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烂牌的错位人生(6)

  陶青林, 是原主陶可欣的亲生父亲,是远在q市的企业老总, 更是个帅气儒雅的中年成功人士。
  姬离身为原主对口的任务者, 当然最清楚不过了。
  但在孔大壮的印象里……陶青林这个名字就有些挺久远、且比较禁忌了。
  这还要从二十几年前开始说起。
  那时候这片黄土地上曾遭受了很长久的磨难,不过还好在万众一心的情况下艰难地挺了过来。
  然而奈何遍地疮痍,百废待兴, 到处都亟待发展。于是上面经过研究讨论后, 鼓励年青的知识分子们下乡,去帮助农村提高知识、完善发展, 加快脚步。
  自古以来但凡是知识分子, 在任何地方都是很受欢迎的。在这个时期的知识分子们也不例外, 人们亲切又尊敬地称呼他们叫做“知青”。
  陶青林和当时的同学们少年热血、满腔报国热情没地方使, 听到这个政策号召后便第一时间主动响应, 并按分配来到了穷得叮当响的孔家村。
  然而,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很大差距的。尤其是年轻的知青和文青们,在遭受到现实的毒打后,很容易产生些负面情绪。但在那个时期, 他们身上都是带着任务的, 不是想回去就能回去的, 只能继续咬牙忍耐, 无比枯燥的、一复一日的做该做的事。
  或许正是因此, 陶青林逐渐和这批同学里面的齐凌芳——也就是原主陶可欣的妈妈有了共同语言, 走得近了些, 又顺理成章地自由恋爱了,并在分别跟家里发信通知过之后,就地在村子里办了个简陋的婚礼。
  有几对同学也是这样结合在一起的, 村民们对此都予以了很真挚又热烈的祝福。
  某天, 上面突然传来消息说,知青可以按照程序提交申请,等待审批下来就就能回城去了。但这时候,齐凌芳已经临盆在即。
  巧的是,王荣桂也怀了第三胎,也即将临盆。
  村里人都在议论说,听说知青回城后啊会得到政.府给的很多补贴,会有又好又体面的工作,还能当官做老板,说不定还能出国见世面光宗耀祖咧……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一个比一个夸张。
  孔大壮对自己有很清晰的认知,知道自己祖祖辈辈都在这里,自己又没什么文化和好的头脑,肯定是走不出这个穷地方了,原本还挺认命挺安分的。
  但在猛地听说知青回城的事儿后,他心里平时的那种羡慕就成了眼热,发酵之后又成了嫉妒……
  按照看肚皮推测生儿还是生女的土法子,夫妻俩一致觉得她们生出来的肯定都是女儿。在某天晚上睡觉聊天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谁先提议的,总之他俩被鬼迷心窍,想出了换孩子的馊主意。
  说来也是巧,两个女人最后生下来的确实都是女儿。
  刚出生的小孩子长相都差不多,浑身的皮都皱得很,也都不大好看。
  而做换孩子这种事呢很刺激、很冒险,必须胆大心细,还得够死皮不要脸。因为万一被发现了,必定会被千夫指,会被钉死在耻辱柱上。
  因为知青们好歹也算是村民们的恩人,教了他们许多东西。比如教村里的孩子读书识字,教村民们如何科学种地、建立起相对合理的小型机构、尽量制度化规范化……
  但在做了这种杀千刀、毁人一生的缺德事之后,夫妻俩不仅不觉得愧疚,心里还特别激动,觉得说这下好了,总算是稳了。只要自己的亲生女儿还在城里生活,以后孔家就算是落了难,去找她哭诉的话她肯定能体谅自己、也必须得管自己。退一步讲,就算她成了白眼狼了,那也能靠威胁她说告诉陶氏夫妻实情,来逼她就范。
  他们想得美滋滋的:不管怎么说,二三十年后啊,他孔大壮家肯定不会比村子里的其他人家混得差!
