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风向

  张信的命令一出,顿时在京城权贵中揿起轩然大波,以前太监得势的时候,他们还不敢得罪内帑,但现在是个什么形势,京城权贵们心中清清楚楚,落水的狗儿还想对自己指手画脚的,这岂不是笑话。
  待经过太监的提醒,认真看告示之后,才知道原来不是太监的主意,而是前段时间闹得满城风雨的张信,有自知之明的人马上明白这不是自己可以抗衡的,马上乖乖的按照张信的意思办,反正弄两个帐本也不花多少时间。
  脑子犯晕的,或者自持身份与众不同的,却丝毫没有理会,把告示丢在一帝,冷笑的叫骂起来,根本不把张信放在眼里,赞成、漠然置之、坚决抵抗等等,反正各方反应不一,有人不经大脑,甚至上疏给朱厚熜,让皇帝严办张信,不管怎么说,京城上层权贵再次沸沸扬扬起来,每个人都在谈论着这件事情。
  乾清宫
  “皇上,这是御史言官参奏张侍读的折子,这是京城武官的上疏,这是勋戚们递交的奏折,总共有七十三道。”黄锦恭敬的汇报道。
  “无是生非、败坏祖制、不务正业、其罪当诛。”看着数十道奏折,朱厚熜冷笑起来,这些人把自己当成昏君了。
  “内阁的几位学士有什么意见。”朱厚熜询问道,这些奏折已经交给内阁审视过,朱厚熜想知道内阁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
  “袁学士赞成张侍读的做法,毛学士与蒋学士没有看法,而杨学士说,这不是什么大事,让皇上乾纲独断即可。”黄锦小心翼翼的禀报道。
  “他们还算明白事理。”朱厚熜满意道,张信在整治内帑之前,已经把这样做的目的明白告诉他,朱厚熜非常明白如果按照张信的方法管理内帑,那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贪污腐化的问题,而反对张信这样做的,肯定是心里有鬼,不管这些人出于什么样的心思上疏,但是朱厚熜已经认定这伙人全部没安好心。
  “传朕旨意,将这些人责斥一遍,若是再有上疏者,绝不轻饶。”这也算堵塞闭听的范畴之内,但是朱厚熜却不认为自己这样做是错误的。
  皇帝的意思马上传遍京城,有些聪明人立刻明白自己的心思已经让皇帝知道,再也不敢提及此事,乖乖的按照张信的意思行事,而有些脑子真的转不过弯来的,仍然毫不理会,想看看张信拿自己怎么样,当然,也有些势力庞大的权贵,对每月从内帑中支付的俸银根本没有在意,自然也不会因为这个与张信为难,权当给皇帝一个面子。
  当张信在宫中说话的内容传出后,部分有意见的权贵心里顿时舒服许多,毕竟有人比他们更加倒霉,庆幸张信没有如此针对他们的时候,也难免幸灾乐祸,而各监司局库的太监主管们却开始欲哭无泪,如果真照张信的意思做个预算,恐怕以后再没有多少机会从中获取好处,这让天性爱财的太监们如何能接受,但是却不敢有所抱怨,谁都知道眼下是个什么样的状况,反对张信的下场可想而知。
  不能明来那就来暗的,有些太监开始绞尽脑汁想方设法起来,从预算做手脚,要想出一些妙计,最好能把张信糊弄过去,这样的话,以后岂不是可以光明正大的捞取好处,又不用担心被人发现。
  这时武定侯郭府之中,京城之中比较有份量的几位勋爵汇聚在一起,在商谈近日来朝廷发生的事情,好决心以后行事的方向。
  “没有想到这个张信又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建昌侯,也就是寿宁侯的弟弟张延龄好奇的询问道:“徐国公、崔附马,迎接圣驾之时,你们可曾与他接触过,这张信为人怎么样?有什么喜爱之物?”
  “你问这个做什么?”寿宁侯张鹤龄皱眉看着自己的弟弟,难道他又准备打什么主意,现在可不比以前,可不能胡来啊。
  “问问而已,怎么说他也在庄田的事情上放我们一马,多知道点他的事情,以后遇见的时候也好打招呼啊。”虽然在民间名声不好,但是张延龄还是有脑子的,知道要讨好皇帝身边的近臣。
  “建昌侯说的极是,我也想听听这张信之事。”郭勋微笑道,在坐的几位勋爵,哪个没有在四府侵占过农田庄园啊,只不过是多是少手段是否温和而已,所以对张信的知情识趣非常高兴,虽然就算张信将事实说出,他们也不至于担心,但能免去麻烦也是好事,被御史言官弹劾多了,他们也觉得厌烦的。
  “接驾的时候,张信与仆役混在一起,我们谁在在意他啊。”定国公徐光祚摇头说道:“谁知道他居然这么得皇上宠信,任其执掌内帑,看来以后少不了与其打交道了。”
  “徐国公说的是,当时在皇上身边亲近的只有袁宗皋,不曾想到还有个张信,真是疏忽大意了。”崔元叹息道,觉得如果当时能与张信联络感情的话,现在就不用在这讨论,直接请人过来畅谈即可。
  “你们对张信执掌内帑有什么看法?”郭勋笑道,现在后悔有什么用,还是关心眼前的利益吧,以前可以利用内帑做许多文章,恐怕现在要泡汤了。
  “只要他按照给我发俸银,我当然没有什么意见。”张延龄无所谓的说道,反正他们也不差这点钱,“就是郭侯爷怕是要吃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