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官

  眼见天儿渐渐暖了,冯怜容便让珠兰叫大李折一些梅花来。
  这儿虽是皇宫,可一入冬,也是显得阴沉沉的,非得到春天,整个宫殿才亮堂起来,柔和起来。
  再摆些花,便更叫人喜欢了。
  珠兰很快就拿了好些梅花回来,有淡红的,有黄的,还有一些绿叶,笑眯眯说道:“奴婢想着光是花儿不好看呢,就叫大李还摘了绿叶。”
  伺候冯怜容的除了钟嬷嬷,四个宫女,还有四个小黄门,李善平,李石,方英孙,曹寿,那两个姓李的,就被称为大李,小李。
  “是不好看啊,幸好你想到叫他摘叶子。”冯怜容夸道,“真聪明,这糖醋胡萝卜赏你了,吃去罢。”
  现在也没什么水果,胡萝卜用盐腌一下,再烘干了,吃时拌些糖醋跟酒,那是很好吃的,酸酸甜甜,十分爽口。
  冯怜容就拿这个当零食。
  珠兰谢了,把胡萝卜端走,叫上宝珠,金桂,银桂一起吃。
  冯怜容在那儿插花玩。
  红的插一支,黄的插一支,再配些嫩嫩的绿叶,也是好看。
  混到晚上,小钟嬷嬷来了。
  冯怜容刚吃了晚饭,正在院子里散步消食呢。
  钟嬷嬷奇怪,问道:“怎么不伺候你主子那,跑来这里?”
  小钟嬷嬷笑得那是一个得意:“刚才黄门来接咱们孙贵人啦,你们没听见动静那?”
  原是炫耀来着。
  钟嬷嬷撇撇嘴:“孙贵人害怕的惨叫了还是?不然咱们为什么要听见呀?我还当什么呢,咱们冯贵人都去了两回了。”
  小钟嬷嬷哼一声:“孙贵人以后也一样的。”
  钟嬷嬷就不说话了,不过在心里鄙夷小钟嬷嬷。
  他们冯贵人被召了侍寝,还被太子赐蹄花跟棋谱呢,她也没有四处招摇呀,孙贵人不过是第一次,又有什么好说的?
  钟嬷嬷扶着冯怜容的胳膊:“主子,天黑了,咱们进屋去罢。”
  她懒得理小钟嬷嬷。
  小钟嬷嬷讨了个没趣。
  冯怜容没有说话,倒不是对于孙秀被召见,有什么不高兴,说起来,两个人上辈子也算同病相怜呢,都不怎么样,以后也是看各自的运道。
  冯怜容与钟嬷嬷进屋。
  结果没过多久,银桂进来小声道:“孙贵人回来了,刚才曹寿在门口,看得清清楚楚的,说孙贵人一进来就哭呢。”
  钟嬷嬷瞧瞧天色:“这还早啊,怎么就回了?”
  上回冯怜容第一次,起码比这个晚了一个时辰。
  钟嬷嬷想到刚才小钟嬷嬷的言行,嘴角微微一挑,淡淡道:“这下那嬷嬷也要哭了,哎,就说凡事别急么,都有变数。”
  这语调少不得有些幸灾乐祸。
  冯怜容斜睨她一眼。
  钟嬷嬷又叹气:“看来孙贵人怕是触霉头了,倒不知为何呢。”
  冯怜容便想去看看孙秀,可是一想,好像又不太好,她去的话,这会儿一定不是个好时机。
  她拢一拢袖子睡去了。
  第二日早上,冯怜容去给太子妃请安,顺路就去看看孙秀有没有走。
  结果孙秀饭还没吃好,两只眼睛有些肿,像是昨儿哭了一阵子的。
  冯怜容嘴巴张了张,想问昨儿到底出什么事,可是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她知道自己不太擅长安慰人。
  万一孙秀说了委屈,她怎么劝她呢?
  冯怜容就只笑了笑,温温柔柔的道:“你慢慢吃啊,我等你。”
  她在椅子上坐下来。
  孙秀随便就吃了两口:“走罢,再吃就迟了。”
  冯怜容便同她一起走了。
  孙秀见她仍是一句没问,倒是憋不住,伤心的道:“我肯定在被人笑话了,以后都没脸见人。”
  冯怜容吃了一惊:“怎么了?我……”她顿一顿,“我只听说你哭过,别的都不知呢,又有什么事要被人笑话?”
  孙秀白着脸道:“殿下没碰我,就叫我回了,这事儿能不传出来么。”
  冯怜容眼睛瞪得老大。
  她们这些贵人去侍寝,旁边都有宫人记录的,以便将来有喜了对得上号,可她怎么也没想到孙秀第一天侍寝会这样。
  “那殿下叫你去做什么呢?”
  孙秀道:“下棋。”
  冯怜容心想,这不是挺好的,看来太子是喜欢下棋,便奇怪道:“后来怎么了?”
