敏郝摇旗等,加上裕州的储量及缴获,又有十多万石。
  但其中麦子不多,只三万石,剩下的都是稻谷、豆、高粱等其他种类的粮食。
  “三万石...还差两万石。”嬴翌道:“十天之内,郑氏商行能不能购来?”
  郑允芝想了想:“时间太短,有些困难。从南阳往南,民间种植以稻谷为主。麦子湖广一带储量不大。”
  嬴翌皱了皱眉头:“可高价购买。”
  他不是没想过参杂一些稻种,但如今天旱,麦子本就是旱地作物,但稻子不是。
  虽说可以改造,但嬴翌尚未用过植物改造元器,不知道能否如愿把稻子改造成适应干旱环境的作物。
  不过他想了想:“为防万一,再准备两万石稻种。咱们双管齐下,购置麦种是其一,若不足数,只好代替以稻种。”
  孙秀才和郑允芝都点了点头。
  然后嬴翌道:“七月初播种,距离当前还剩下不到半个月时间。先把三万石麦种运送到月牙谷去,剩下的两万石十天之内必须要齐备。如果不能,就替以稻种。一定要保证七月初有足够的种子播种。”
  农为国之本。重视耕种,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掌权者关注的重点。当前嬴翌所占领的三县之地,真的是百废待兴。而七月的耕种,是百业俱兴的前提。
  嬴翌对此事的重视,完全不亚于对闯贼的军事作战。甚至更重视几分。
  “那些坐地虎暂时不要去管他们。”随后说起三县地主的事,嬴翌摆手道:“到时候他们自然会求上门来。”
  南阳经过流贼肆虐,虽说千里白地,但仍然有地主存活下来。这些年年成不好,天灾人祸的,那些地主也各有各的保命办法。
  最普遍的法子,就是筑坞堡自守。
  地主往往是当地的土霸王,占据大片土地,积存许多粮食,他们筑起坞堡,收拢百姓,组建家丁、民团,连流贼一时半会也奈何不得他们。
  小股流贼打不过他们,大股流贼又觉得不划算。
  这些地主为了保护他们自己的财产,遇到流贼往往敢拼命,实际上比官军还要让流贼忌惮。所以不少的地主,都存活了下来。
  但这些坐地虎,很多都不是好东西。以其坞堡为中心,最好的土地,都被这些坐地虎私吞了,嬴翌想要将这些土地拿回来,很难。
  郑允芝和孙秀才与这些土霸王斗法,并不占优势。除非发兵攻打,否则油盐不进。
  但嬴翌相信,自己改造过后的作物,一定是解开这个难题的关键钥匙。
  所以他不急。
  “咱们只管种自己的地,他们不来打搅就好。”嬴翌道:“若是有乱来的,我的刀子莫非不利?”
  孙秀才和郑允芝微微颔首。
  当前耕种六十万亩土地才是重中之重,与地主斗法,暂时确实该放在一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