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8章 推测

  “我绝不可能相信你所说的那一点,这怎么可能呢?就算日本人再怎么狂妄,他也绝不可能会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动手的,我觉得他能够偷袭东南亚的一些港口,这已经是相当厉害了,你知道太平洋舰队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霸权,依然要是被日本给毁了,那么美国以后在太平洋地区很难说是还能够站起来,当然美国的生产力是非常强的,但短期之内肯定会完蛋的,所以美国怎么可能会牺牲太平洋舰队,借此介入战争呢?你实在是有些太夸张了,就算美国想要介入战争的话,完全没有必要拿着自己的人命开玩笑,太平洋舰队出了那么多的军舰之外,人口的数量也是不少的。”
  在察哈尔的司令部当中,李二虎把自己的推测说出来了,作为一个从二十一世纪来的人,谁都知道珍珠港事变是怎么回事,日本人借着这场偷袭,把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大部分军舰给送到海底去了,虽然最终美国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但是在偷袭珍珠港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海军处于没有军舰的状态,虽然他们的生产力也非常惊人,但也得有大半年的时间才能够恢复过来,直至取得优势,在这一段时间里,日本犯了一个又一个的错误,如果日本能够不犯这些错误的话,对美国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到时候没准美国就起不来了。
  “你就是不相信我的话,其实你仔细的想想就明白了,日本怎么可能会爱好和平呢?他们之前就已经是制定好了北上和南进的策略,如果他们现在要进行南进的策略,美国太平洋舰队就是拦在他们面前的一只拦路虎,要么第一时间解决美国太平洋舰队,这样做的代价仅仅是派出一支航母舰队,然后对美国太平洋舰队进行偷袭,在美国人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或者是美国人故意卖他一个破绽的情况下,日本的野心会达到极致,但如果直接带领军队进入东南亚的话,不管他们取得多大的战果,都要面对美国太平洋舰队的直接挑战,日本是绝不会这样做的。”
  李二虎经常会和自己的参谋长做类似的辩论,刚开始的时候参谋长那是绝对不相信的,包括之前日本会在淞沪地区举行决战,当时的一幕也是与现在惊人的相似,所有的人都感觉日本会在华北地区开战,然后慢慢的由北向南推进,可是我们的人还是在上海开辟了第二战场,并且打得比华北地区要激烈的多,当时李二虎就这么预言了,但很多人不怎么相信,现在这些人全部都相信了,但是对于偷袭美国珍珠港,很多人还是不敢相信,包括自己的参谋长在内,这里距离日本可不近啊,长途跋涉的过去,再说美国会那么不小心吗?他们在海军基地周围就那么容易让日本人钻空子吗?
  关于这一点,李二虎真的是不方便多说,如果美国不想让别人钻空子的话,至少日本没有那么容易钻空子,现在的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盛行,罗斯福总统已经看出日本的不对劲来了,但是罗斯福总统也没有办法直接对日本宣战,在一个人没有对你形成危险的时候,你如何能够制裁这个家伙呢?况且美国国内现在看重的是利益,日本跟华夏交手之后,大大的刺激了美国的经济增长,美国的很多货物从日本换回了真金白银,如果要是这个时候中断了跟日本的贸易的话,国内很多商人也是不愿意的,他们的收入减少了,罗斯福总统可能就会遭到反对,所以必须得让大家痛一下才行。
  根据一些历史解密,珍珠港事件就好像是被策划的一样,在日本偷袭之前,珍珠港内的航空母舰全部都出海了,所以在偷袭当中并没有遭到损失,这是第一个最要命的,第二个就是情报部门的侦测,情报部门早就侦测出日本要偷袭珍珠港,并且也报告给了总统,华盛顿这边也给予了很重视的态度,但是海军方面并没有进行一级战备,如果当时要是进入战备状态,同时对周围地区进行巡逻的话,珍珠港事件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日本人虽然也有二号计划,如果对方发现的话,那么偷袭就变成强攻,这样对于日本来说就没有什么好处了,最终的损失会非常的大,但美国海军并没有进入一级战备。
  二十一世纪很多人就说了,日本如果不是愚蠢的去偷袭珍珠港的话,恐怕美国也不可能会找到一个参战的机会,因为日本和德国的盟国关系,当时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整个国家陷入了一片兴奋,但德国的那个小胡子就说了,日本人给我们招着一个无比强大的对手,很有可能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机,小胡子的话说的非常正确,美国的生产力开足之后,大量的武器装备开始供应盟国,战场上的颓势也跟以前变得不一样了,无论是欧洲战场还是亚洲战场,德日法西斯都在快速的后退,主要就是因为双方生产力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当时德国的狼群在大西洋上非常的厉害,但美国提出了一个理论,那就是不管德国人击沉多少商船,我们都能给同等的月份制造更多的伤害,用我们制作的数量大于它们击沉的数量,所以不管德国人如何的厉害,到最后都不可能是我们的对手,在大西洋上永远有我们的团队,光是美国人的这个志向,德国人听了就感觉到震撼了,况且德国的潜艇数量也并不是说那么多,进入战争之后,德国和日本的颓势就显而易见了,主要就是因为他们缺少各种各样的钢铁和物资,没有办法支撑战场当中的消耗,就算他们刚开头十分的得力,后面也是没有办法坚持下去的,这才是最为主要的失败原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