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6章 事情在朝好的一方面转化
这种全歼建奴多铎部的诱惑是巨大的,当然,这件功勋也只有孙元能够吞得下去,世界上也只有一支宁乡军。大伙儿的自知之明还是有的,却明白自家的部队真拉上战场,说不好就是炮灰的命,对上建奴死得不知道何等难看。
即便是一向桀骜的高杰,在河南被豪格两千正蓝旗士卒打得满地找牙之后,对敌人也有些信心不足。
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所以,大家都将希望寄托在孙元身上。对于史可法所言,让所有部队开去泗州和建奴决战之议,都是心中不愿。
孙元让大家只需要将扬州守话的话,正合了他们的心意。能够不去打仗死人,自然最好不好。如果孙元的计划正的大获全功,他吃肉,大家分点汤汤水水,也不错啊!
于是,就有人率先站出来,对孙元的计划大声叫好。
既然有人开口,其他人也都附和着对孙元的战略一通猛赞,直将孙元夸成孙吴在世,将他所提议的诱敌于扬州城下,聚而歼之的计划比拟成楚汉争霸的垓下十面埋伏。
这倒让孙元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内心中他也知道放弃泗州,其实并不是算是什么不得了的计划。他之所以不肯去守泗州,其实还是不肯让自己所领的扬州镇暴露在敌人的兵锋之下,使得自己实力受损失。将祸水引去扬州,乃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可想,一旦多铎前来,扬州百姓必须是要吃苦的,却也顾不得那许多了。
说到最后,就两担负守卫扬州城重任的陈潜夫和忠贯营的总兵刘肇基和何刚也同意孙元的意见,觉得还是不出兵泗州为好。
越其杰和陈潜夫前番随孙元一道回南京告史可法的状,顺便向朝廷解释丢失豫东和徐州之事。越其杰乃是马士英亲信,朝中有人,就被朝廷派去没有战火的广州任职,算是得了个美差。至于陈潜夫,因为没有背景,就打发回去继续当他的河南巡按。陈大人也是没有办法,只能来扬州,回到河南军中。
他这次告了史可法的状,如今又落到人家手头,内心中也是忐忑,也不知道史阁老会如何整治自己。
可出乎他意料的是,史可法不但没有收拾陈大人,反将其收归帐下,说是陈潜夫有一定的带兵经验,是个人才,若不用,可惜了。
不得不说,史可法这人虽然才具有限,可对于进士出身的文官却心胸颇大,有很高的人格魅力。如果换成孙元,史阁老才不会如此重用呢!
史可法本就是一个不懂军事,又没有什么主张之人,见手下的知兵之人都纷纷出言反对去守泗州,也觉得孙元和诸将的话有道理。
微微颔首:“东奴势大,士气正盛,此番南来,锐气不可轻试,且养全锋以待其毙,倒也符合兵法,就放弃泗州好了。”这个时候,他也不再提“难不成依颖川侯的意思,就眼睁睁看着泗州陷落,百姓成为建奴的刀下亡魂而不管了?如果真有百姓死在敌人屠刀之下,颖川侯可安心?”
不过,他还是道:“淮泗凤阳徐州豫东各路退下来的兵马还在路上,需去接应。淮河以北乱成一团,本督的命令无法传达。无法接出诸路败军,老夫心中不安,无论如何,还得亲自去泗州一趟。各位将军,谁愿意同某走一遭?”
听到他的话,众人都吓了一跳,开玩笑,多铎的大军鬼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杀到泗州,这个时候去那里不是送死吗?而且,兵荒马乱的,要想接应这么多路兵马回扬州,简直就是天方夜谈。
于是,所有人都将头偷偷地低了下去,装着没有听到,生怕和史可的目光碰在一起。
如此一来,在座各人中,也只有史可法孙元淮扬总督卫胤文和高杰抬着头。
卫胤文是文官,又要负责派差派夫修葺扬州城防,这事还轮不到他。至于高杰,又要在瓜州统兵,也走不了。
如此一来,孙元高昂着头,倒有点自动请缨的味道。
史可法就道:“颖川侯在军中威望卓著,手上也有一支机动骑兵,如此,就同老夫一道去泗州吧!”
