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9章 南阳攻略
只见刘懋先惨叫声倒在血泊之中。
一个庐凤军将领恨恨道:“大帅,这个瘟生狂悖无力,可恶至极,这么一刀杀了倒是痛快。只可惜不能一刀刀剐了他,消我等心头之恨。”
黄得功收起腰刀,铁青着脸道:“来人,将刘懋先拖下去着医官上些金疮药,好生看管。”
这个时候,那将领才发现刘懋先只不过是被打破了头,根本就没死。
原来,黄得功在一刀砍下去的时候,心中突然一动,手腕一转,只用刀身在刘懋先闹门上拍了一记。
是啊,孙元实在是不好对付,如果真杀了这鸟人,还真同宁乡军结下深仇了。
当初孙太初在江北的时候,为了拥立福藩,打得江北诸镇屁滚尿流。高杰大溃,秦军自此元气大伤,最后成为孙元的仆从;刘良佐被孙元阵斩;刘泽清的山东军索性一箭未发,溜之大吉,可即便如此,孙元还是没有放过老刘,直接扶植刘春,夺了山东军,砍下了刘泽清的脑袋。
这样的人杰和你做朋友固然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可若是被他惦记上了,你的日子绝对好过不了。
罢,正如余祥所说,这时世乱得很,先看看再说。
不过,闯贼实在可恨,竟然如此调戏黄某,绝对不能放过。
老子自去打高一功和刘芳亮,孙太初总不会说什么吧?
再说,如果能够乘机名正言顺拿下河南,也是好事一件。
于是,黄得功急令湖北各州府县为大军提供粮秣和民夫,一路急行向北追去。
很快,就追到了南阳境内。
等大军到新野县的,他总算追上了刘芳亮的断后部队。
一场混战,歼敌一千,刘芳亮血战得脱,庐凤军获得一场空前胜利。说起野战,在江北诸镇和海军北伐之后,黄得功部在南方还真有点鹤立鸡群的味道。
面对着烂得不能再烂的农民军,再看看身边那些随同自己出征的湖北本地乡勇,黄得功意气风发,顾盼自雄。
在他看来,消灭闯军对自己来说根本就不算是个问题。余祥你不是想招揽闯贼,壮大你扬州镇的势力吗,好,老子今天就把闯军通通该剿了,到时候看你还有什么话说?
嘿嘿,如果不出意外,孙太初肯定会顺利拿下河北,将至于山东,江淮连为一体。说不定还会进军山陕,我拿下河南,随时都能够过黄河收复陕西,到时候,整个河南和西北都是我黄某人的,你孙太初再能打,可得到的地盘和实际的好处还是比不上我的。
当然,眼前最要紧的事情是先拿下南阳城,不能让闯贼抢了先。那可是豫南交通要冲,整个河南的门户。拿下那里,军队就有个稳固的后方。而且,那座城市虽然饱经战火,可城防却极其牢固,如果让闯贼先进了城,据守其中,庐凤军还真拿高一功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据探子来报,南阳城中还有三千多守军。这三千人马成分复杂,他们本是李自成的人马,李自成本建奴从陕西赶出来之后,阿济格一路尾随追击,城中守军就降了建奴。
如今,建奴阿济格和多铎部在南京已被宁乡军全歼,这股守军驻扎在三不管的南阳城中,带军大将是一个姓岳的总兵,乃是大同边军出身。现在,守军也不知道归谁统治。反正先守在哪里,谁敢来犯,咱们就打谁。
听到这个消息,黄得功顿时来了精神,如果这样就好办了。
于是,他就写了一封信命手下带进城去,许于好处,让岳总兵献城投降。信上,黄得功承诺只要让他进城,绝对不追究守军从贼叛国的罪名。不但如此,他还将奏报朝廷,为他请赏。
毕竟,黄得功西征乃是拿着弘光皇帝圣旨的,庐凤军又是正经的朝廷官兵,代表着正统。如今,李自成已死,建奴正处于国破族灭的境地,岳总兵不重归朝廷,难道还想当反贼吗?
