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马铮眼中的阎老西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二百八十章:马铮眼中的阎老西(求月票!)
  要说现在的中国,虽然国民政府名义上已经统一全国了,但是内里的情况却并非如此,群雄割据军阀相争,比之东汉末年的三国还要乱。除了老蒋的自己以外,晋绥军、川军、滇军、黔军、东北军、西北军,再加上延安的人马,整个中国依然是一盘散沙,这也是日本为何敢以弹丸之国全面入侵中国的原因之一。
  在日本看来他们根本就不是在与一个完整统一的国家在战斗,而是在和一个松散的联盟在战斗,胜利几乎是可以预期的。
  而在如此多的军阀里面,要说马铮最欣赏的还是要数晋绥军的缔造者阎锡山。尽管作为民国史上有名的政治人物,阎锡山和老蒋一样,依然没有跳出时代的局限性。但是比之其他军阀而言,阎老西无论是在言行上还是执政水平上都不是其他人所能相比的。
  作为留学日本五年的最早的“同盟会”会员之一,也是“铁血丈夫团”成员之一的国民党元老,阎锡山是近现代史上对中国有着非常重要影响的人物。马铮之所以欣赏阎锡山,倒不是因为他手上有几十万大军,而是因为在他的治理下,山西经济民生所取得的发展。
  民国初期,阎锡山在山西无不受北洋军阀强大的势力胁迫,并欲图夺取之。此时,阎锡山采取了“保境安民,惟力是视”方策,大力发展民生经济,使得山西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富裕省份。
  此外,民国时期,阎老西对山西的国民教育,基层的政权建设,以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制定了宏伟计划,并且进行了大规模的实施和推广,不像其他地方的军阀只说不做。尤其是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即便是现在看来也依然令人惊讶。
  阎锡山很早推行国民义务教育,在《人民须知·民智篇》中他说:国民学校的功课,就是修身、国文、算术、体操、图画、手工等事,有四年功夫就毕业,学下算盘、写信、记账的本事。稍有钱的,再上高等小学校;实在穷的,也可自谋生活。这就是求知识的第一样要事。
  与此同时,阎锡山提出了“民德、民智、民财”的三大施政纲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阎锡山大抓了山西的各项建设,工业、农业、农田水利建设都有长足发展,尤其是军事工业的兵工生产,成绩更为突出。有了这些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样才有了抵挡北洋军阀各派系的武装进攻和北伐的成功。
  即便是被称之为东北王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也曾在山西饮恨,当年张作霖派了20万大军攻打山西,费时8个月,山西依然固若金汤,张大帅只能撤兵而回。
  正如1930年的《时代》记述的那样:“作为山西省的‘模范督军’,阎实际上耸立在一个独立王国之中——处于各军阀的包围之中。尽管目前晋西南地区还存在粮食短缺,但阎为1100万人带来了繁荣,在中国,他们最富裕,因而使他显得出类拔萃。阎的嗜好不是女人、酒、鸦片,甚至也不是金钱,而是优质的道路、纺织、防御部队、维持秩序的警察,发展优良的牛、马、耕具、家禽、肥料——所有能为他的乡亲直接带来好处的事物。”
  尽管《时代》杂志美化了阎老西,忽略了他对山西人民的剥削,但是在抗战爆发前的这二十年的时间里,山西确实是全中国少有的安宁之地,而安宁对于此时的中国人来说最为难能可贵。
  不过马铮虽然欣赏阎锡山,但并不意味着他就可以容忍阎老西的无理取闹,摩擦来了那就要反摩擦,就是不知道阎老西的晋绥军能不能承受的起那个损失。
  现在想来阎老西对绥察军区也是相当的惊惧,不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派心腹爱将杨爱源来归绥探听绥察军区的虚实了。不过这对于马铮所部以及整个八路军何尝又不是一个机会你,只要这场戏演好了,阎锡山搞摩擦的念头想来也就弱了不少,甚至会直接放弃原来的打算,这对于国共双方都好,对于整个中华民族也是一件幸事。
  两天后,杨爱源一行人在左副总参谋长的亲自陪同下赶到了归绥,绥察军区主要领导人到归绥城外三十里处的罗家营迎接。
  见面之后当然少不了一阵寒暄,左副总参谋长首先为马铮介绍道:“马铮同志,为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国民政府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阎长官的心腹爱将,第六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杨将军所部的防区同你部的防区相接,以后还要多打交道,这次就多谈谈。”
  “杨将军的大名马铮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更深知闻名不如见面,见面更胜闻名!”马铮笑着说道。
  杨爱源也笑着说道:“哪里哪里,马将军少年英杰,现在可是全国有名的抗日将领,星如可不敢同马将军相提并论啊!”
