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3 患得患失
首映式结束之后第二天,戛纳电影节官方场刊火热出炉,仅仅只需要瞥一眼,就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醉乡民谣”的狂热赞誉之声。
十家媒体,四颗三星,六颗四星。
这到底是什么概念呢?
四星,优秀;三星,好;两星,平均;一星,差;零分,糟糕。
换而言之,三星就是好评,而四星则是难得。
正是因为如此,在戛纳电影节之上,三分就是杰作和佳作的分水岭,取得三分以上的作品势必都将备受瞩目;而两分则是佳作和平庸的分水岭,两分之上至少还是保持了平均水准,越靠近三分就越出色;至于两分以下,那就可以算是遗憾的失败之作了。
最终,“醉乡民谣”以无差评的清一色佳作姿态,在场刊满分为四分的评分表之中,平均分高达三点六分,追平了“阿黛尔的生活”不久之前刚刚创造的场刊历史最高得分,就连三星和四星的数量都完完全全地保持了一致,真正地掀起了一股狂潮。
作为横向参考,今年的戛纳电影节正式进入第八天,目前进入三分的作品,只有两部。
这,就是“醉乡民谣”的官方场刊评分!
“‘醉乡民谣’更加值得一座格莱美奖杯,而不是一座奥斯卡奖杯;电影问题还是不少,但原声带着实是一个巨大惊喜。”艾米莉还在持续地念着官方场刊的影评,这一次,他们所有人都集体哄笑了起来,“但毋庸置疑,谁能够拒绝蓝礼-霍尔呢?”
“‘每日电讯报’,对吧?肯定是英国的’每日电讯报’,影评人名字叫做蒂姆-罗比(Tim-Robey),对吧?”马克-拉坎特,也就是那个瘦瘦高高的大个子。
当初在柏林电影节之上第一次结识了蓝礼,其实早在那之前,他就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电影博客,但更新不太稳定;在那之后,马克就开始认认真真地经营,短短不到两年时间,他就收到了戛纳电影节的邀请,真正地成为了一名自媒体影评人。
艾米莉连连点头,无比惊讶地看向了马克,“你怎么知道的?”
“他就是昨天和我一起观看首映式的影评人之一,观影结束之后坐在原地一脸高/潮/的模样,我以为他会给四星,没有想到只给了三星?骗子!”马克一脸义正言辞地吐槽到,再次引发了一片夸张的哄笑声。
本来还在抱怨着,“醉乡民谣”应该是清一色地全部四星才对,但伴随着交流的慢慢推进,情绪和气氛却变得无比欢乐。
不知不觉中,周围聚集了越来越多人,一开始仅仅只是四个人而已,但现在却至少有二十个人以上,熙熙攘攘地团团围绕起来,争先恐后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艾米莉的声音也不由变得欢快起来,“你们听听,这条评论才是最搞笑的好吗?这是’曼谷邮报’的评论,他说……”
“科恩兄弟的这部电影就好像是一个专程前往巴黎度假的人却选择了每天晚上都吃麦当劳,因为这就是他所知道的一切了,那么,为什么要把这部电影拍摄出来呢?”艾米莉朗声地念了出来,试图让周围所有人都能够听得见。
然后,集体拍掌大笑。
单纯从剧作层面来说,“醉乡民谣”确实是在做减法,而且还是在“一加一等于二”的等式之上来来回回地原地打转,如同无头苍蝇一般。所以,这番评论也不是完全错误,而且还以一种调侃戏谑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只有真正观看过电影的观众才能够体会其中的深意。
聚集在滨海大道电影宫对面的人潮越来越多,不仅仅是艾米莉,伴随着官方场刊的分发,关于“醉乡民谣”的讨论热度正在直线攀升。
与此同时,内森也正在朗读着同一篇影评。
坐在旁边正在享用早餐的乔尔-科恩轻轻耸了耸肩,一脸无语的表情说到,“对啊,为什么要拍摄出来呢?就好像,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终点都是死亡,那为什么还要活着呢?”
说完,乔尔还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不是生气,而是吐槽,言语锋利的吐槽。
伊桑-科恩无奈地轻轻摇了摇头,“乔尔,你应该允许别人批评。”
乔尔再次夸张地耸了耸肩,模仿着法语的口音,“当然,我允许别人批评,那么批评者也应该允许我的批评,这才是公平的,不是吗?”