  这也是他之前言之凿凿地说“咱家还没混到铁军家那份儿上”的根本原因所在。
  虽然陶青林夫妻俩都教过他们的两个儿子读书,还给他们送过不少那个时代难得一见的好东西。但在那一刻,对于以前的诸多恩情……
  孔大壮和王荣桂居然十分默契的,选择了忘记。
  -
  瞧见孔大壮那个见了鬼似的模样,姬离就知道他肯定记得这个名字。或者说是因为他做了亏心事、心里有鬼,所以对这个名字格外敏感。
  而他们夫妻俩这些年来,对原主也说不上是多好,最多算是养着饿不死的地步。
  再对比下他们的亲生女儿在q市陶家过的穿金戴银、备受疼爱、金枝玉叶般的生活,就让人忍不住心里发冷。
  明知故犯和无意伤人,完全是两码事。这说到底,是有无道德的问题。
  “你,你是怎么知道这个名字的?”
  “陶青林”这个名字让孔大壮心烦意乱,让他顾不得再纠缠她怎么敢直呼自己姓名的问题,甚至还不小心手抖了下,把手里的烟斗给掉在了地上。
  他不敢对上姬离的双眼,就慌忙蹲下去捡起烟斗,烦闷的在地上使劲儿磕着,试图磕出里面残存的烟灰。
  一地的黑色烟灰被他的大动作给激得飞起来,落得他和孔二明父子俩满身满头哪儿都是。
  姬离立马一脸嫌恶地避开,唤来团团清气围在自己周身,才免遭此祸。
  “我怎么知道这个名字的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听说陶青林才是我亲爹。”
  姬离故意盯着他的双眼,问道:“你告诉我,这是真的吗?”
  孔大壮半是惊恐半是紧张的否认道:“当然不是真的,是哪个烂货在你面前嚼舌根,你告诉我我去打死他!”
  孔二明看了他俩几眼,张口结舌半天,最后只苍白的蹦出一句话来:“小妹你……你别听别人胡说。”
  “那行吧,我信你们。”
  姬离忽然咧嘴一笑,提议说:“二哥明天和我、大哥咱们一起上山吧,我今天和大哥在山上砍柴的时候忽然看到了一种能入药的药材。咱们明天去多捡点药材,下午去镇上卖给药铺,不就能赚一大笔钱、早点给大哥娶个媳妇了?安全可靠又不犯法。”
  孔二明瞅着她,奇道:“什么药材?”
  “一种毒果子。我突然想起以前在课外读物上看到过,那种果子的果壳和核可以入药。”
  姬离随口瞎胡诌道:“‘是药三分毒’、’以毒攻毒’这些俗语咱们都听过对吧,放心。这果子肯定卖得出去,再不济……也可以让商家做成老鼠药卖啊,药效肯定特别好。是不是?”
  ——赚钱,赚更多的钱,以此来尽快给老大说亲,是孔家的当务之急。
  所以原本还在心烦意乱的孔大壮一听说能赚钱,立马也有些心动了:“这话没错,倒是个赚钱的法子。”
  “不过你明天就别出门了,在家里跟你妈一起把屋里收拾收拾就行。”
  ……这无疑是怕她自己跑了,或者跑去q市去找陶青林。
  姬离笑笑:“哎呀,那我明上午不上山,下午跟着大哥二哥一起去镇上卖货总行吧?你看他俩那笨嘴笨舌的,别到时候被人赶出来就没招了,就垂头丧气的回来了,那不是白忙活一场、白跑一趟?”
  “那你教他们该咋说不就行了。”孔大壮还是很不放心这个事。
  姬离正色道:“那可不行。做生意讲的就是个察言观色、随机应变。谁知道老板们会咋跟他们说,咋骗他们?我得在边上看着才行。”
  孔二明听着觉得挺靠谱,帮腔道:“爹,我觉得行。小妹打小就比我俩机灵,有她在的话,肯定能成。”
  这话听得孔大壮又是心里一痛,忍不住白了他一眼:这个蠢儿子,老是涨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他孔大壮的种怎么就不如他陶青林的种了?!