对此,黄得功充满了信心。
很快,岳总兵就回信了,答应献城归朝,并说,日后还请黄总兵官多多提携。
黄得功大喜,当下出动所有兵马,朝南阳开去。
闯军大概也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的虽然膨胀到两万之巨,可装备差,给养不足,士气也低落。一旦受困在南阳盆地这狭小区域,搞不好就是全军覆灭的下场。于是,高一功和刘芳亮集中了五千精锐在邓州和黄得功决战。
事实证明,被孙元和马士英打下底子的庐凤军在南方战场就是个无解的存在。只一个接触,闯军就彻底崩溃,五千多人被斩首六百余级,俘虏一千二,血流成河,尸体铺出去四里多路,就连闯军的大本营邓州也被黄得功拿下来了。
得意洋洋的黄得功再接再励,一路将高一功和刘芳亮朝北驱赶,又命南阳城中的岳总兵适时出城夹击闯军。
可是,一个突发状况出现了。
等到黄得功将闯军赶到南阳城下,岳总兵却紧闭城门不出。
与此同时,突然有一彪人马杀到,看旗号乃是高杰的秦军。
赳赳老秦可不是盖的,在宁乡军没有出现之前,这可是明朝最善战的部队。
受到秦军的攻击,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翻山鹞子来了”部队顿时乱做一团。
作为江北的邻居,庐凤军和秦军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当初,两镇兵马都驻扎在凤阳和庐州两地,为了抢钱粮,抢地盘,也不知道打过多少次,每次都付出不小的死伤。有一次,黄得功还差一点死在高杰手头。
江北四镇中,孙元最厉害,可你若是败在宁乡军手头,孙元也不会拿你怎么样。大不了大家坐一起谈判,你只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孙元就会放你一马,将被俘的官兵交还给你。可若是落大秦军手里,几乎是别想活的。这就是一群兽军,眼睛里只有利益,管你是贼军还是建奴或者是自己人,重要落到他们手里,先杀了再说。
大家一起在江北相处了两年,说句实在话,庐凤军吃的亏多了,还真有点畏惧高杰。
听说高杰来了,庐凤军士兵纷纷丢下手中的武器,扭头就逃。
这下,血流成河的换成了黄得功部。
逃回邓州,刚喘一口气,黄得功才搞清楚情况,来的并不是高杰,而是他手下的标阁大厅胡茂祯。出动的兵马也不多,只一千多骑兵。而南阳城中的岳总兵,则在之前接到胡茂祯的信,已先一步降了。
原来,这个岳总兵本是山西边军出身,当年在剿灭闯军的时候,还归高杰节制过一段时间,对高杰是有敬又怕。而且,他和胡茂祯交情不错。见胡标阁出言招揽,立即就降了。
黄得功说他是官军,代表着朝廷。秦军不也是朝廷的军队,不也代表着大明朝,降谁不是降,既然如此,还不如向熟人起义,至少心中塌实,不用担心被别人砍下脑袋向南京请赏。
见自己的大军被胡茂祯一千骑兵吓成这样,黄得功气得血都快吐出来了。
休整了两日,又点齐兵马开始强攻南阳。
反正敌人也不多,庐凤军兵强马壮,拿下小小一座南阳自不在话下。
可随着攻城战的开始,仗越打越邪性了。
不得不说,胡茂祯和高一功刘芳亮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守起城来有板有眼。至于余祥,这小子就是个蔫坏,狡诈得很。
他们不但将南阳守得固若金汤,还时不时带着骑兵杀出城来抽冷子给黄得功来上一记,让庐凤军无法全力攻城。
与此同时,散落在河南湖北各地的闯军残余也接到高一功的命令,不断向南阳聚集,越来越多,到最后,膨胀到三万之巨,还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虽然遇到这些闯军余孽,黄得功都是一一击溃了事,斩获无数。只一个月之内,他就斩下了大约五六千闯贼的脑袋,直将一个南阳盆地杀得遍地白骨。可这样的战果却叫他欢喜不起来,因为,打死一万只苍蝇也没有任何用处,高一功等闯军骨干可好好地住在城中。而南阳城,自己是怎么也打不下来。
一想起要蚁附攻城,黄得功就心中发寒。永城一战他可是亲眼见到的,智慧如马士英,剽悍如孙元,在攻坚的时候,不也拿刘超毫无办法。自己若是硬攻,鬼知道庐凤军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想到这里,他就犹豫起来。
直到又有一个突发状况出现,黄得功这才一咬牙退兵。
原来,秦军大队到了,总兵力约一万。这一万人马说起来不多,可都是主力战兵,高杰训练出来的悍卒。与之对垒,一个不好,说不定自己都要陪在这里了。
失望之余,黄得功只得放弃南阳,将主力撤到襄阳,和秦军闯军开始的漫长的对峙。
见黄得功撤退,南阳城中的余祥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到这个时候,天大的功劳总算是到手了!