  孙秀又恨不得要哭了:“本来下得好好的,也不知怎么回事,殿下就叫我回去了,好像不大高兴,我也不知哪里没做好。”
  冯怜容同样想不明白。
  两个人说着便到了东宫内殿。
  太子妃没说什么,孙秀自个儿倒觉得殿里不管哪个宫人,肯定都在笑她,那头一直都低着,出来还被阮贵人嘲讽了几句。
  孙秀的心情就更不好了。
  冯怜容也没再说什么,她现在这样,是该要静一静。
  寿康宫里,皇太后正与太子坐一起。
  “你父皇也是想你专心学习,佑桢,佑梧比你小很多,尤其是佑梧,王大人,章大人讲的,他也听不太懂。”
  太子点点头:“他们这年纪原是该打好基础,现在同我一起听课,有些勉强。”
  皇太后微微一笑:“那你觉得,让哪位大人教他们为好呢?”
  太子想了想道:“不如就李大人罢,李大人讲的课,孙儿至今都历历在目,他博学多才,字字珠玑,勿论孟子,还是尚书,都能讲的通俗易懂。前段时间李大人因病休假,如今身体又大好了。”
  皇太后会心一笑。
  这个人选,她与太子想得一模一样。
  胡贵妃想要别的大臣教她两个儿子,那就教去呗,这李大人在朝中也是重臣,当年做讲官时,哪个不推崇?就是脾气差一些。
  皇太后很快就与皇上说了。
  皇上也知道李大人的本事,自然答应。
  结果他把这话与胡贵妃一说,胡贵妃急了,一双眼眸水汪汪的发红起来。
  看着她要哭了,皇上奇怪:“怎么,这李大人哪儿不好?”
  “也不是不好。”胡贵妃颦眉道,“妾身是听说李大人很严厉的,就是教太子的时候,都恨不得动过戒尺呢。”
  “严师出高徒么。”皇上拍拍她的手,笑道,“你不是说怕两个孩子不成器?”
  他实在是太过宠爱胡贵妃,这等要求,本是有些过分。
  可胡贵妃还是不满,楚楚可怜的问:“皇上,能不能换一个呢,妾身瞧着侍讲学士金大人就不错。”
  皇上皱了皱眉:“母后都已经给李大人说过了,明儿就来。”
  胡贵妃的脸色立时蒙上了一层阴翳。
  皇上却还笑道:“母后也是关心桢儿,梧儿,不然岂会亲自过问,李大人以前可是教过佑樘的,就是先帝都对他极为赞赏,要不是身体好了,还不会再来做讲官呢。”
  胡贵妃心知也不能再说服他,谁让皇太后在皇上面前,一向是个慈母的样子,虽然因太子,母子两个偶尔有些僵,可感情还是摆在那里的。
  而且胡贵妃也清楚皇太后的厉害。
  想当初,那些文武百官拼了命的上奏疏逼迫皇上立下太子,背后哪里没有皇太后的推波助澜?
  可惜皇上竟然一无所知!
  胡贵妃眼眸眯了眯,倚在他怀里道:“妾身知道皇上疼桢儿,梧儿,他们必会好好跟着李大人学的。”
  反正总归李大人是有本事的,只要不跟着太子一起便是,假以时日,他二人也必能赶上太子的学问。
  胡贵妃只是希望自己的儿子不输于太子,既然皇太后已经做了主,她也不至于硬要皇上改变主意,这点分寸她还是有。
  到得三月,宫里众人都已换上夹衫。
  太子妃正在看书呢,知春笑着道:“刚才严正来说,太子一会儿过来吃饭呢。”
  太子妃忙放下书。
  李嬷嬷在旁叮嘱,太子爱吃这个,太子爱吃那个,太子妃精挑细选,叫厨房准备了十二样,平日里只她一人的话,六个菜便足够。
  她算是个节俭的,皇太后为此也夸过她好几次。
  差不多酉时的时候,太子来了。
  李嬷嬷笑道:“娘娘就等着太子呢,都没心思做别的。”
  太子看一眼太子妃,又看看满桌的菜,笑道:“又不是难得来的,何必那么隆重,坐罢,想必你也饿了。”
  太子妃坐于他右侧:“倒也不饿,只是担心殿下每次都那么晚,伤了胃呢。”
  “都有点心吃的,怕什么。”太子与太子妃闲话家常,忽地想到钦天监得的结果,同太子妃道:“听说,过几日有日蚀呢。”
  太子妃吓一跳,脸都白了:“天狗食日?这怎么是好?殿下,是哪一日呀,可要记得千万别出来。”
  见她惊成这样,太子本来要说的话咽了回去,改口道:“就在大后日,那你躲好一点儿啊。”
  太子妃连连点头。
  太子不再吭气,低头吃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