  说完杨爱源又指着身后的几个身着浅蓝色军装的军官接着说道:“我给马将军介绍一下,这位是张荫悟、周玳、楚溪春、杨澄源、王靖国……”
  马铮一听乐了,听来听去似乎这些人都是出身保定系的军官,而且都是阎锡山手下“十三太保”中的人物,例如张荫悟、楚溪春等人。
  同时马铮心里暗暗心惊,这次来的可真不是小猫三两只,而是晋绥军中的高级将领,是晋绥军中的骨干。看来阎老西派这些人来还真有点学习交流的味道了,似乎不全是用来摸底的。
  正如马铮后来所料一样,这次杨爱源等人来归绥目的就是来探探马铮所部的虚实,但更重要的是想要正面见识一下马铮所部的战斗力。
  事实上,阎老西的日志很不好过,山西王现在也只剩下个名头了。现在阎老西虽然还控制着大半个山西和小半个绥远,但是真正的大城市却已经全部落入了敌手,包括他的老巢太原。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则是成了八路军的地盘,晋西北、晋东南、晋北等地的八路军势力非常的强大,这让阎老西十分的惊惧。
  尤其是对日作战中,晋绥军的精锐损失惨重,二十万晋绥军开战之处就损失了30%左右,尽管现在兵员已经补充完整了,甚至于还组建了五六万新军,但是这些新兵蛋子怎么能同他一手拉起来的老部队相比呢。
  更重要的损失还是地盘的丢失,从军阀混战走过来的阎老西比谁都明白地盘的重要性。有了地盘就等于有了钱路,有了潜在的兵源,有了这两样他就等于有了兵。也就有了说话的本钱,所以阎老西无时无刻不再想着夺回他的山西。
  但是同日军作战却让他一次次颜面大失,不得已只得将注意打到了八路军身上。
  作为一个军阀,阎锡山最看重的还是自己的“本钱”。虽然他没有其他地方军阀那样短视,但是阎锡山从骨子里对于共产党还是提防着的,防着有一天他的山西也会变成第二个陕北。
  站在马铮的角度来看,这是极其荒唐的,是无知,是鼠目寸光。但是要是换位思考的话也不能说阎锡山不对,毕竟从阎锡山本人的角度来看,八路军确实是抢占了晋绥军不少地盘,尽管这些地盘是八路军从日军手中夺回来的。
  从日军手里抢有难度,甚至很可能会损兵折将得不偿失。但是从八路军手中抢地盘却是可以的,毕竟现在的山西还是他阎老西最大,谁让他是二战区司令长官呢。
  但是现在突然出了一个杀星,屠起日本鬼子来那叫一个凶狠,那叫一个残忍。这下子阎老西心里有了顾忌,马铮所部取得的战绩实在太辉煌了,打的驻蒙兵团毫无还手之力,最后连兵团司令连沼潘中将也被马铮击毙了,落了一个凄惨的下场。看到莲沼潘那死不瞑目的样子,阎老西心里就是一阵打鼓,所以才想着摸一摸马铮所部的底细虚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