这一战可谓是惊险莫名,他给胡茂祯去信的时候,其实心中也是没底的,也不敢肯定秦军是否会来救援闯军。
好在胡茂祯没有让小余失望,在接到信的时候,他刚拿下开封,大军正开到登封,正要收复洛阳。当下,他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便领了一千骑兵日夜兼程赶来,在关键时刻击退了黄得功。
等到后续主力开到,南城算是彻底地保住了。
到现在,河南的南大门已经关闭,可以说,在北面没有任何对手的情况下,整个河南陕西山西都已经成为宁乡军系统的囊中之物。
此战的意义十分重大,可以说,他为君侯抢得了北方的几个省份,也全了自己带兵作战的夙愿。
雪花纷纷扬扬落下,整个南阳城一片静谧。站在城门口,看着浑身破烂,盘跚而来的刘懋先,小余一阵感慨。
他抢先一步扶起欲拜伏在地的刘懋先,道:“刘先生吃苦了,都怪我,都怪我啊!”
刘懋先这一个月来在黄得功那里吃尽了苦头,早已经被愤怒的庐凤军将士打得满面青肿,见了余祥,心中的委屈涌了上来,禁不住泪入雨下:“可算是见着经历了,幸不辱使命。我还以为经历将我给忘记了呢!”
“你是君侯是我宁乡军的功臣,某怎么可能忘记?我扬州镇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不抛弃,不放弃。只要是我们的战友,是我们的弟兄,都不会不管的。”
黄得功退军之后,余祥想起了还落在他手中的刘懋先,就派出使者提出双方交换俘虏。其中还特意提到刘懋先,说不但愿意用俘虏交换,还会另外出一笔款子,以为赎金。
黄得功也同意了,于是,刘懋先就这么被换了回来。这鸟毛相公搁在自己手中也没什么用处,杀了固然痛快,可却将孙元得罪到死,还不如换点钱花来得实在。
听到余祥这句话,刘懋先的眼泪流得更多,最后竟哽咽起来。
“好了,好了。”余祥安慰他道:“我已经以飞鸽传书,将这一战的情形和你的功绩禀告君侯,君侯不会忘记你的。对了,信上,我已经保举你为南阳知府,这地方民政上的事情,你得一肩挑起来。”
在信上,除了保举刘懋先,小余还说他自任河南巡抚,替孙元镇守河南。另外,请家里尽快拨下钱粮,派遣军官整编闯军。
北京之战结束之后,闯营经过整编,编为两营,在高一功刘芳亮的带领下再次南下,进攻四川。刘懋先作为参军,也随闯营同行,最后做了四川参政,先后凡十年。
秦军胡茂祯部,闯军就这样驻扎在南阳,牢牢地把住河南门户。
黄得功这人性格暴躁,眼睛中不揉沙子,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也曾经提兵出击过,但随着宁乡军不断将物资送来,闯军经过整编之后越来越难对付,他每次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直到北伐之战结束,国内局势发生巨大变故。黄得功才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弃了襄阳,带兵退后了武昌。
那已经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