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 (阿宝来了)

  2004年的年末,《通缉令》是最火爆的一部电影。
  长达两个多月的全球各地上映期,在新年过后的3月1号,最后一地日本票仓收官。
  “一部跨时代的华语大片,终于落下了帷幕,从《卧虎藏龙》开始,到《英雄》的北美周冠军,再到《通缉令》的全球周冠军,华语大片的发展突飞猛进。尽管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中国市场一再低迷,但谁都看到了,中国电影必将伴随着华语片的成长一起成长。”
  “第五代导演中的张一谋,第六代导演中的万小虎,香港电影的吴羽森,台湾电影的李桉,华人导演有过挫折有过迷茫,但是未来一片光明,老一辈依然坚挺,新一代焕发光彩。无论商业,还是文艺。”时光网在3月2号这一天,最后一次做《通缉令》的票房汇总。
  “《通缉令》打破了所有华语片曾经保持的票房记录,虽然,在内地,很遗憾的只拿到3.24亿人民币,未能打破《泰坦尼克号》这柄悬在中国电影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但是至少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伴随着票房的豪华数据,万小虎也成为了亚洲商业电影第一人,25岁的导演,25岁的商业电影大师,必将是中国电影未来五十年的一面旗帜!”
  “2004年12月24号正式上映,2005年3月1号日本下画,整个上映期间,《通缉令》以4.52亿美元的超级票房完美落幕,位列2004年度全球票房第九位,其中北美票房1.91亿美元,位列2004年北美票房第7位。中国票房3.24亿人民币,位列2004年中国内地票房冠军,历史总票房第2位。”
  “凡是《通缉令》上映地区,皆打破了当地的华语片票房记录。合共六十九个国家地区。”
  “其中票房过千万的票仓有九个,分别是北美1.91亿,中国内地3915万,日本2737万,英国2434万,俄罗斯2302万,韩国2211万,法国1220万,丹麦1149万,德国1092万美元。”
  “……万小虎在猴年走向鸡年的岁末之际。也因为《通缉令》的超级票房。以及被誉为动作片巅峰、暴力美学巅峰。成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同时《时代周刊》第2005年1月31号的亚洲版,杰西卡.阿尔芭和陈昆登上封面,《时代周刊》的2004年度风云人物,万小虎、杰西卡.阿尔芭与陈昆一起入选。”
  下面是两个链接。一个就是杰西卡.阿尔芭和陈昆入选封面人物那一期的介绍,另一个就是年度风云人物那一期。
  “万小虎的动作幻想!”
  这是封面人物那一期的主题,虽然封面上是杰西卡.阿尔芭和陈昆的头像,内里的介绍,却基本上都是对万小虎的专访。
  记者:“首先要恭喜你,《通缉令》成为了华语片最成功的一部。”
  万小虎:“谢谢。”
  记者:“当时为什么要拍一部这样的商业片,而不是武侠片,是不想重复李桉、张一谋的道路吗?”
  万小虎:“并没有这样想过,武侠片很多中国导演都在拍。好莱坞也在拍,我觉得表现中国电影并不一定非要是武侠片。再说我也没有打算走很文艺的路线,我就是拍一个很夸张的商业片。”
  记者:“你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导演,却是亚洲范围内商业上做的最成功的导演,你觉得自己和亚洲。或者说其他的中国导演有什么区别?”
  万小虎:“可能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吧,亚洲导演我了解的不多,中国导演吧,很多人经历过一些复杂的生活,他们更多的带入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我不一样,我没有那么多想法,我拍电影也很少把自己的感情带入电影,我总是把剧本当作一个梦去编织。”
  记者:“这就是你和第六代导演的区别吗?你不去触碰文艺片。”
  万小虎:“没那么多感悟,怕拍不出来。”
  记者:“在中国,很多人称呼把你和张一谋比较,你会这么比较吗?”
  万小虎:“不会,我比较自我一点,我拍电影没那么多负担。张一谋拍一部电影,可能需要考虑很多,我就是想拍就拍,我不怕拍出来烂片被骂和赔钱,因此我不在乎去跟任何导演做比较。”
  记者:“因为你有自己的事业,还经营的非常不错?”
  万小虎:“没错。”
  记者:“《通缉令》有60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这是华语片最大的投资,也是基于你自己有钱才做的决定?”
  万小虎:“算是吧。”
  记者:“为什么要改编一个美国漫画,为华语片,而不是直接在好莱坞拍摄?”
