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拜访

  玲珑跑了,陈耀却失眠了。
  当然了,陈耀之所以失眠并不是某个地方硬邦邦,而是头疼接下来的事情要如何处理。
  明朝的风气可不像二十一世纪的华夏,无论男孩女孩对于换情侣就像换衣服那么随意,这年头的女孩子一旦对异性说出了喜欢你,那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别看玲珑只是一个小姑娘,但依照这个时代的风俗,既然他对陈耀说出了这三个字,如果陈耀不接受的话,她要么只能青灯古佛孤老终生,要么一死了之了。
  “头疼啊……”
  躺在床上的陈耀望着黑黝黝的房顶,脑子不停的转动着。他和张家姐妹的关系很微妙,属于那种大家相互都有好感,但却没有挑明的那种。
  按理说他和张家姐妹的关系都那样了,干脆来个姐妹全收岂不干脆,但陈耀心里也怕啊,如今和张三娘的关系还没定下来呢,如果先和玲珑闹出事情来,到时候竹篮打水岂不糟糕。
  一直想着心事的陈耀辗转反侧到了下半夜这才昏昏睡去。
  第二天上午,睡眠不足的陈耀带着李国安和五十家丁以及三十名青壮带着十几辆大车出发了,他们的目的地便是隔壁上蔡县的金秋集。
  一路上,他们遇到不少的流民和不怀好意的目光,只是看到五十名全副武装的乡勇和青壮后,这些人只能强行压下了心里的贪念,看到这里后,陈耀也暗自庆幸自己花费大力气把乡勇武装起来的想法是正确的。
  为了保证此次出行的安全,也是为了威慑宵小,陈耀让所有的乡勇全都换上了从现代弄来的铁甲,一眼望过去既威武又精神。
  或许有人要问,为什么不给所有人都配上防刺服,这玩意既轻便防护性能又好,不比铠甲强多了?
  曾经陈耀也想过时不时给所有乡勇都配上防刺服,但经过再三考虑后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一来防刺服这玩意太过超前,贸然将它带过来并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再有就是成本问题。
  防护服也是会破损的,一旦发生破损根本无法修复,只能换新的,这样一来开销可就太大了,二铠甲则不同,即便是坏了也可以让工匠修复,一来二去的成本就降低太多。
  虽然沿途看到不少流民,而且越往上蔡县方向走流民的数量就越多,对此陈耀刚开始还感到有些不解,但随后他就明白了,因为距离目的地越近,水利沟渠越发多了起来,最后陈耀甚至看到连绵的田地,一条条田埂,上面种满了小麦,田地边是一个个水塘,塘边栽着桑树与榆树
  抵达目的地后,陈耀变看到一座圩寨耸立当前,而且看那寨子的规模似乎还不小,光是那条围绕着寨子的土墙就有三四里长。
  “这才是一个寨子应有的防护啊。”
  看着面前的寨子,陈耀一阵感慨,心里也暗自下了决心,回去后无论如何也要修建起一道围墙把镇子保护起来。
  接近寨子后,陈耀还发现后面还有条河流,这条河将寨子的后面保护了起来。
  “这个寨子的条件太好了!”
  看到这里,就连李国安也不仅赞叹起来,指着寨子道:“大人请看,这条河便是桑干河了,这条河水流湍急,很好的将整座寨子后面护住,如此一来寨子一旦遇敌便可以专心防守左右两侧和前面而不用担心被人包抄后路。”
  “确实是个得天独厚的地方啊。”
  陈耀也不仅赞同的点点头,这样的地形对于讲究立体化作战的现代时空来说早自然是没有太大作用,但在这个年代,在这样的地形里防守简直就是占了大便宜。
  随着一行人来到位于南边的寨子大门时,陈耀甚至还看到不少三三两两的流民流连在寨子附近,也有不少人哀求着寨子收留自己,但他们的哀求没有任何效果,寨子里的守卫只是用冷漠的眼神看着那些流民。
  不过,随着陈耀一行人的到来,除了引起周围流民窥探的目光之外,土墙上的守卫们也注意到了这支队伍,不少守卫对着他们开始指指点点,甚至还有人开始掏出了弓弩对准了他们。
  当他们来到距离寨子三百多米的距离后,队伍停了下来,李国安骑着马越过众人来到了寨门前,手中高举着一张红色的帖子高声喊道:“正阳县团练总兵陈耀大人,前来拜访金秋集宁家老爷子,有名刺为证,还望各位兄弟代为通报。”
  很快,土墙上放下了一个吊篮,李国安讲名刺放在吊篮上,很快吊篮便被守卫拉了回去,守卫拿到名刺后对李国安道,“请客人在外头稍等片刻。”
  不过会功夫,这张名刺就出现在了一位老人的面前。
  这名老人约莫六十来岁,一张消瘦的脸庞上是一双略显浑浊的眼睛,只是这双眼睛里不时露出的精光却显示出其人的精明。
  这名老人便是金秋集的掌权者宁正营,而上次负责送礼的余管事正恭敬的站在他旁边。
  宁正营仔细端详着面前这张名刺,露出了好奇之色:“这个陈耀送来的名刺倒是挺有意思的,老夫居然还是头一次见到这样的名刺。”
  所谓名刺便是名片的别称,这玩意在华夏古已有之,而且对于名刺的规格大小以及写法都是有讲究的,比如明朝的名刺大小约为长七寸,宽三寸。
  陈耀今天送来的名刺在规格、称呼、以及字体上都没什么问题,唯独有区别的却是陈耀送来的名刺是过塑的,这样一来名刺不仅美观,而且还能防水,这也让宁正营有些好奇起来,他问道。
  “老余,你去过百盛镇,对其印象如何?”
  余管事恭敬的答道:“回老爷话,以小人所见,上次小人去了百盛镇,发现那里依然是百废待兴,不过那位陈大人貌似挺有法子,他正在不断的收拢流民,给他们分发田地、农具、种子,并许诺只要种满二十年,便讲那些田地送给那些流民。”
  听到这里,宁正营点点头:“这个陈耀是个聪明人,而且所图非小啊。既然如此,老夫就会会他,传令下去大开中门,将他们请进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