  “实在不行,爹你也跟着好了。”姬离为以防生变,再下一剂猛药,主动叫了他一声爹。
  这下,孔大壮才觉得心里踏实了些,琢磨了下后挥挥手:“那你跟他俩一起去吧,我明儿还得去隔壁村办事。下午记得早点回来,卖不了也没啥,咱们再想别的办法。”
  ——呵,想什么别的办法,不就是卖女儿吗?
  姬离不动声色的笑着应下:“行。”
  其实孔大壮还是对她不放心的,毕竟“陶青林”这个名字实在是像一声炸雷似的,轰在他耳朵边儿,久久不消散。
  只是他在琢磨着,孔大明和孔二明虽然个子矮,但力气那可有的是。他们这两个大男人,难道还能制不住一个女娃子了?
  让她跟着去就跟着去吧,出门前交代下他们注意多看着她,必要的话动手把她绑回来就行。
  毕竟总不能以后就把她给圈在家里了吧,这左邻右舍的也都是从小看着她长大的不是?
  让他们分别回屋睡觉去后,孔大壮就焦虑地抽着旱烟,在门口来回踱着步,等着王荣桂和孔大明回来,好跟他们商量事儿。
  姬离特意进屋没多久后就熄了灯,装作睡着了。即使听到了王荣桂和孔大明渐近的脚步声,她也屏住呼吸一言不发。
  堂屋里那三人压着嗓子叫了她几声,见没回应,就关上堂屋的门围着火盆低声说起话来。
  孔大壮小声问:“你们去了,见到男方家的人没有?”
  王荣桂轻声答:“没。要是我们提前去见了,那不显得咱家多急切似的?”
  ……确实,那样的话会很不利于明天谈价钱。
  孔大壮点头:“嗯。但我觉得,还是尽快把这个事儿定下来比较好。让他们一次性想好再过来,如果能出五万,就让他们把兰香直接领走。”
  “这么急干啥?拿了钱就交人的话,村子里该咋说咱们家啊!”王荣桂摇摇头,很不赞成。
  孔大壮瞧着“孔兰香”那破旧的门板,狠声道:“那有啥,就说女大外向,见那小子瞅对眼了,就跟着人家跑了。咱们发现的时候,人都已经走没影了。”
  ——嚯,瞧瞧这盆脏水泼的。多绝啊!
  “……”
  孔大明迟疑地问:“为啥突然这么急?而且就兰香那性子……她能同意?”
  “不同意就想办法让她同意。这用不着你操心,你爹我有的是办法。”
  孔大壮大概提了下被她质问“陶青林”的事,王荣桂和孔大明的脸色就都不好看了。
  王荣桂因为是共犯,把这个秘密藏在心里十几年,心虚的了。孔大明却立马想到别处去了,心说怪不得兰香白天会那样反常的对他说话、还打了他啊!
  见他俩都不做声了,孔大壮这才又提醒道:“大明岁数不小了,再等不起了。赶紧搞点钱给他说个婆娘成家了才好立业,不然咱家才要被村里人指指点点、戳脊梁骨说闲话咧。”
  三人脸色不太好的彼此看了看后,瞬间无声地达成了一致意见。
  孔大壮喝了口凉透了的茶水,跟王荣桂说:“让男方明下午来,就说兰香他们去城里玩了。最好告诉他们,城里有人准备给她说亲来着。”
  ——这是在给男方施压,让他们有危机意识,早点亮出最后的底牌。
  等王荣桂点头后,他又转头交代孔大明道:“刚兰香说明儿跟你和二明去镇上卖东西,你记得看着她点,别让她偷偷跑咯。对了,你俩记得顺便去给她买身好衣裳,就当是提前给她准备的嫁妆了。明儿下午男方家的人过来,也好对她有个好印象。”
  这段话的信息量实在太大,孔大明只得一一问清,然后才闷着头答应下来。
  等到外面重回一片寂静后,姬离才心情畅快的合上了眼睛。
  很好,他们居然就这么轻易地——
  上,钩,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