  万小虎:“做个实验,看看好莱坞的模式能不能根植到华语片上来,我们是第三世界的电影工作者,技术和思维上,都很难去寻求国际的认可,但是你必须走出这一步,任何一个健康的电影产业,都应该是有代表自己文化的艺术片,和能够取得票房的商业片。艺术上很多导演都比我擅长,我就做一些商业上的探索。”
  记者:“所以你选择美国漫画,选择杰西卡.阿尔芭做女主角,是希望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吗?”
  万小虎:“是的,东西方互相有脸盲症,中文又太博大精深,我怕西方人理解不了,所以选择一些浅显的故事来拍摄。又怕他们把电影里的人物搞混淆了,所以找来杰西卡.阿尔芭,她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女人,脸蛋很符合东西方共同的审美。”
  记者:“《黑客帝国》把子弹时间发扬光大,你创造了子弹拐弯,怎么去理解子弹拐弯?”
  万小虎:“哈哈,就是扯淡,看着爽。毕竟是超级英雄对不对,总有些常人理解不了的能力。”
  记者:“……你的第一部好莱坞电影是《电锯惊魂》,非常成功,下一部计划什么时候来好莱坞?”
  万小虎:“我现在手头上有很多制作,要执导一部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很早就做技术储备了,去年下半年开始筹划,现在已经跟梦工厂合作执笔,进入创作中。但很可能抽出时间,去执导一部小成本的真人电影,还是中美合拍的华语片。”
  记者:“《功夫熊猫》?”
  万小虎:“是的,一只叫阿宝的熊猫,他会功夫,你可以去找阿宝动画工作室的动画片来看,片头的logo上的卡通熊猫,就是阿宝。在电影中,会以三维的效果呈现。”
  记者:“那么,另外一部电影呢?”
  万小虎:“计划中,我可以把名字透露一下,叫做《源代码》,其它的就不能多说了。”
  ……
  在另一个链接,则是《时代周刊》2004年度风云人物介绍,万小虎以3%的得票率,排在第14位,前面杰西卡.阿尔芭以9%的得票率排在第3位,陈昆以5%的得票率排在第8位。
  风云人物的榜首则是连任成功的小布什总统。
  所谓风云人物,自然是指曝光度和名气,作为隐居幕后的导演,万小虎要不是因为在亚洲范围内成绩太显眼,加上年轻,估计单凭一部票房不错的电影,还不足以登榜。
  《时代周刊》对万小虎的介绍是,中国导演的年轻领袖。
  “世界上估计有很多比万小虎还年轻的导演,但是比万小虎年轻并且成功的导演一个也没有,斯蒂文.斯皮尔伯格25岁时才执导了第一部电影,万小虎25岁时已经是4.52亿美元卖座电影的导演,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最炙手可热的导演之一。”
  “这是一位高产的导演,20岁至25岁的四年多时间,拍摄了七部电影,哦,还有一部动画片。他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部电影冠上他的名字,就是票房的保证,哪怕来到好莱坞,依然遵循这个定律。”
  “现在,全世界都在期待他的下一部电影。”
  ……
  《通缉令》破华语片全记录,捧出了两位《时代周刊》封面人物,万小虎本人也入选年度风云人物。现在他的知名度,绝对超过了所有华人导演,往往一条万小虎的新闻,就能令一份报纸的销量翻翻。
  而陈昆也成为好莱坞新晋小生,多了一张华人被认识的面孔。
  杰西卡.阿尔芭更是不得了,直追好莱坞一线女星,代言和商业活动,接的不要太多。
  同时《通缉令》还入围了第77届奥斯卡最佳音响效果、最佳视觉效果两个奖项,不过因为动作做的有点夸张,并不是获奖热门,加上又是无关紧要的奖项,万小虎甚至都没有去现场。
  他现在把自己的关注重心,都放在了自己的处女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上。
  早在2002年成立阿宝动画工作室时,万小虎就确定要执导这部动画电影,作为一部以中国的动物为原型,以中国的功夫为买点,好莱坞摄制的三维动画电影,成本1.3亿美元,全球票房抢下了6.31亿美元。
  其实票房万小虎看的还是次要,关键是这是一部从头到尾都是中国元素的功夫片。
  还有哪一部卖座电影,比这一部更适合自己来拍摄?
  ps:
  耽误了,稍后还有一更!
  月底了,求月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