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升阶拜泰山

  “精神些,女儿女婿来了。”柳氏提醒说。
  崔宁这才嚯嚯两声,支起偌大的脑袋来,结果看到走到廊下的女婿仿佛变了个人似的:
  年轻的黑发丰润,细长的髭须自唇上中分(没错,高岳为了融入唐朝圈子,也开始蓄胡了),顶上蒙着官样圆头巾,黑色长脚幞头垂下,身上为圆领灰白暗纹长衫,束银带,内衬雪纱汗衫,身材也显得修长不少,气质更是远胜刚才满是补丁的监察御史服,和自己女儿云韶在一起,确实十分般配。
  这时柳氏看到女婿这般模样,根本是喜上眉梢,便又急忙用手捣捣丈夫的腰部,崔宁被她顶得来回晃动两下,才想起礼仪来,便轻咳数声,伸手说到:“请吾子升阶。”
  “不敢。”高岳和云韶都低着头。
  “固请吾子升阶。”
  “不敢。”
  “终请吾子升阶。”崔宁说到第三次时,高岳才拱手行礼,朗声回答说:“唯,不敢辞!”
  接着抬步登阶,走入中堂,云韶很乖巧地跟在夫君身后半尺,而后一起对崔宁作揖长拜。
  云韶的兄长们也都互相点头,挺认可这位妹夫,两侧回廊边掖处各有些美姬侍妾也躲在那边暗中观察窃窃私语。
  柳氏便又对崔宁说:“你瞧我们女婿多懂礼仪!”
  “哼......”崔宁还是有些傲慢。
  结果这时他女儿抬起白胖胖的小手,端着红檀木食案,奉在父母的眼前。
  “这?”见食案上的竹笲里盛着枣、栗、牛羊肉脯,旁边又有羹汤,崔宁大为疑惑。
  “阿父,阿母,崧卿父母早已仙游,不在人世,所以阿霓不可能具拜舅姑(公公婆婆)之礼。可崧卿对阿霓说,此后阿父阿母便就是他的父母,阿父阿母也同于阿霓的舅姑,以后要以双倍的孝心顺养二位。”
  说完,云韶和高岳将枣、栗送到父亲的面前,“早自谨敬。”
  “快收下,这是女儿亲手做的。”柳氏很是感动。
  崔宁嗯了两声,点点头,便收下了。
  云韶、高岳又将肉脯送到柳氏面前,“断断自修。”
  “好,好......”看到女儿如此幸福乖巧,柳氏的眼睛都湿润起来。
  “请用羹汤。”
  崔宁便举起勺,舀了口女儿亲自烹制的羹汤送入口中。
  瞬间,他的脸有些青紫,“阿霓......你的盐放得太多啦......我差点就信了你被高三这小子调教好了.......”
  接着中堂大摆宴席,高岳没想到岳父虽然在战场上威名遐迩,可酒量却是如此之浅——自己在旁给岳父斟了几杯酒,崔宁就面红耳赤,手舞足蹈,居然抱住自己肩膀,恨不得称兄道弟起来:“高郎啊高郎,你先前给我送出的信,里面的方策真是太有用了,阿霓不错,端的是有眼光,哈哈哈哈。”
  说着,岳父的大胡子直往自己脸颊上戳,生疼生疼的。
  然后崔宁用缺了一指的手,指着庭院里的数匹骏马,打着酒嗝对高岳介绍:“明日宣政正衙朝会,我为西川节度使要送这些马献给圣主,当作觐见之礼——然后我就奏请圣主,授你七品殿中侍御史。”
  哎?杨炎也已许自己殿中侍御史了。
  可还没等高岳说什么,崔宁继续滔滔不绝,“随即秋月一至,西蕃来侵,那样高郎你的布置就能起成效,届时我回镇蜀都,你追随着我,将来别说幕府的掌书记,最后连行军司马都是你的。”接着他指着三个儿子说,“你们啊,以后要和高郎齐心协力,保我升平坊崔氏家业不坠,知道吗?”
  行军司马......每镇的行军司马,其实有个别称叫“储帅”,也即是说当上行军司马,就默认为下任节度使的继承人。
  我岳丈这是要在未来把整个西川都送给我呀!
  可高岳心中忽然浮起异样的感觉,他明白,未来的道路可能充满机遇,也会全是凶险,这会儿他望了下崔宁的几个儿子,看到他们的眼神一下子由原本的认可变得了疑惑,乃至是猜忌。
  “岳父,朝廷分朔方节度使,并收盐川财权,可能马上要于西北屯田,婿还是希望去西北军镇营田,完成未竟的事业。”高岳急忙推脱。
  谁想崔宁却又吼起来,酒气直喷,连拍高岳的肩膀胳膊:“好,好,高郎脚踏实地,不过高郎啊你也别老想着营田的事,你在泾原呆了一年,对边戎的事就没点自己见解吗?将它们献于阙下,博得圣主欣赏不是更好?大丈夫择机而动啊。”
  岳父这句话,倒是对高岳产生了不少的触动......是啊,有了经验,也要学会总结,并将其推广出去才行。
  数日后,于宣政殿正衙处,高岳身为监察御史,立在西庑廊下,俯瞰着自龙尾道上逐步登上来的文武百官们,他清清楚楚见到,文官班次的打首处,杨炎于最左,刘晏在最后,崔佑甫和乔琳夹在中间,杨炎仰面不发一语,崔佑甫则脸色暗黄,似乎身体不适,而乔琳依旧嘴欠,正在和刘晏兜售他的冷笑话,刘晏可能是出于礼貌,微微笑着,却不答言。
  “诸位执事,宣政牙前请肃穆!”待到他们走近,高岳拦住这四位,挥动木简如此说道,其实是在警告还在那喋喋不休说笑话的御史大夫乔琳。
  这会儿,班次旁边的殿中侍御史也喊出相同的意见,看来对乔琳也忍很久了。
  就算是宰相,杨炎、刘晏和崔佑甫都不敢对这小小的八品监察御史反驳什么,统一奉起笏板,退后站齐,乔琳则还是满脸“值得如此大惊小怪吗?”的表情。
  此次朝会,西川那边果然传来严重的军情,“西蕃勾连云南,共起十万蛮军,分三道逼近蜀都城,并狂言‘要得蜀都城为西蕃东府’。”
  御座上的皇帝李适显然有些紧张,因为这是他刚即位就遭遇到的外敌入侵,要是抵御失败,是会影响自己威信的。
  武官班次,郭子仪步出,建议道:“西蕃胆敢入寇,是因陛下征召崔仆射回朝所致。先前崔仆射在镇时,累破西蕃,西蕃、云南皆言崔仆射为‘神兵’,畏之如虎,若陛下让崔仆射回镇蜀都,西蕃、云南不足为患。”
  刚从淮西那边来的李忠臣,也持相同的看法,附和郭子仪。
  坐在角落里的高岳暗自颔首,看来这群方镇节帅某些方面也是进退一致的——但也不清楚他岳父暗地里送给这几位多少好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