最后一个问号是看向蓝礼说的,这让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
不过,蓝礼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抬起头看向了内森,“我以为,这应该是一个两星或者一星的评论,你确定吗?”因为从内容来看,对方并不喜欢这部作品。
内森直接将场刊翻了过来,摆放在胸口前,展示给大家浏览,满脸困惑地说道,“我不知道,他的确给出了三星。”停顿了片刻,猜测着说道,“可能是因为其他所有人都给予了高分,他有点不好意思吧?”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电影节之上的影评人们,给分从来不会手软,高分和低分都是如此。
“再不然就是……打印错了?”内森的尾音高高地扬了起来,不确定地说道。
“你怎么不说,因为他无法拒绝蓝礼的魅力?”坐在旁边的罗伊插话说道,显然不赞同内森的胡乱猜测。
没有想到,凯瑞和乔尔却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以至于正在吃薯条的贾斯汀差一点就把食物喷了出来,随即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失礼,连连朝着蓝礼摆手,试图解释一番,又连连看向了凯瑞和乔尔求助,但因为自己呛到了,所以根本说不出话来,着实狼狈。
蓝礼哑然失笑,故意流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落在了贾斯汀身上,而后接着说道,“既然是三星,那我们就坦然收下了,至于具体是什么原因,那就留给观众们细细品味好了。”
安迪也出声表示了附和,“影评人的观点,我们读读就好,最终的判断和选择,每个人都有所不同,就我个人来说,我非常非常喜欢这部作品,我认为值得满分。不是还有四星的评论吗?怎么都没有听见呢?”
坐在斜对面的罗伊瞥了安迪一眼,一脸吐槽无力的表情,但安迪却狠狠地瞪了罗伊一眼,而后继续假装没事,两个人都双双朝着内森投去了视线。
昨天首映式结束之后,安迪整个人都处于极度焦躁的状态,因为电影节终究还是不能按照常理来推断,唯恐“醉乡民谣”也如同去年的“超脱”一般,在电影节之上迎来冰火两重天的极端评价,这对于蓝礼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虽然说,“超脱”最终还是收获了奥斯卡提名;但经历了去年整整一年的辉煌之后,落在蓝礼身上的视线越来越多——
一方面,“小金人魔咒”依旧挥之不去,“醉乡民谣”和“地心引力”就是蓝礼斩获影帝之后接拍的作品,所有人都在好奇着“魔咒效应”是否存在;另一方面,“明日边缘”的大获全胜之后,“超脱”的稍稍回落,这也使得所有人都在关注着,蓝礼的事业能否更上一层楼,还是就此进入瓶颈。
除此之外,蓝礼和迪塞尔、韦恩斯坦的矛盾冲突,蓝礼和环球影业、迪士尼的利益交换,所有的所有都意味着,蓝礼现在已经进入了金字塔更高层次的博弈之中。而他唯一能够作为筹码的就是自己的市场价值。
“醉乡民谣”代表着颁奖季前景,以及独立电影领域的扎根;而“地心引力”则代表着商业前景,还有华纳兄弟的支持。对于蓝礼职业生涯未来蓝图的规划和推进,这两部作品都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正是因为如此,安迪始终有些患得患失,昨晚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但此刻,安迪却表现出了一幅满不在乎的大度姿态,着实是让人吐槽无力。
不过,罗伊之所以选择闭嘴,就是因为,他昨晚的表现也是半斤八两,好不到哪里去。
现在,官方场刊出炉之后,安迪和罗伊两个人都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至于奖项,他们没有太多强求。
如果是颁奖季之中的角逐,他们还可以通过学院公关好好运作一番;但在电影节之上,这一套却几乎派不上用场,完完全全就是取决于评审团的观影喜好了,无法预测,也无法经营。所以,不如抱着平常心,坦然面对。
就好像1991年第四十四届戛纳电影节一般。
彼时,评审团主席是拍摄出了“唐人街”、“钢琴家”、“罗斯玛丽的婴儿”等经典作品的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那一年,主竞赛单元的作品平均质量整体平平,缺少亮点也缺少惊喜。电影节开幕了多天之后,依旧没有能够寻找到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就连新闻媒体都显得不够热闹。
为此,罗曼大发雷霆地表示了自己的不满,私底下对当时的选片委员会主席吉尔斯-雅各布连连表示抗议,“就这样的片单,你让我评选什么?”
一直到电影节的倒数第二天,科恩兄弟执导的“巴顿-芬克”正式亮相,罗曼这才心情愉快地不断点头表示了满意,认为这才是所谓的佳作。
在最后一天的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之上,“巴顿-芬克”横扫了金棕榈奖、最佳男演员、最佳导演三座奖杯,科恩兄弟也正式开启了自己的辉煌职业生涯。
所以,人人都说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提名靠实力,得奖靠运气;而这样的规则运用在欧洲三大电影节,更是名副其实。
对于“醉乡民谣”来说,官方场刊的历史最高分,这就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