孙元一是没有办法,二是也想亲眼看看如今的建奴究竟是怎么回事。他手下全是骑兵,也不用担心出意外,就点了点头:“首辅,我手下的金雕营正好驻扎在扬州城外万寿镇,愿往。”
有孙元出头担负这个困难的任务,大家都同时松了一口气。
散会之后,孙元又和史可法谈了一次,问这次去泗州需要接回哪些部队。
史可法回答说,除了徐州和河南退下来的一部分秦军之外,还又十几支大大小小的部队。比如邳宿道应廷吉的部队甘肃镇总兵李棲凤和监军道高歧凤军陕西榆林镇张天禄张天福部四川将领胡尚友韩尚良的川军一部泗州守军……板着手指数下来,两只手掌竟不够用了。
这些队伍除了江北的地方军和乡勇之外,还有这一年以来陆续从北方退到江北的明军。这些军队和江北四镇一样,主力战军虽然不多,可拖家带口,人数却是不少。
比如,甘肃镇总兵李棲凤和监军道高歧凤手上虽然只有四千人马,可家小军属和军户加一起却有五六万之巨。
这些人马如果不接回扬州,说不定就要落到建奴手头,搞不好这些没有节操的明军都会投降建奴,成为进攻南明的急先锋。
孙元听到有这么军队需要接应,吃惊的同时又道:“阁老,形势已然紧迫,要想尽数将他们接回,已没有可能,而且也来不及。”
史可法叹息道:“能接多少接多少,尽人事听天命。我扬州兵力不足,能用之兵秦军宁乡军河南军加一起不过四万,建奴多铎则有八万。我们能够多一个兵,也多一分力量。如果庐凤军能够留在江北就好了。”
当然,这话也就是说说罢了。
左良玉突然杀向南京,那是直接对弘光皇帝的帝位发起挑战。朝廷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不断督促各地兵马去镇压左部叛乱,以至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在清军南侵,左良玉又顺江内犯的形势下,弘光帝曾经召对群臣,商讨对策。刑部侍郎姚思孝御史乔可聘成友谦说:“左良玉稍缓,北尤急,乞无撤江北兵马,固守淮扬,控扼颖寿。”弘光帝也认为江北兵马不宜调离汛地太多,回答道:“黄得功兵还宜留江北防守。”马士英惟恐左兵至京,自己身家性命难保,气急败坏地指着姚思孝等人大骂:“尔辈东林,犹藉口防江,欲纵左逆入犯耶?北兵至,犹可议款,若左逆至,则若辈高官,我君臣独死耳!臣已调得功兵过江南矣。宁死北,无死逆。”
马士英甚至还要调扬州城中守军和河南军过江征讨左良玉,不过,史可法是首辅和他又是政敌,直接顶了回去。
至于孙元,更是不尿马士英那壶。
如今马士英权倾朝野,也就孙元和史可法可以无视。也因为这两人的关系,江北局势这才不至于因为兵马抽调一空,而不至于一发不可收拾。
孙元又点头:“首辅说得是,能接回一人算一人吧!”
在老营里整顿了一天,还没等孙元开拔,就有一个好消息传来:左良玉死了,朝廷招抚左部的使者已经抵达九江。
同时,弘光皇帝已经下旨命令黄得功的庐凤军回到江北,加入到扬州防御战之中。
这算是个天大的好消息,说明事情已经在朝好的一面转化。
总的来说,马士英在南明史上,也算是少有的干才,有手段,知兵,行动力爆表,这一点在他收拾东林党上,就能看出。可惜在对待左良玉清君侧这场危机上,表现得实在不怎么样,卤莽得就好象是一个孩童。
不过,也能理解,首先左良玉若是进京,首先要清算的就是他马士英,涉及到身家性命,老马也犯了糊涂。其次,一边是左逆大军已经杀到安庆,一边是建奴举全国之力三路来攻,马瑶草承受不了这种压力,变得歇斯底里。
如今,朝廷突然同意招抚左部,不管怎么说,孙元和史可法都是极为高兴的。
在孙元看来,左梦庚和惠登相在左良玉死后,整个人都乱了方存。左的威望极高,他一死,这二人根本就压不住手下的骄兵悍将,一个不好,部队就要分裂。如今,朝廷前来招抚,以朝廷的威信,部队总算得了保全。只要朝廷保证他们的利益,接受招抚也算是一条好的出路。
左部好歹也有十万人马,武昌是回不去了,但部队好歹也可以驻在九江或者另寻地方安置,在阿济格东犯的时候至少也能迟滞建奴的攻势,为明朝赢得喘息之机。
史可法高兴的是黄得功不用消耗参加内战返回江北,加入到扬州攻防战之中。谁会嫌自己手头的部队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