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两道圣旨

  负责传达圣旨的小黄门跋扈,倒是让杨锐颇为意外,通常情况下这个时候曹操应该利用汉献帝刘协打打感情牌,阻挡或者延缓一下自己的步伐。
  此前杨锐与程昱、高顺、郭嘉等人说及此事,也设想了一些情况,并且也做了一些预备,并没有考虑到眼前这种情形。
  面对小黄门的态度,杨锐好一阵子置之不理,安然与身旁的御宿堪兵卫商量着一些各路兵马进展情况的事宜,对那小黄门则视若无睹。
  “东海王烈阳何在?上前来迎接圣旨!”
  没想到小黄门却是上劲了,应该前来的时候收到的就是这样的命令,再加上其看起来就是一个二杆子不知道变通的货,因而再次重复了一句此前的话,态度依然嚣张。
  或者站在忠义的立场之上,这名小黄门的态度倒也可以理解,但是眼下的情形他却是要找难堪了。
  “大胆!吾家主公东海王乃当今陛下兄长,为官之初便可恃命不拜,此时更是汉家小皇弟的兄长,即使小皇弟亲来且要先予吾家主公见礼,汝算得什么玩意儿,在此嚣张跋扈?
  不长眼的东西!若非吾家主公仁慈,便将汝以不敬之罪直接推出去砍了也不为过......”
  还未等杨锐有所反应,一旁的御宿堪兵卫已是出言训斥道。御宿堪兵卫自归服以来,对于杨锐的事迹可是挖掘了不少出来,此时更是记得纯属。
  “吾皇弟可有何旨意传来,快快报了便是,若是无有紧要之势,汝且退去吧......”
  御宿堪兵卫还要再说,杨锐却是止住了他,语气颇为平淡地向那小黄门说道。
  “建安六年元月二十九日,大汉献皇帝一曰策书。?
  ?东海王烈阳无故向京畿之地用兵,威胁汉室社稷安全,特命东海王烈阳即日起携部众兵力退出司隶州地域。
  若烈阳不服从圣令,继续叛逆行为,行将削除烈阳当前所有官职、兵权、爵位,贬为庶人,永不再录用,传予天下共知,并召集各地诸侯共讨之。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
  那传圣旨的小黄门是个粗神经条的,杨锐让其直接宣旨,本来他还待要争执几句,但是御宿堪兵卫直接闪身逼近过来之后,最终小黄门选择了直接宣旨。
  只不过这小黄门的态度却是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而且小皇帝刘协这一道圣旨的内容也让杨锐皱眉不已。
  当小黄门一本正经地将圣旨宣读完毕,正不知是将圣旨主动交过来好,还是按照规矩等待着杨锐去拿好的时候,已是被御宿堪兵卫一手夺了过去,审看起了圣旨上面的内容。
  大略看过之后,御宿堪兵卫随即对杨锐点了点头,表示圣旨之上的内容与小黄门所宣读的内容正是一致的。
  如果圣旨的内容是小皇帝刘协的本意,这是要彻底与杨锐决裂了啊,只不过其中应该大多都是曹操的意思罢了,保不得小皇帝刘协对于杨锐驱兵来攻也是有着不小担心的。
  对于小皇帝或者说曹操这样的反应,杨锐虽然有些出乎意料,不过当初程昱、郭嘉等人也是预想到了一些,杨锐依稀记得还提到了可能情况下的应对方式。
  这也是众人当初讨论要打个旗号的原因,毕竟兵锋所指是洛阳皇城的方向,而杨锐最终没有打什么旗号,却是因为手中有着足够制衡小皇帝刘协的东西。
  “光熹一十一年十月初六日(200年10月6日)。大汉少皇帝一曰策书,特命青州州牧、渤海王、征西将军烈阳为九州并肩王,威仪同天子齐,可带剑上殿,拒不受他命!
  ......
  特命九州并肩王则烈阳,择适宜时机发兵洛阳皇城,夺回汉室正统,?期间可调用天下之资,用尽天下之人,并会同一切忠心之势力,共同完成此重任......
  ......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
  稍稍停顿之后,杨锐微微一笑,自小型纳戒空间当中拿出来一物,直接让御宿堪兵卫交给了那个宣旨的小黄门。
  这是杨锐前去试图向少皇帝刘辩母子寻求腾龙内功心法*灵魂之时,对方强行塞给杨锐的一道圣旨,当初杨锐并没有觉得这道圣旨有什么用途,只是随便收了起来罢了。
  而当伐曹之前程昱、高顺、郭嘉等人考虑到打什么样的旗号之时,杨锐便想到了这道圣旨,倒不是杨锐特意前去讨要的,程昱等人也只是知道有着刘辩母子这张底牌,不担心刘协会弄出什么幺蛾子来罢了。
  圣旨之中包括对杨锐的册封和夺回汉室正统两部分,篇幅相当之长,其中内容可见刘辩母子是用了很多心思在其中的。
  其中册封杨锐的部分,册封之前的官职、爵位还都是刘辩当初封给杨锐的,此次刘辩和何太后给杨锐又加封了一个“九州并肩王”,可见对杨锐的期望之高了。
  可以说何太后与刘辩是豁出去了大半拉江山,并且若是真如圣旨之上所说,母子两人面对掌握着实权的杨锐,恐怕也只有忍气吞声的份儿。
  但是除却依靠杨锐这一条途径之外,已经没有丝毫的办法来恢复其正统地位,即使通过杨锐也只是拿到了一个名号,何太后母子认为总还会有一些机会迎来局数的变动。
  圣旨的第二部分便是要杨锐拿回正统的详细内容了,虽然只是一些空话,但是却赋予了杨锐无限大的权利。
  也正是刘辩母子所赋予的这些权利,或者说母子两人本身依靠杨锐而存在,才是让刘协只能无所作为的真正筹码。
  其实刘协是知道刘辩母子仍然存活于世的,他所了解到的途径也是杨锐变相传递过去的;当然由于传国玉玺的原因,曹操也是很清楚刘辩母子尚存于世的事情。
  只不过两者都不清楚刘辩母子是在杨锐手中而已,或者说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刘辩就在杨锐的手中。
  此时杨锐将刘辩的圣旨拿了出来就是最有说服力的物件,曹操与刘协若想要再拿汉室做文章恐怕就要顾虑一下了,毕竟刘协可是董卓换上去的小皇帝,而且你手中有传国玉玺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