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迷雾杀手
霖子告诉我,他认为警察不可能只凭借一把刀、一张照片,就断定凶手是谁。
所以,既然警方拘捕了那男人,肯定有更确切的根据,那杀死罗薇邻居的凶手多半就是女孩的男友。
而罗薇,应该是精神失常。这是霖子的观点。
我不是很认同霖子的看法,因为罗薇的思路很清晰,即便是谈到过去极其痛苦的回忆,也没有精神崩溃。
所以我们还是要去警局查看更多信息,再下定论。
在去警局的路上,霖子给小巴打了电话,问他是不是方便查到罗薇那邻居的资料。
小巴知道这个案子,说就是在一个多月之前发生的,他可以让负责这案子的警察把资料发给他。
我们来到警局时,正好是中午,于是就跟小巴约在警局外的一家咖啡馆见面。
见面后,我们跟小巴简单说了一下罗薇的情况,他非常感兴趣,问了很多罗薇梦境的问题。
“先让我们看看那案子的资料吧。”霖子打断他。
小巴点点头,把手机拿出来,让我们看了一些照片。
那些照片就是那案子的相关记录,是小巴直接对着电脑屏幕拍下来的。
罗薇的邻居名叫曼丽,从照片上看,她是个漂亮的女孩,二十三岁,非常有活力的样子。
死的时候她刚大学毕业,住的房子是她男友给她租的。
据曼丽的同学说,她上大学时就常年不在宿舍住,一直和男友同居在一起,他们大概同居三年了。
小巴还告诉我们,同学们对曼丽的评价不高,说她爱慕虚荣,而且滥交。
而又因为她长得漂亮,所以身边也从来不缺少愿意为她买单的男人。
曼丽的这个男友,名叫吕茂,是个有妇之夫,年龄三十三岁。
之所以断定这个案子是情杀,因为在曼丽死前一个月,他们经常吵架,而她死前一周,两个人刚刚分手。
“是不是因为他们分手了,吕茂让她搬出去,她不肯搬,所以起了争执?”霖子问。
“不是,至少吕茂不是这么说的。”小巴说,“因为他很喜欢曼丽,甚至想为了她跟妻子离婚,但没想到曼丽先提出了分手,所以他始终没有打算把曼丽赶走,还想和她重归旧好。”
“是不是这个曼丽,出轨了?”我问小巴。
他一拍大腿,“强子说对了!就是她出轨了,不过她新交的男友非常神秘,到现在也不知道是谁。”
“所以,吕茂发现这个后就杀了曼丽?”我继续问。
小巴一撇嘴,“看起来是。不过吕茂不承认,他说自己还是想跟曼丽和好。”
哪个男人能甘心戴这种绿帽子呢?
警方也不相信吕茂的话,加上在他家里发现的剔骨刀,和杀完人后所拍的照片,警方才认定凶手是吕茂。
这么听起来,案子也没什么大的疏漏,吕茂认不认罪,这些证据都对他很不利。
“不过啊,”小巴分析说:
“要是真的像你们说的,那个女记者的梦再次应验,又有人死掉,而又能确定和杀死曼丽的是同一个凶手。那吕茂杀人的罪名就不成立了,会马上无罪释放。毕竟他一直被关在监狱里,不可能出去作案嘛。”
不过小巴也提醒我们,这个罗薇的梦很有问题,也不能全信。
这段时间,小巴会留意一下罗薇说的那个女记者,也就是下一个要死的人。
我向小巴问起,七八年前是不是有一桩案子,轰动一时,被害者大多是女性,而且被肢解。
小巴想了想,“你说的应该是,迷雾杀手吧?”
“迷雾杀手?什么意思?”霖子问。
小巴解释说,迷雾杀手是人们给凶手起的外号,那是八年前的冬天,当时连续死了六名女性,有的被割喉,有的是被肢解。
因为凶手只在有浓雾的时候杀人,所以那个冬天,尤其是女人,每到了有雾的时候,总是战战兢兢,人心惶惶。
凶手也因此得到了‘迷雾杀手’这个外号。
不过冬天过去后,迷雾消散,这个杀手随之销声匿迹,就像那年的雾气一样,无影无踪。
“真的到现在都没抓到?那后来这个杀手又出现过没有?”我紧张地问。
“一点消息都没有,后来人们就越传越离谱,说那迷雾杀手是从地下跑出来的恶鬼,他以迷雾掩饰自己,专门杀害不守妇道的女人。”
我就问小巴那些被害的女性有什么共同特点。
小巴告诉我,她们全都很漂亮,有三名是妓女,剩下的三名,私生活也比较乱。
罗薇的邻居,曼丽,她也符合这个标准。
而我们在报社看到的那个女记者,也就是罗薇说的下一个要死的人,也是个漂亮女人,但她的私生活怎么样,我们就不知道了。
“今年有雾的日子,好像不少吧?”霖子说着打了个哆嗦。
小巴说完看看我们,流露出恐惧的神色,“你们是说,迷雾杀手又回来了?”
霖子没说话,马上走到咖啡馆的电脑区域,店里有五台电脑,平时提供给客人使用。
我和小巴跟着霖子一起过去,他在网页上搜索了‘历史上雾天最多的年份’。
虽然只是一个模糊的搜索,但我们还是查到了这座城市的一些气象数据。
八年之前,雾天数量非常多,达到了75天。
而今年,到现在为止,已经有70天了,冬天还未结束。
我连忙问霖子,“能不能查到曼丽死的那天的天气。”
小巴也赶紧把具体的日期告诉他。
霖子搜索出当天的天气,果然,不出我所料,那天下了非常大的雾,即便是在正午时分,能见度也不足百米。
“迷雾杀手又回来了。”霖子喃喃地说。
小巴着急地要赶回警局了,“强子,霖子哥,这次可多亏了你们,我现在就回去告诉局里的人,让他们在雾天加强巡逻和防范。”
我目送小巴离开,今天的阳光很好,但我们的心里仿佛都笼罩了一层浓浓的雾霭。
之后我们回到了报社,把今天的调查结果告诉了罗薇。
罗薇的心情也很沉重,“我会提醒她,雾天不要出门。”
三天后,罗薇给我打来了电话,她说那位女记者还是死了。
死状很惨,尸体上半截身子在驾驶位,手握方向盘,下半截身子在副驾驶位上。
那天下了很大的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